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沈莉 通讯员陈启 杨晓琴)高质量完成11个首批示范片区阶段性验收;加强宁波舟山港、风电母港象山片区等重大项目岸线、用海保障;恢复耕地3.5万亩……
去年,《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蓝图如何实现?
昨天上午,记者从全市自然资源规划系统年度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宁波自然资源规划系统定下了3个目标——绘好市域空间底图、夯实城市功能底盘、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其中,将重点做好全域整治和要素保障两篇文章。
绘好市域空间底图上,高质量完成11个首批示范片区阶段性验收,新谋划翠屏山、小浃江等跨县域整治片区2个,各区(县、市)新谋划全域整治项目各1个,新增工业用地入园率力争达到100%,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万亩。
去年,宁波以11个全域整治示范片区带动28个省级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新开工子项目205个,完成投资213.3亿元。今年将加快未完成项目进度。这些项目通过聚焦粮食和生态安全保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等,让居民共享共富整治成效。
实现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项目这个“硬支撑”。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寅星说,今年将进一步夯实城市功能底盘,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机制,确保重大片区、重大平台、重大项目的要素保障更加精准到位,增量配置和存量盘活两手抓。
具体来看——
增量配置上,要统筹用好国家和地方计划指标,积极把全市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盘子,争取全年用地报批3万亩以上,确保“两重”“两新”应保尽保;
加强宁波舟山港、风电母港象山片区等重大项目岸线、用海保障,加快象山海上风电、现代渔业、海塘安澜等用海报批,全年保障项目用海1万亩以上;
编制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林地“占补平衡”管理,支持各地探索补充林地市域范围调剂和跨县域补充林地交易机制,推进涉林重点建设项目提速增效。
存量盘活上,落实“增存挂钩”任务,持续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处置三年攻坚行动,优化工业用地联合开发、并宗开发、工业上楼等具体操作流程,改造提升土地二级市场网上交易平台。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上,恢复耕地3.5万亩,力争多田套合率达83%,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稳中提升。
此外,聚焦市民幸福感,统筹推进办证审批、民生项目选址等。
诸如,推动审批监管智能化,持续推出不动产登记惠企利民措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面推广双预告、信贷数据共享、带押过户等改革成果,加快国有瑕疵资产证书、保交房办证等工作进度,持续提升群众和企业满意度。
深化重大片区规划和重要项目选址研究,优化完善翠屏山中央公园、姚江两岸、小浃江郊野公园等重大片区规划,推动金融生态区、河海博物馆及市妇儿医院迁建等重大项目选址研究,不断擦亮“最具幸福感城市”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