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切莫患上“AI依赖症”

王涛

眼下,DeepSeek、文心一言等AI助手正在兴起,很多地方在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培训,并积极将AI应用到具体场景中。在实践中,须警惕年轻干部把AI当“救命稻草”,为文必先搜索、动笔就要AI,患上“AI依赖症”,以至于写出的文章干瘪乏味、华而不实。

毋庸讳言,AI文本生成的即时性、快捷性,缓解了一些干部“写不出”“写不好”材料的焦虑,能够拓展写作思路、提高短期效能。但过于依赖AI,实则存在一定的风险隐忧。譬如,有的年轻干部遇到紧急任务时,第一反应不是深入思考和到一线调研,而是“找AI帮忙”。这么做,对于一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干部,无助于独立思考、价值判断、思维创新能力提升,写出来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会蜕化为提示词对话、技术性竞赛,效仿的人多了,容易诱发“表面光鲜、言之无物”的空洞文风,甚至影响公共治理的效率。

AI并非不能用,而应用当其所、用当其效。于年轻干部而言,首先应摒弃工具依赖,拒绝“电子喂养”,延伸工作触角,密切关注各种热点问题,从被动接收信息向主动获取信息转变,以全局眼光、更高站位、更深思考来考虑工作中遇到的各类情况,多到一线去蹲点调研,多与老百姓同坐一条板凳,获取“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第一手资讯。平日里,则应注重锱铢积累,向导师学、向经验学、向书本学,经常性磨炼笔头,精益求精、反复推敲,扣好文字工作“第一粒扣子”。

于单位而言,应加强干部智能素养、人文素养教育,有效引导年轻干部用好AI工具,扬其利祛其弊,进一步明晰做事为文的标尺,牢牢守住“调研为主、智能为辅”的底线,经常性开展座谈研讨、头脑风暴、田野调查等训练,增强其辩证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断涵养文字工作中的创新基因。

对于AI的使用,既不可因噎废食,也不可放任自流。面对AI工具的“诱惑”,必须在坚守人本精神的前提下,使用之、规范之、创新之,让人工智能模型成为提效扩智的有力工具,而非掩饰笔力孱弱、思考绵软的“遮羞布”。

2025-04-17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09350.html 1 3 年轻干部切莫患上“AI依赖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