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象棋行业环境

徐 毅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通报了象棋“录音门”事件调查情况,41名棋手因通过行贿、受贿等方式不同程度参与买棋、卖棋而受到处罚,其中赵鑫鑫、汪洋、郑惟桐等3名全国象棋冠军被处以终身禁赛。此次通报显示,“录音门”事件的涉案人数、牵扯范围远比想象中的更多、更广。

一颗颗棋坛巨星、新星的沉沦,让我们反思隐藏在棋盘背后的迷局。近年来,随着中国象棋商业化进程加速,比赛奖金日益丰厚,除传统杯赛奖金和联赛收入外,企业赞助、网络直播等商业活动也带来可观收益。在巨大利益诱惑面前,部分棋手和相关人员未能独善其身、坚守底线,甚至充当掮客,致使买棋卖棋、操纵比赛等违规行为屡禁不绝,各种“人情棋”“默契棋”“买卖棋”不断滋生。这既是体育精神异化的后果,也是行业潜在腐败的罪证。

赛风赛纪和行风行纪,是象棋运动发展的生命线。本该公平公正的竞技棋盘,竟沦为金钱交易的算盘。“大师”“国手”们肆意玩弄,让棋品棋德碎了一地,更突破赛事风纪和法律的底线。此次查处导致近十来年的象棋全国冠军几乎被“团灭”,在错愕、惋惜、痛心的同时,不禁让人心生疑窦:十多年的高频次违规,是因为棋手们手段高明到监管发现不了,还是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抑或明明发现了问题却视而不见?违规成本过低,让一些想要“钻空子”的棋手有恃无恐。这从先前几次“轻拿轻放”的处罚中,便可得到印证:2012年,王天一就曾假冒农民身份,获得全国农民运动会男子象棋快棋冠军。对于这一严重违规行为,最终的处罚却只是要求王天一公开道歉,丝毫没有影响他在当年晋升为特级大师。2005年,时年17岁的赵鑫鑫,因被举报花钱购买象棋特级大师称号而被中国棋院处罚,其特级大师资格被取消,但仅仅被停赛一年。

在此次通报一个半月前,国家体育总局通过人事任免,将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原主任朱国平、原纪委书记郭玉军、原副主任郭莉萍通通免职。这表明,此次全国象棋行风行纪专项整治动真碰硬,不仅对违规棋手、教练员施以严惩,还对相关行业管理人员加以震慑,彰显了对赛风赛纪问题“零容忍”、惩处对象“全覆盖”的态度。而且,此次通报并不意味着象棋“录音门”事件就此画上句号。有关方面表态,对仍处于调查过程中的涉嫌违法违规人员一经查实,将坚决依纪依规,严肃惩处,绝不姑息。

在坚决查处、痛定思痛之后,加强制度建设,肃清行业问题,完善比赛规则和监管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象棋行业生态,把小小的棋盘看住了,是接下来应重点思考、解决的紧迫课题。

象棋行业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虽然在表现形式和危害程度上有所区别,但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人情棋”“关照棋”等不正之风,掩藏了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拿钱办事”“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又助长了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象棋领域正风肃纪反腐既恰逢其时,又意义重大,体现了对广大象棋从业者的严管厚爱,让这项智力运动回归公平竞争、拼搏奋进的本质,还棋坛朗朗乾坤。

2025-01-22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96433.html 1 3 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象棋行业环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