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全球特警比赛最高领奖台

脱颖而出,宁波“双子星”!

中国警察B队(浙江特警)荣获世界冠军。

全副武装的周子俊。

训练中的张雨墨。

2月3日,周子俊在“师兄”们的祝福声中过生日。

张雨墨(中)和不同国家的特警交流。

记 者 王晓峰

通讯员 励超 成传昭 章挺伟

“China No.1!”当地时间2月5日,经过5天的激烈角逐,在与46个国家、103支特警队伍的极限较量后,中国警察B队(浙江特警)以480分的总积分,在第六届阿联酋特警挑战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世界冠军。

阿联酋特警挑战赛,也被称为特警界的“世界杯”。赛事包括高难度的战术射击、复杂多变的越障追击、考验极限的综合体能等,每一项都是对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的极限考验。

在上届比赛中,中国特警与冠军无缘。今年,中国警察B队(浙江特警)不但拿了冠军,还破了“塔楼突击”单项世界纪录,同时打破了保持6年之久的挑战赛纪录。

在这支冠军队伍中,两位来自宁波的特警十分耀眼——一位是队伍中最年轻的“团宠”、象山特警周子俊,还有一位是被国际同行誉为“全能型现代警务人才”的张雨墨。这对特警“双子星”,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现了宁波公安的硬核实力。

警营新兵周子俊:

将汗水与努力化作耀眼的成绩

中国警察B队(浙江特警)中,来自宁波象山的特警周子俊年龄最小,今年才26岁。2月3日,他在“师兄”们的祝福声中度过了26岁生日。

昨天下午2点多,记者联系上周子俊,那时他正在回江西老家的路上。

“生日已经和‘师兄’们一起过了,年一定要和家里人一块过,虽然晚了点,但只要元宵还没到,都算!”他说,自己一直和家里人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分享自己的赛况,因而父母早就知道他们凯旋了。

“我猜想,他们应该准备了一大桌菜等我回家。”周子俊的话里话外全是思念。

说起比赛,周子俊瞬间热血沸腾——

“我们都是有真功夫的,估计老外也被我们‘秀’到了。”

“我们拿奖是实至名归,实力不允许我们低调啊。”

“这下好了,比赛视频流传出去,老外更会以为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功夫’。”

实际上,周子俊是以一名警营新兵的身份参加这次国际大赛的。

记者从象山县公安局获悉,去年6月,周子俊加入公安队伍。因为功夫过硬,他还未下基层,就被抽调前去参加集训。几经筛选,周子俊在全国比赛中脱颖而出,留下来与“师兄”们同吃住共训练,全力备战这届特警界的“世界杯”。

“最初心里很忐忑,毕竟我是一名新人。”周子俊说,好在“师兄”们给力,让其迅速融入团队。“有几位‘师兄’以前参加过比赛,所以对我的帮助是巨大的,光‘心理疏导’这方面的作用就不可估量,让我心里有了方向、找到了主心骨。”

88天,从陌生到默契,从个体到整体,周子俊和“师兄”们一起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挥洒汗水。他们在无数次跌倒与爬起中锤炼意志,在挑战与突破中凝聚信任。这段日子虽然艰苦却无比珍贵,成为周子俊难以忘怀的经历。

“每一次训练的坚持,每一次极限的突破,都让我们的战友情愈发深厚。最终,我们将所有的汗水与努力,化作了耀眼的成绩。当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上高高飘扬,我们站在了全球特警比赛的最高领奖台上。这一刻,我们不只是代表自己,更是代表团队、代表国家,我们用实力证明了一切。”这是周子俊一直藏着未曾说出口的心里话。

谈及这届比赛中最具挑战性的戴防毒面具射击环节,周子俊回忆,在40℃高温的沙漠中,特警需佩戴密闭面具完成800米越障,在此期间进行4种武器转换射击。“就好比戴着浸湿的N95口罩跑马拉松一样,不仅考验队员的射击能力,更是对其体力和心肺功能的极大挑战。”

