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沈孙晖
通讯员 陈 莹 王余晨寅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镇海澥浦镇的宁波专家工作站实验基地内,7亩水果番茄正值盛花期。
只见齐人高的藤架间,一个机器人正沿着轨道缓缓移动,通过风吹和震动的方式,将水果番茄花雄蕊上的花粉,均匀地抖落到雌蕊上。
“机器人授粉的成功率达99%,合格率在95%以上。”基地技术员洪伟峰一边调试设备,一边介绍,“机器人授粉一遍只需3个半小时,一天可以完成两遍,且全程采用纯物理方式,没有添加任何化学制剂。”
与传统的人工“点花”或熊蜂授粉相比,机器人授粉不仅效率高,还能解决传统方式的局限性问题。“这个机器人通过计算机精确计算和调试,可以在智能大棚的轨道上自动巡查,真正实现‘零人工’操作。”洪伟峰自豪地说。
科技感不止于此。在基地的智能化玻璃大棚内,处处可见智慧元素:番茄植株根部附近的滴灌导管精准输送水肥,智能温室环控系统则实时调控灌溉量与温湿度;栽培架下方的风管将浓度经过调配的二氧化碳输送到栽培区,为番茄生长提供适宜的微气候环境;大棚采用了正压通风技术和二氧化碳自动调节设备,确保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始终保持恒定……
“通过智能化管理,我们不仅节省了人工、水肥,降低了能耗,还实现了种植过程中的无公害目标。”该基地负责人吴刚告诉记者,这批水果番茄预计3月中旬上市。
从机器人授粉到环境精准控制,科技的力量正在改变传统农业的面貌。宁波专家工作站实验基地的探索实践,正为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