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民生e点通写给网友的一封感谢信——

感谢你们,每一次改变城市的“指尖发声”

余姚市玉苑小区“飞线”充电问题比比皆是。 (仇龙杰 摄)

执法人员对玉苑小区“飞线”问题进行排查登记。 (大隐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提供)

慈溪明月书院地下接送系统恢复使用。(钟海雄 摄)

去年4月,长春路共青路口人行横道线路示意图。(引自网友帖文)

网友“天净沙-秋”建议改成蓝线状的人行横道。(引自网友帖文)

仇龙杰 陈冬冬 廖业强

2025年1月27日,农历新年前最后一个工作日。

像往常一样,宁波民生e点通的办公室里,同事们依然热情“满格”地坚守在岗位上。

“多年来,宁波民生e点通脚踏实地,听民意,解民情,解难帮困,接地气,更好地起到了党和人民的喉舌的作用……年底到了,想对你们说一声感谢!你们是市民心目中最亮的一颗星。”

当天10:59,编号为“8210444”的网友给平台写来了一封热情洋溢而有些“褒奖过度”的感谢信,像一阵春风吹拂办公室,让所有工作人员的心情一下子雀跃起来。而之后更多素未谋面的网友的跟评,让大家的“幸福值”不断提升——

网友“auditor”:宁波民生e点通是宁波市民生服务类“王牌栏目”,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管理员“名字”,还有调查记者,各部门、各区(县、市)负责问题受理的值守员们,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网友“东钱湖暑放牛”:感谢平台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谢谢你们为我们普通老百姓排忧解难。

网友“辽甬行”:好平台!

……

在这里,平台要向所有网友说一声“谢谢”。感谢每一位热爱这座城市的网友,你们为了“让宁波更美好”,用自己微小的力量,促成点点滴滴的改变!正是你们一次次指尖上的“发声”,汇聚成2024年平台上75723条帖文,99.93%的受理率与98.3%的回复率背后,是一场你们与部门的“双向奔赴”。

A

你们有着无私胸怀

一条帖子,可能是一个社区的共治起点;一次追问,或许是一座城市的“转折点”。

平台上,很多网友发帖绝对不只是为了自己。再美的城市,也有被遗忘的角落。正因如此,民生e点通作为宁波全市性的网络民生服务平台,作为一个开放的公众参与性较强的社会治理平台,就是要广听民声、广聚民智。而你们对公共事务表现出的极大关切和一次次发问,一次次“啄虫”,让我们城市的进步更为可喜。

你们的发问,“剪断”了电动自行车的“定时炸弹线”。

2024年初,一场关于电动自行车用电安全的“保卫战”在全国打响。当年2月26日,余姚市玉苑小区居民集中投诉小区飞线充电现象随处可见,希望部门尽快介入,消除安全隐患。大隐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连夜前往现场确认情况,根据飞线位置进行排查登记,并在当晚赴当事人家中进行调查,对涉及的10户居民进行了立案查处。为巩固执法效果,该行政执法队又于去年3月2日、3日连续两天对该小区进行执法检查。

投诉人周女士说:“之前每天回家看到那些乱堆的杂物和飞线,心里就特别不安,尤其是晚上睡觉时,总担心会不会突然起火。现在好了,隐患消除了,心里踏实多了。”

堵不如疏。为解决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避免“飞线”充电现象“返潮”,大隐镇将玉苑小区列入宁波室外“充电驿站”推荐点位。

一场更大规模的充电安全保卫战正在打响。去年,全市完成室外“充电驿站”建设1.1万个。这些充电驿站配备了10万余个充电接口,每天能够满足20万辆次以上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这一大规模的建设行动极大地缓解了全市住宅小区、商业体周边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为百姓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充电服务,同时也显著减少了因充电不当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在2024年国庆前夕,记者实地探访了市区多个小区、地铁站及商圈等人流密集区域。在这些地方,一座座崭新的“充电驿站”成为街头巷尾和社区的新风景。周边群众纷纷表示,这些充电驿站的建立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充电体验,减少了因充电不便而带来的困扰。他们对政府部门这一民生工程给予高度评价。

