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四季水果乐,奏乡村振兴曲

梁弄镇小水果里有“生意经”

通讯员 干雨微

记 者 顾佳诚

春果第一枝,樱桃正当时。

近日,2025“燎原杯”樱桃擂台赛在余姚阳明古镇火热进行。活动现场,百果园等13家农场出产的新鲜樱桃在比赛中“争甜争鲜”。经过余姚市农业农村局专家对樱桃重量、甜度等方面的综合评定,最终余姚市佳旭果园的“短柄樱桃”,余姚市果乡园生态农场的“梁弄红”,以及余姚市山路十八湾果园的“黑珍珠”三种樱桃获评“樱桃王”,共拍出3800元。

这场看似简单的农业赛事,蕴藏着梁弄镇用“小水果”书写“大文章”的产业密码。近年来,梁弄镇充分发挥低山缓坡及土壤肥沃的优势,因地制宜种植樱桃、杨梅、蓝莓、桑葚等特色小水果,以“梁弄樱桃”为代表的梁弄小水果已成为浙东地区的一块“金字招牌”。

品牌引领

小樱桃“闯”出大市场

早晨五点,梁弄镇汪巷村百果园农场的工人便开始忙着采摘樱桃了。“今年我们种植了更多面积的‘梁弄红’。”农场主汪国武说。据了解,“梁弄红”果大且保鲜时间长,每斤能卖到150元,是普通果价的3倍。

品质跃升的背后,是梁弄镇持续推进“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的结果。目前,全镇已有5家农场10个小水果品类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21年,农业农村部批准对“余姚樱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眼下,梁弄小水果的“品牌之路”正越走越宽。“我们与电商企业合作,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农户拓展销售渠道。”梁弄镇农业农村办相关负责人说。

四季飘香

金果子“串”起新业态

“自从结对梁弄镇东溪村,我陆续为农户引进了李子、杨梅等水果,同时为他们提供针对性培育课程,提高了当地特色小水果种植户的种植水平。”农村工作指导员陈李剑说。

针对小水果采摘期集中的短板,梁弄镇积极探索新品种引进。在百果园农场,就有试种成功的太秋甜柿。“这些柿子亩均效益2万元至3万元,正好填补秋季空白。”汪国武说。更令人称奇的是樱桃林下套种鼠茅草和梅花树下种大球盖菇,“这种‘立体农业’模式,每亩能增收8000元。”

如今,梁弄已形成“春樱桃、夏蓝莓、秋甜柿、冬草莓”的四季果品体系。据统计,去年梁弄镇农业特色产业总收入超1亿元。

三产融合

小水果“链”出大格局

“‘五一’假期到来前一周,我们民宿的房间就全部预定满了。”横坎头村的稻田里民宿里,负责人鲁琴琴正忙着应对旅游小高峰的到来,“我们会推荐游客去附近的樱桃园采摘,带动周边的农户共同富裕。”

这种“跨界”思维正在全镇扩散。依托“一线四区”布局,梁弄将小水果观光采摘线与四明湖湿地生态旅游区、古镇历史文化保护区、精品小水果生产示范区、农文旅产业融合区有机串联。如汪巷村将状元文化与樱桃采摘结合;明湖村永建线边上建起观景台,让游客能打卡樱桃花海;“浙拾糕首”把樱桃做成果酱,让梁弄大糕有了甜蜜滋味。

据统计,截至目前,梁弄已建成总面积1.5万余亩特色小水果产业基地,打造各类农业高效示范基地20余个,休闲农业观光采摘基地60余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近30家,培育家庭农场62家,每年观光农业旅游收入超7000万元。“现在不是简单卖水果,而是卖体验、卖文化。”横坎头村果乡园生态农场负责人何达峰笑着说。

从“一季鲜”到“四季甜”,梁弄镇正以“小水果”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如今,这颗承载着百年种植历史的樱桃,正化作乡村振兴的“金果果”,托起农民致富的希望,书写着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

2025-05-02 谱四季水果乐,奏乡村振兴曲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11726.html 1 3 梁弄镇小水果里有“生意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