当最终站上最高领奖台的那一刻,所有的汗水、疲惫与压力,都化作了满心的自豪与感动。周子俊深知,这不仅是一场胜利,更是一次自我成长,让他更加坚定了继续拼搏的信念,也对未来的挑战充满了期待。

“等休整完毕返回工作岗位,我会认真工作,对得起身上穿的这套警服。总之一句话,我会好好干的!另外,我再给大家拜个晚年!”周子俊说。

“超能力者”张雨墨:

同时承担三项核心保障任务

如果说周子俊是用“功夫”来了一场异国秀,那么宁波特警“双子星”的另一人张雨墨,就是实打实的“超能力者”。

今年42岁的他,身兼“战术教官+专业译员+后勤管家”三重身份,成为本届赛事中唯一同时承担三项核心保障任务的特警队员,被国际同行誉为“全能型现代警务人才”。在比赛中,张雨墨用实际行动为中国警察B队(浙江特警)争取优势,展现宁波特警“专业”“亲民”及“善于沟通”的魅力。

媒体报道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比赛用的是易碎弹头,但是这种弹头国内没有。弹道是否有差距?谁也没把握。

在15米手枪射击项目上,弹道相差一点就很容易脱靶。但在开赛前几天的校枪环节,中国特警队员仍然没有拿到比赛用的子弹进行“试用”。

中国特警队不断和裁判交涉,最后每个参赛队员都争取到了多发比赛用的子弹。也就是这几发子弹给了他们信心,在后续比赛中弹无虚发,顺利取得好成绩。

“你说的这个案例,当时就是我去交涉的。”目前仍在杭州进行收尾工作的张雨墨,通过电话告诉记者。

现为宁波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中队长的他,来自内蒙古,2008年加入公安队伍。

16年来,凭借自己在枪械、攀爬、泅渡等科目上的刻苦训练和不服输的韧劲,张雨墨很快从普通特警队员成为一名市级战术训练教官,后来又成为省级巡特警高级人才库专家。他承担过多次重大活动安保、异地执勤等重要国家任务,也处置过多起高危抓捕警情,实战经验极其丰富。

因工作态度认真,学习刻苦,绩效突出,张雨墨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并获得“个人嘉奖”“巡控处突能手”“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张雨墨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当年,他考取了联合国认证的维和警察资格证书,虽然出国维和的心愿没有达成,但英语水平却直线飙升。有国外特警教官来甬授课时,他作为警务翻译,全程组织参与培训,这也让他与外国“同道”的沟通水平得以提升。

“高情商”及“亲和力爆满”,同样是他身上的“标签”。2020年,宁波公安举行“谁是枪王”网络直播活动,张雨墨担任了这次活动的主持人。他以扎实的枪械知识、丰富的组织经验,结合当时流行的“吃鸡”游戏,为广大网友全面展示特警使用的武器装备,以及特警是如何开展枪械使用训练的,令人印象深刻。

“后来我又去了作训处,主要任务就是练兵。”张雨墨说,他与同事组织举办过“微光条件下射击与PTK警务防卫技能集训”“全市辅警技能比武”等培训和比武工作。“以前是要拿得起枪,后来是既要拿得起枪,又要拿得起笔,偶尔还要拿一下话筒。”他说。

张雨墨告诉记者,去年他参加了第五届阿联酋特警挑战赛,当时也是身兼多职。今年,他担任了火力突击、战术冲房、警官营救、极限越障四个项目的教练。

比赛结束,中国警察B队(浙江特警)凭借精湛的技能、默契的团队配合和顽强的毅力,在五个科目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勇夺团体桂冠。具体成绩为:塔楼突击科目取得第一名,并以2分33秒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火力突击、警官营救、极限越障科目分别获得第二名;闪电战术科目取得第四名。

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张雨墨心潮澎湃:“这场比赛充分证明,不管在哪里,我们背后有祖国,只要敢想敢做敢冲,就没有我们中国特警做不到的!同时,这次比赛也展现了我们宁波公安的硬核实力,说明这些年我们在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本版图片由浙江公安、宁波公安及受访者本人提供

2025-02-10 站上全球特警比赛最高领奖台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98202.html 1 3 脱颖而出,宁波“双子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