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伍慧
通讯员 陈红 刘彤
暮春时节,正午的阳光洒在北仑新碶街道港兴工业社区的横浦停车场,集卡整齐排列。不远处的“司机之家”里,几名“卡友”躺在按摩椅上小憩,而在一旁的休闲运动区,两名“卡友”一边打台球一边聊着出车时的见闻……
“过去,横浦停车场环境脏乱差,司机们没地方吃饭,休息更是奢望。‘司机之家’建成后,我们可以在这儿打个盹、充个电、喝口水。更重要的是,大家喜欢来这里,交流行情的同时,聊聊天,放松一下。”来自宁波舟山港集团的集卡司机王庆笑着说,“这里,有家的感觉。”
“司机之家”是港兴工业社区蝶变的一个缩影。这个社区集聚了1019家企业,外来职工占九成以上。在辖区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万多名外来职工从“陌生人”变成“老朋友”,从“异乡客”成为“主人翁”。
“初到港兴,人生地不熟,最难熬的是孤独,最难受的是没有归属感。”来自河南南阳的林娜在晟铭电子(宁波)有限公司工作。以前,她总觉得自己在宁波是“漂着”的状态,直到参加了社区组织的一次义诊活动,“那天,来了很多志愿者,医生为我诊断肩颈问题,半个月后还打电话回访。这种被服务、被惦记的感觉,让我们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感到特别暖心”。
“让服务内容更加丰富、供需对接更加精准,我们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入手,让新老职工找到家的感觉。”港兴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君芳说。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电子清单上,密密麻麻地罗列着120项具体服务内容。从“政企沙龙会”到“职工赋能营”,从技能工匠的赋能评选到子女积分入学的政策咨询,每一项服务都精准对接职工的需求。
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一场场由社区策划、新老社区人参与的活动,让广大职工有了家的归属感。林娜至今还记得在炎炎夏日,社区给企业职工送来绿豆汤时的场景:“这喝下去的不仅是一碗汤,更是满满的关怀啊!”
“社区组织活动,职工都来帮忙。”如今,林娜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成为社区活动的参与者,同时认识了更多的热心朋友。
如今,漫步在社区,邻里间的亲切问候已成寻常。职工宿舍楼道里,总能听见“李姐,帮我代收快递”“小王,顺路接你孩子”的热络对话……曾经擦肩而过的陌路人,正通过“卡友有约”“红蚂蚁志愿服务”等特色活动,渐渐织就一张熟人网络。
王庆来自安徽宿州,来宁波快20年了。现在,他带头做起了社区“当家人”,参与“司机之家”的日常管理、意见征集和轮值工作:“希望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集卡司机享受到家人般的贴心服务。”在王庆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集卡司机参与停车场巡逻管理、社区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
“家园是靠大家共同经营的。虽然辖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但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归属感。”李君芳说。
在这个典型的工业社区,上万名职工用真心换真情,书写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故事。
记者手记
家园,是万千微光的相逢,是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同体。
来自五湖四海的脚步,在这个工业社区交会。你添一块砖,我加一片瓦,有家人,有朋友,原本冰冷的钢筋水泥,渐渐有了温度。
真正意义上的家园,是在一次次文明实践中获得的情感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