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晴 通讯员邵滢 张金科)昨天上午,2025“贤江文化周”在慈溪开幕,来自教育、史志研究、出版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
开幕式上,主办方发布了纪录片《大先生——纪念杨贤江同志诞辰130周年》、展示了新书《杨贤江全集》。
杨贤江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青年运动领导人,他出生于慈溪长河镇,今年恰逢杨贤江诞辰130周年。据悉,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杨贤江研究分会前天在慈溪成立。
“杨贤江的精神风范,至今仍如一盏明灯,照亮新时代改革发展的道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如平在开幕式上说。
杨贤江信仰马克思主义后,坚定走革命救国、振兴中华的道路,生平有专著及译著8部、论文及译文380多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建设作出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
在教育树人上,杨贤江提出“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倡导学校培养学生“要有强健的体魄和精神,要有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要有服务人群的理想和才干,要有丰富生活的风尚和习惯”,这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
慈溪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好红色基因,研究阐释好红色文化,进一步擦亮“贤江文化”金名片。
接下来,慈溪还将举办青少年教育实践、舞台剧《寻找杨贤江》巡演、青年理论宣讲展演等一系列活动,让“贤江文化”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