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小巷, 五湖四海应足音

扫码看视频

龟兹小巷入口。(冯瑄 摄)

记者 冯瑄 沈莉 廖业强

编者按

“支援库车就是发展宁波”。自2010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以来,宁波与新疆库车携手书写了十五年深情厚谊的动人篇章。今起本报推出“跨越天山来看‘你’”系列报道,聚焦宁波援疆的丰硕成果,讲述那些跨越地域、民族的真情故事,见证对口支援的“宁波担当”。

做了25年裁缝的努丽古热·买买提,终于当上了裁缝铺老板。

四十来平方米的艾德莱斯绸手工作坊里,努丽古热·买买提忙着招待客人。

4台缝纫机,一字排开的艾德莱斯布料,琳琅满目的艾德莱斯成品服饰、帽饰和配饰……踏进小店,心情也跟着明媚起来。

一如小店所在的小巷——新疆库车老城龟兹小巷,美好且热情。这是近日记者在新疆现场采访时的感受。

红绿、蓝红、白黄、蓝绿、紫蓝……百米长的小巷里,单单五彩缤纷的门廊,就让“左顾右盼”变得“应接不暇”。

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龟兹小巷“出圈”了——新近被评为“民族团结示范窗口”。

社交媒体上关于龟兹小巷的推荐帖越来越多,萨克萨克街道文旅办干部阿那尔古丽·买买提心中感触良多——

要知道,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百米长的破窄巷。

感触良多的还有来自宁波的援疆干部。

彼时,这里虽地处中心区,毗邻库车王府、明清老城墙,却杂物乱堆、道路不平。

在2023年4月底的一次调研中,当地不少居民对小巷现状不满意——基础设施落后、生活环境差,一些本地居民都想搬走。

“‘焕新’迫在眉睫!”

两年间,宁波市援疆指挥部投入2900万元,“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城市书屋”“尼沙汗古民居”“古丽的家”“甬库巷”“巾帼创业工坊”“桥头巴扎”等9个特色项目快速推进,修旧如旧。

“龟兹小巷”变了样——

伊明大叔珍视的木门木窗被打造成以门窗形制、木器工艺为主题的门巴扎;

明清城墙遗址和克黑墩烽燧,成为巨幅投影的幕布与鼓乐演艺的背景……

政府主导、居民参与下,小巷“火”了——

巾帼创业工坊,努丽古热·买买提,聘请了一位艾德莱斯服装剪裁大师傅和两名学徒。4人分工,平均3个小时就能制作一条艾德莱斯绸连衣裙。“最多一天做了10条裙子,月销售收入增加了3倍”;

马小艳,回族,龟兹万象非遗工坊主理人,今年“五一”客流量破万人次,日营业额超过2000元。“真不可思议”,正是看到了龟兹小巷的变化,掌握80余种非遗工艺知识的她决定就地开一家非遗手工坊,将传统文化融入手工艺制品;

陈久久,汉族,香香古丽奶茶的老板之一。今年,新疆旅游发展大会期间,央视知名主持人尼格买提也打卡了香香古丽奶茶。“现在独库公路通车,我们这里迎来旅游旺季,每天能卖出百来杯酸奶刨冰”……

从前无人问津的百米小巷,如今成为1200米长的文旅长卷——

引入各类业态商家33家,吸引来7000多万元投资,解决了200多名居民就业。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龟兹小巷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今年宁波将安排1400多万元援疆资金,打造‘龟兹小巷’的3.0版,让老城更多小巷火起来、更多商铺热起来、更多群众富起来。”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库车市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杨勇说。

夜幕降临,尼沙汗古民居里,维吾尔族姑娘舞蹈,热情奔放;

民居外,小巷居民阿布都卡德·买木提明和邻居们喝着大碗茶、弹着都塔尔,幸福流淌。

持续上新的古城小巷,正应和着五湖四海的足音。

2025-07-07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23076.html 1 3 龟兹小巷, 五湖四海应足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