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街道巧用“党建+”

让人才来了就不想走

春晓HR俱乐部季度例会推进“晓梦帮手”项目。

“职业体验,匠心启蒙”产业工人子女关爱活动。

近日,北仑春晓湖工业社区的人才夜市灯火通明,30余家企业摆出招聘摊位,吸引数百名求职者驻足咨询。来自四川的求职者朱正荣在就业服务指导专区,半小时内完成了岗位匹配和补贴操作。“从找工作到申请补贴,春晓HR俱乐部‘一条龙’服务,效率太高了!”

这样的场景,正是春晓街道党建引领稳就业服务的生动缩影。

东海之滨,北仑春晓街道这片曾以盐田滩涂为主的土地,如今已汇聚近400家工业企业、数十个现代化住宅小区和多所优质学校、医院。十年来,春晓街道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引才、育才、留才”全链条服务体系,已为上万名产业工人铺就“就业有门路、成长有平台、安居有保障”的幸福之路。

孙肖 周丹 阮筱/文

北仑区春晓街道供图

三维招聘矩阵

激活就业“源头活水”

在引才端,春晓街道打造“线上+线下+夜市”立体招聘网络。从开进园区的“招聘大篷车”到接地气的人才夜市,累计举办招聘活动100场,服务企业280家,发布岗位2.8万个。

2018年,江西籍务工人员杨乾国通过就业市集入职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如今已晋升为机械主管工程师:“社区不仅帮我找到工作,还提供了法律咨询和租房服务,让我安心扎根。”

政策支持同样“硬核”。北仑区为新就业人员提供最高30万元购房补贴、3年住房补贴及7天免费青年驿站住宿。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春晓湖工业社区孵化培育春晓HR俱乐部、劳模工匠服务队等志愿队伍、自治力量,6000余名求职者通过“政策红娘”团队实现与岗位的精准匹配,企业招聘成本降低35%,用工匹配率提升至50%。

阶梯式培育

点亮“工匠星光”

“人才要引进来,更要育得好!”在春晓工匠学堂,20余名青年职工跟随导师进行设备装调实训。这样的技能课程每月开展,已培育省级劳模工匠9人、市级12人。这些工匠还组成“匠蕴初心”志愿服务队,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指导。

针对不同群体,春晓构建“新星学堂—工匠学堂—青年夜校”成长体系。新员工通过“晓梦帮帮团”获得一对一职场辅导;青年夜校推出咖啡制作、短视频剪辑等课程180余次,惠及6500人。春晓街道还联动宁波职业技术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高校,共建示范培训基地、产教融合基地,破解技能人才供需和培育难题。

从“异乡客”

到“春晓人”的温情蜕变

留才的关键在于“拴心留人”。春晓街道年均为超670人次职工解决住房需求,47项服务清单覆盖居住、文娱全需求。安徽籍职工黄志武入住人才公寓后感慨:“下班沿明月湖跑步,有家的感觉。”

特殊群体同样被关照。璟展共富工坊吸纳残疾人就业,晓梦共富工坊为全职妈妈、随迁老人提供灵活岗位。随迁老人吴克荣月增收1200元,他说:“既能赚钱,又不耽误接孙子,心里踏实。”此外,37个青工社团月均举办活动超100场。极氪工厂职工丁然然说:“家庭运动会、吃瓜大赛让全家融入春晓,这里已是第二故乡。”

“从晨曦中的零工市场到夜幕下的青年夜校,我们正以党建为引领,精心绘制产城人融合的发展新图景。”春晓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份亮眼的稳就业成绩单,凝结着街道十年来的创新探索与实践积累。“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引育留’全链条服务体系,拓展高质量就业新空间,联动区人社局资源引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立企业共享服务中心,让更多劳动者在春晓这片热土安居乐业、梦想成真,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人才动能。”

2025-06-25 春晓街道巧用“党建+”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21060.html 1 3 让人才来了就不想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