你们的发问,破除了学校地下停车场“建而不用”的顽疾。

为破解上学和放学时段校门口交通拥堵问题,宁波在全国创新开展地下接送系统建设。自2015年至去年9月,全市共有69所新建(扩建)学校建成地下停车场,其中52所学校配有接送系统,并有22所新建中小学正在建设地下停车场。然而,部分学校的地下停车场和地下接送系统却建而未用,不但违背了这项创新的初衷,也浪费了大量财政经费。

2024年5月,多位网友相继投诉宁波七中、江北养正书院、慈溪明月书院等多所学校地下停车场“建而不用”,导致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民生e点通记者和网友一起,历时近5个月,对全市学校地下停车场和接送系统“建而未用”的情况进行持续关注,与教育、住建、交警及问题学校相关负责人面对面,围绕“学校地下车库如何‘物尽其用’”这一主题探讨解决方案和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经过网友持续追问和部门联动,相关学校采取“一校一策”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建而未用”的地下停车资源得以盘活,成功缓解了上下学家长“接送难”问题。

江北养正书院家长李先生感慨:“以前接送孩子上下学,校门口堵得水泄不通,有时候要等半个多小时才能接到孩子。现在接送方便多了,时间也节省了不少。”家长张女士也点赞,孩子一出校门就能直接上车,再也不用担心风吹日晒了。

你们的发问,制止了夜骑者“散漫的舞步”。

夜间骑行的快乐让不少年轻人加入“夜骑”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已有骑行爱好者12万余人,由此滋生的乱象和安全隐患也令人担忧。

网友“微不足道000001”早在2023年8月就发现了东钱湖夜骑乱象,成为第一个“吹哨人”:东钱湖每晚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在汽车道上骑公路自行车,有些还并排竞技骑行,给机动车带来很多不便。能否限制一下?

2024年6月11日,编号为“8153979”的网友再次发出请宁波交警部门、东钱湖镇政府规范夜骑的呼吁,以消除安全隐患。

对于上述网友的发问,当时交警部门及时给予回应:辖区中队会加强对该路段的管理,引导骑行者靠道路右侧骑行。

而去年8月,国内某地一小孩骑车被撞的意外事故以及数日后东钱湖环湖东路纪家庄附近一位骑行者被汽车撞伤事件让“骑行安全”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如何改善不良“夜骑”环境,让“夜骑”成为安全的运动?为调查相关情况,记者连续多个夜晚前往东钱湖和市区热门骑行路线进行调查,发现闯红灯、闯机动车道、不配备夜光设施等骑行乱象威胁道路交通的安全。相关报道刊发后,宁波交警、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等相关部门(单位)迅速介入,并与宁波日报报网端一起提出文明骑行倡议,使得“安全骑行意识”深入骑友心中,相关乱象也得到有效遏制。

B

你们有着专业水准

都说大咖在民间,网友队伍里更是藏龙卧虎。网友们发表的帖文,有的文采斐然,有的观点犀利,有的思想独到,经常赢得我们及职能部门的好评。

慈溪网友“徐晓韬”是一位堪称专业的交通问题查找专业户。仅去年一年,他就发了497条帖子。尤其是信号灯问题,他在查到问题后,更是用专业的制图工具,将修改建议绘制成图,并附上详细说明。2024年10月至12月,他与中横线的交通信号灯“较上了劲”,连续14次发帖,用精准的示意图指出道路沿线交通信号灯“左转灯组冗余”“杆件过短”等问题,甚至与设计院“隔空辩论”。最终,慈溪市交通运输局采纳建议,调整了7个路口信号灯设置。

“城市治理需要‘显微镜’,更需要愿意举着显微镜的人。”“徐晓韬”式的坚持,正是7.5万余条帖文最珍贵的底色。

“其实,我从未想过这些小小的建议能够引起重视。我只是觉得,既然我们看到了问题,就应该尝试去解决它。当我看到慈溪、余姚这些地方的交通部门采纳了我的建议,并对信号灯、路面标识等方面进行调整,我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我们每一个市民参与城市治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鼓励。希望更多的人像我一样,用眼睛去发现问题,用双手去解决问题,一起为宁波这座城市贡献一份力量。”徐晓韬告诉记者。

慈溪市交通运输局也对网友“徐晓韬”热心建议表达了感谢:“正是有了像他这样热心、细心、用心的市民,我们的城市治理才能不断进步,交通环境才能不断优化。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们交通管理工作的网友和市民朋友!”

