“童诗村”里 传来波兰孩子的歌声

记者 沈天舟 通讯员 吴帅

靛蓝的染料在棉布上晕开,稚嫩的童声在古巷中回荡。前天,一场跨越山海的中波儿童艺术交流活动在宁海县力洋镇力洋村举行。

在市级文化特派员、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黄小华的牵线下,10多名来自波兰达芬奇私立小学的小朋友与力洋镇的孩子共同体验中国传统扎染技艺,创作并诵读童诗,在千年古村中进行了一次深度的艺术对话与文化互鉴。

黄小华将这场充满童趣的文化交流称为“三美”之旅:在扎染中体验传统非遗之美、在古村落中领略中国传统民居之美、在童诗创作中感受中国诗歌和汉语言之美。

午后,全国知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雪野带领孩子们漫步在青砖黛瓦、古韵悠长的力洋村“童诗之路”上,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国童诗发展历程。随后,一堂“多语种”的童诗课拉开帷幕。波兰小朋友用波兰语唱了校歌,力洋镇的孩子则献上了《粉刷匠》等儿童歌曲。

目前,力洋村正借助“童诗”这块金招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2018年,雪野和5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童诗教育专家,在这里成立全国首个儿童诗研究中心,希望以诗歌为媒唤醒沉睡的村庄。7年间,中国童诗年会永久落户力洋村,全国儿童诗论坛永久“锁定”在这里,全国儿童诗大赛也将力洋村作为发源地。

派驻力洋村一年多,黄小华已经探索出一条利用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子。从策划“行走的艺术家课堂”激发乡村儿童艺术潜能到提升力洋酒厂等老字号文化景观,他深知要让文化“走出去”,就需要先对本土文化进行深度“解码”与“可视化”转化。

“这场活动以扎染为媒介、以童诗为纽带、以古村为舞台,将非遗技艺、传统建筑等独特的传统文化转化为孩子可感知、可参与的‘世界语言’。”黄小华说,“希望以此为契机,激活千年古村的文化活力,同时助力文化出海,让更多国际友人听到宁波故事、中国故事。”

图为力洋镇的孩子教波兰孩子做扎染。(沈天舟 摄)

2025-07-08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23231.html 1 3 “童诗村”里 传来波兰孩子的歌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