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宣佳含 记者沈莉萍)精巧镂空的屏风、龙凤呈祥的烛台、描金嵌彩的红盘……在江北区三水湾幼儿园的大厅里,别开生面的“十里红妆”微缩展上69件匠心独具的作品,均出自幼儿园孩子之手,为毕业季献上了一份独特的艺术答卷。
这个特色艺术项目始于今年3月。江北区三水湾幼儿园的朱老师告诉记者,当孩子们一遍遍翻阅《老鼠嫁女》的绘本时,老师敏锐地捕捉到传统文化启蒙的契机:“不如把浙东地区的婚嫁习俗‘十里红妆’搬进工坊?”
木工坊率先“变身”,成了制造朱红花轿的“魔法车间”,小工匠们举起迷你锯子,小脸写满专注。随后,纸塑坊和布艺坊也换上了“红妆”,红布、彩纸、流苏堆满工作台。每周两次的实践课成了孩子们翘首以盼的欢乐时光,他们一会变身聚精会神雕刻门楣的“小鲁班”,一会儿又成了巧手缠绕凤冠流苏的“小绣娘”。每道认真的线条、每处童趣的装饰,都藏着孩子们对宁波婚俗文化的新奇探索。
与此同时,江北区滨江实验幼儿园毕业班的孩子们一头扎进了神秘的“三星堆”,用艺术对话古老文明。
孩子们用橡皮泥捏出形态各异的青铜面具,通过搓、揉、压等手法还原夸张的纵目造型;以线描勾勒青铜神树与神鸟,用流畅的线条和黑白对比展现器物的威严。他们还裁剪纸板,画上图案,做出精美小巧的“青铜鼎”,让老师们直呼“了不起”!
滨江实验幼儿园唐园长说,展览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更是让古蜀文明在孩子们的艺术创作中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