网友“天净沙-秋”长期关注城市园林绿化和公共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住宅区、沿江绿化乔木的选品、交通设施设置、市政养护方式等多次提交建议与意见。

去年4月2日,他发帖反映天一阁·月湖景区附近一处过街人行横道设置不合理。他说,天一阁·月湖景区是宁波中心城区少有的5A级景区之一,也是外地游客乘坐高铁抵甬后最近的景区,但在景区附近长春路上,共青路口东侧的人行横道设计为Z字形,被护栏包围的人行通道极为狭窄,对于拉着行李箱的游客来说非常不方便!

帖文中,他还提出了优化方案,并画了示意图说明(如下图所示)。他建议改成常规的横向过街人行横道,为防止行人沿图中黄色路线斜穿马路,建议沿红线位置设置机非隔离栏。

对此,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跟帖回应:经多次勘察现场,决定采纳您的意见将南口Z型人行横道调整为常规型。同时我们已对接道路主管部门对中央绿化带、两侧人行道铺装进行降坡以方便行人过街。

C

你们有着“死磕”精神

美丽宁波,需要“死磕”精神。否则,有的问题就会被束之高阁,成为拖城市发展后腿的顽疾。

2024年,数千名网友发帖反映了各类“脏乱差”问题。其中,关于海曙高桥阳光路,从平台上线至今,就有上百条反映此路周边违停、毁绿、占道经营、垃圾遍地等问题的投诉,曾是不折不扣的治理“顽疾”。

而网友们发挥“死磕”精神,坚持数年的投诉,让各部门对这条路格外“上心”——交警严查违停、增加摄像头;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劝离摊贩;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排查无证商户;环卫保洁人员清理垃圾。如今,这条路的“脏乱差”标签正被一点点撕下。更加可喜的是,阳光路(鄞县大道至杭甬高速)工程也已被纳入宁波枢纽产城融合板块布政东片综合开发项目统一实施,该项目已于去年底进入规划报批阶段,有望于今年开工建设。

在奉化区南渡农贸市场,网友用一条帖子终结了“生鲜灯”乱象。去年3月3日,有网友发帖反映,奉化南渡农贸市场肉类摊位有人使用生鲜灯。次日,记者在该市场肉类交易区看到,41号摊位上的生鲜灯已被更换,55号摊位的生鲜灯没有开启,两家摊位的灯光都是白色,猪肉颜色比较自然。两天后,市场负责人卓经理告诉记者,37号、40号、55号摊位各有一盏灯不符合规定,会立即让经营户摘下这些灯,换上市场统一采购的白炽灯。

针对这一问题,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回应,截至去年4月28日,全市更换生鲜灯1.5万余盏,涉及277家农贸市场、670家大中型商超及2053家生鲜店铺,整改完成率达到百分之百。

致谢与期许:

让“民声”永远在线

当一个个问题被解决,一条条建议被采纳,一根根“刺”被拔除,展现的是一座城市对网民智慧的珍视。

每一句吐槽都是期待,每一条建议都是信任。感谢网友75723次“指尖发声”,让宁波在“较真”中生长出更清晰和美好的年轮——这座城市因你而改变,也终将因你而更好。

未来,宁波民生e点通将继续努力,和大家一起见证宁波城市治理更多深层变革: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攻坚”,从“解决一件事”到“破解一类题”,见证城市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正如网友“都市南山”所言:“我们不要‘暂时’,要的是‘永远’——这座城市终将配得上每个人的期待。”

2025-02-19 宁波民生e点通写给网友的一封感谢信——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99509.html 1 3 感谢你们,每一次改变城市的“指尖发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