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港湾领航未来: 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的“长红”新范式

墨宝客厅。

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的学生到图书馆研学。

益智玩具馆。

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

小读者在少儿馆奇妙游活动中体验非遗漆扇制作。

撰文 华东杰 魏琼鸣

图片由宁波图书馆提供

2024年7月8日,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作为宁波“十大文化设施”中首个建成的项目正式启用。开馆当月即创下12.8万人次入馆、单日借阅量1.37万册的纪录,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一年过去了,这座“知识与爱的港湾”交出了一份厚重的答卷:累计接待读者超100万人次,借还图书150万册次,举办活动600余场,线上线下参与读者达110万人次。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深度创新、科技赋能的智慧服务与全域协同的生态构建,从而实现从“流量爆棚”到“留量深耕”的华丽转身。

儿童友好:

构建多维成长新场景

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始终将“儿童友好”理念贯穿服务的每一个环节,致力于打造一个超越传统图书馆功能、尊重儿童权利、激发儿童潜能、支持儿童全面发展的综合成长空间。通过精准洞察需求、创新活动形式、赋权儿童参与、深植文化基因等多维度实践,构建独具特色的少儿服务新生态。

一是全面关注儿童需求。从硬件环境的营造到文献资源的配置,少儿馆严格遵循“适儿化”设计标准。在空间布局上,精心打造安全无虞、色彩明快、充满探索乐趣的阅读环境;在资源建设层面,建立动态追踪机制,通过深度分析海量借阅数据、紧密跟踪国内外少儿出版热点、广泛收集小读者及家长的真实反馈,精准把握阅读趋势与新兴需求。特色服务“你选我买”荐购平台高效运作,极大地提升了馆藏资源的吸引力和利用率,确保资源供给与儿童需求高度契合。

二是创新打造活动品牌。少儿馆积极突破传统阅读活动的边界,探索多元化、沉浸式、强互动的体验模式。精心培育并形成了“童读大课堂”“天一童读”“天一童艺”等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活动品牌。“益智玩具馆·墨宝小玩家”巧妙地将色彩斑斓的功能性玩具转化为知识载体,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锻炼手眼协调能力、逻辑思维、创造力及社交能力;创新推出“新六艺”综合素养课程,涵盖声乐、舞蹈、美育、朗诵、非遗、国学六大板块;在重大节日策划“少图奇妙游”等寓教于乐的游园活动,融合知识闯关、互动集章、手工制作、才艺表演、童书漂流等环节,让少年儿童深度体验阅读的“动”与“静”。少儿馆还特别重视特殊儿童群体,在世界孤独症关注日精心策划“我们共同的节日——星光伴读 书香童行”特别活动,在宁波市康复医院等场所设立温馨的“星光悦读角”,以实际行动消除阅读障碍,传递平等与尊重,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三是儿童参与共建共享。少儿馆坚信儿童不仅是服务的接受者,更是阅读场所共建共享的重要力量。创新成立了“儿童观察团”,首批30名不同年龄段的小观察员以主人翁的姿态,带着敏锐的“童眼”深入图书馆各个角落,积极参与空间布置讨论、活动策划构思,并对服务细节提出宝贵意见。寒暑假推出的“图书馆小管家”实践活动,吸引众多小读者投身图书整理、读者引导等工作,在实践中培养自律性和责任心,不少孩子已成为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品牌活动“风帆少年——我们这样长大”系列分享会,打破单向灌输模式,为有才华、有思想的优秀甬城学子搭建聚光灯下的舞台,让他们从安静的听众蜕变为自信的讲述者,分享科技探索的奇妙、艺术创作的感悟、公益实践的收获,展现当代少年的独立思考与蓬勃向上的风采,成为同龄人的榜样。

四是深植地域特色文化。充分依托宁波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少儿馆精心策划了贯穿全年的海洋主题系列活动。从引人入胜的“蔚蓝探索者”海洋科普展览,到汇聚丰富读物的海洋专题书展,系统性地引领孩子遨游在知识的蓝色海洋中。“海洋博物课堂”则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讲座、珍贵海洋生物标本的近距离观察、趣味盎然的科学实验等互动形式,生动展现海洋生态的奥秘、航海科技的发展及海底世界的奇幻,有效激发孩子探索未知、保护海洋的热情。同时,少儿馆也致力于本土文化的传承,通过“童话甬城”系列活动,将王阳明的心学智慧、黄宗羲的经世思想、天一阁的千年书香、河姆渡的远古文明,转化为孩子可感知、可理解、可亲近的家乡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乡土文化的寻根之旅,将家国情怀与地方文化认同深植于心。

科技赋能:

打造智慧服务新矩阵

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以前沿科技为引擎,深度赋能图书馆服务,将冰冷的代码转化为可感知的温度,构建起一个高效便捷、互动性强、充满未来感的智慧服务新矩阵,极大地提升了少年儿童的体验感和参与度。

一是智能交互提升体验。少儿馆将人机自然交互作为智慧化落地的首要突破口。步入图书馆,入口处的巨型智慧屏幕如同“数字中枢”,以热力图等实时可视化方式,清晰展示馆藏分布热度、各区域即时客流、新书推荐风向等关键信息。更为亮眼的是,搭载先进AI大语言模型的智慧机器人馆员,能够主动迎宾,基于先进的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融合精确的空间坐标信息与庞大的知识图谱,流畅、准确地解答小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并提供精准的导览服务。这些技术应用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身为孩子亲切的“导航伙伴”和博学的“知识导游”,让他们从踏入图书馆的第一步起,就感受到浓浓的“科技温度”。

