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
在前不久举办的“大优强、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特色专场招聘会”中,一些技能类岗位开出高工资,让不少求职者感叹不已(2月21日《宁波日报》民生版)。
技工成为企业揽才的争抢对象,在“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之下,知识的力量和创新的价值得以充分彰显,这是一种好现象。
技工难找,熟练的高级技工更是“抢手”,业已成为招工市场的新常态。造成“技工荒”的原因,根源在于人们对这个行业的偏颇认识,尤其是新一代既有对当技工大材小用的认知差异,也有“低人一等”的世俗偏见。再加上许多企业对职工缺少有效的技术培养、长效的选拔机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和技术具有同等地位,懂科学的是人才,能熟练掌握技术的也是人才,相得益彰方能促进经济发展。企业肯花高薪去聘请技工,正是因为技术也可以转化为超额的利润。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当下企业对熟练技工的需求在增加、要求在提高,技工的发展空间同样是海阔天空,遇到人生“出彩”的机会日益增多。掌握“独门绝技”的技工照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放飞人生梦想。
大力培养技工,关键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力求达到“学有所用”“适销对路”。另一方面紧盯企业内部“挖潜”,通过员工培训、师徒结对等方式,在岗位一线、产销两端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不断适应机器更新、技术升级、工艺变革的用工要求。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民生邮箱18716846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