二是智慧系统重塑服务。少儿馆内部署的智慧书架革命性地改变了图书管理方式。书架搭载高精度视觉盘点系统,能够将实体图书以直观的虚拟书架形式在终端屏幕上进行可视化展示,定位准确率高达96%以上,有效解决了小读者“找书难”的痛点,显著提升了借阅效率和体验满意度。引入的高密度智能书库与高效的仓储机器人系统协同工作,构成了强大的后台支撑。小读者只需通过便捷的自助借书柜终端下单,仓储机器人便能迅速在书库中精准定位目标,并将其快速运送到取书点。这套智能系统将原本复杂、不可见的后台仓储流程,转化为儿童可视、可感、充满科技魅力的“知识管家”服务,不仅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也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图书馆科技启蒙的教育作用。

三是前沿技术焕新体验。少儿馆深度融合AR、VR、AI互动等前沿技术,为传统阅读活动注入全新活力。在互动体验区,沉浸式互动课堂让抽象的知识变得“触手可及”。传统文化空间运用多种互动设备和沉浸式光影技术,生动演绎汉字数千年的演变历程,展示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地方语言魅力。智慧创意空间则集中了AR阅读、VR体验、AI互动游戏等功能,通过创新的数智科技,为小读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阅读与学习体验。开馆以来,已成功举办“小小棋王争霸赛”“光影小课堂”等逾百场智慧阅读体验活动,有效打破了传统阅读的时空与感官界限。

全域协同:

培育普惠阅读新生态

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成功并非孤例,其背后是一套以市级馆为引领、区(县、市)馆为骨干,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紧密联结的共同体模式。这一模式有效整合了全域资源,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编织了一张覆盖全市、惠及所有少年儿童的普惠阅读生态网络。

一是市、区(县、市)两级联动实现全域覆盖。在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良好运营的示范效应下,2024年7月起,宁波各区(县、市)积极响应,因地制宜,高效推进区域内少儿图书馆建设。各地充分结合现有场馆存量、辖区人口规模及群众实际需求,创新探索出多种建设模式:海曙区、江北区采用“场地置换”模式,盘活现有空间资源;北仑区、余姚市依托原有公共图书馆进行功能拓展和规模扩建,实现资源的有效集聚与升级;鄞州区、奉化区、慈溪市、象山县则巧妙利用新华书店门店进行适应性改造;镇海区、宁海县分别依托镇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潘天寿艺术中心进行功能嵌入。2025年初,宁波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市、区(县、市)两级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全覆盖。各馆均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如鄞州重传统文化体验、北仑打文化名人牌、象山强科技应用、江北推智慧体验),精准配置资源,精心设计适儿化空间和分级阅读体系,形成了“一馆一特色”的生动格局。

二是共同体激活全域资源活水。为深化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整合全市各级少年儿童图书馆及社会资源,2025年1月,在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牵头下,宁波少儿图书馆共同体正式成立。共同体创新性地确立了“资源统一调配、服务统一规范、人员统一培训、活动统筹联动、社会统筹协同”的“五统一”运营机制。其核心目标是提供公益、普惠、专业的少儿文化服务。少儿图书馆共同体实现了全市各级少儿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通借通还。定期发布如“四季童读”等优秀少儿阅读推荐书目,并建立了分级分类的协同采访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开展共同体内部的帮扶结对活动,将优质阅读资源和服务向基层分馆、农村地区倾斜,促进服务均等化。持续健全“你选我买”“你点我买”等少年儿童深度参与的文献荐购服务机制,精准对接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效率。

三是品牌活动引领全域同频共振。少儿图书馆共同体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优势,联动全市各级少儿馆,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宁波辨识度的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品牌。充分利用国际儿童图书日(4月2日)、宁波读书月(4月)、国际儿童节(6月1日)、书香宁波日(10月31日)、世界儿童日(11月20日)等重要节点,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全市联动的大型活动。如“少儿图书馆之夜”营造奇妙阅读氛围;“少儿阅读马拉松”挑战阅读耐力与乐趣;“少儿阅读市集”搭建图书交换与创意展示平台。这些活动凭借极强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家庭参与性,在周末和节假日将图书馆变为甬城亲子家庭欢乐的海洋,有效提升了场馆人气与亲和力。少儿图书馆共同体成立仅半年,全市联动活动已举行逾千场次。

四是跨界融合汇聚社会协同合力。少儿图书馆共同体积极拓展边界,深化“馆—校—社”多方协作。与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荷花庄小学、高桥镇中心幼儿园等合作开展深度研学活动30余场次,服务师生超2万人次。携手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打造“青少年科普读书月”系列活动;与民进宁波市委会共建“开明家育”家庭教育课程,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与宁波海洋研究院深度合作推出“海洋博物课堂”,将地域特色与科普教育完美结合。积极吸纳社会企业资源,如得力集团、家联科技、海伦钢琴等,联合举办主题展览、合唱演出、国学课堂等活动,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共建少儿阅读生态的良好局面。少儿图书馆共同体还创新性地在宁波市康复医院、宁波海洋研究院等单位设立专属的“少儿阅读共同体阅读角”,进一步推进社会资源的跨界融合与服务下沉。

从开馆初期的“流量高峰”到如今的“留量深耕”,从一时的“网红效应”到持续的“长红发展”,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以其一年的扎实实践,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它以对儿童权利的充分尊重为核心灵魂,以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为腾飞之翼,以全域协同的共同体生态为坚实根基,成功探索出一条从吸引眼球到深入人心、从短期火爆到长效繁荣的转型之路。这座不断生长、充满活力的“知识有机体”,正汇聚共同体之磅礴合力,陪伴着甬城少年儿童,在馥郁的书香浸润中茁壮成长,自信地驶向充满无限可能与希望的广阔未来。

2025-07-08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23203.html 1 3 知识港湾领航未来: 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的“长红”新范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