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有戏,“听·见”城市的温度

《听·见 安石》

阿伟在《听·见 天一》中

《听·见 阳明》参加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听·见 黄宗羲》

《听·见 安石》影视化录制现场

排练现场

《听·见》演职员在爱丁堡街头

龚旭琪/文

著名舞台表演艺术家焦晃先生曾说过,“戏剧是城市的温度。”在甬城的文化版图中,《听·见》系列闪烁光芒。

十载春秋,《听·见》系列成为宁波本土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它让历史在现代舞台上重焕生机,引发观众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探寻;它将戏剧魅力渗透到城市肌理,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

“听·见”

陪伴城市成长十年

纯白色的布景,3把木质椅子,一架大提琴,穿一袭长衫的朗诵者……2015年1月10日,宁波117艺术中心,一场名为《听·见 苍水》的剧本朗读会在此举行。

这是《听·见》系列作品的首演。总策划王晓菁和导演罗洁坐在台下,期待又紧张地观看了全程。

朗读极富感情,朗读者们时而站,时而坐,时而踱步,时而沉思……段落间隙,低沉、宽厚的大提琴声响起,把观众带到剧中人张苍水身处的时代。临近结束,一名身穿古装的美丽女子缓缓从化妆台前起身,抬头、举手,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韵味,这一柔美的戏曲身段也给整个朗读会增色不少。

2014年,首演前一年,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现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启动“听·见”项目。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听·见》系列总策划王晓菁回忆,“创作的初心非常简单,希望能以绵薄之力,让城市的文化气息更浓厚一些。”

当时,王晓菁经常收到业余戏剧爱好者寄过来的剧本,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同为编剧的王晓菁明白,这些剧本要搬上舞台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她希望用简单的剧本朗读形式,让更多人听见年轻编剧的声音。

导演人选的确定,源于一次偶然。“当时我在一张校园戏剧的海报上看到了罗洁的名字,意识到宁波又多了一个青年导演。”王晓菁说,计划制作《听·见 苍水》朗读剧本的时候,她想起了罗洁。

2014年暑假,王晓菁和罗洁碰了头,两人一拍即合。

罗洁介绍,剧本朗读类似于沙龙,是一种落地排练之前通读剧本的方式。“不过单纯读剧本无法作为一种演出形式,所以我试着在视觉上做一些尝试,让观众既能听到故事,也能看到故事。”

读剧本的过程中,罗洁觉得张苍水所蕴含的气质和大提琴的音色特别像,于是她联系了大提琴演奏者鞠晓。通过一遍遍的磨合,从音效到乐句,再到整体氛围,大提琴慢慢地也变成一个独立的形象,“相当于张苍水的内心”。

另一方面,罗洁在现场安排了舞蹈演员郑莹。后者先是身着休闲装上台,伴着演出进行,一步步摹白、上妆、包头,最后用一曲以张苍水的妻子思念丈夫的古典舞方式收尾。“剧本朗读是正式演出前的一个工作环节,而上妆也是演员变成角色的一个工作环节,两者具有共同之处。”罗洁说。

由此,《听·见 苍水》创造了一种介于传统剧本朗读和戏剧之间的形式,既可以是一部作品,又是一个戏剧的半成品。

《听·见 苍水》演毕,《听·见》系列在2015年又以端午、重阳、七夕、冬至等为题,探索了传统节日在当下的创新性传播;2016年,《听·见 牡丹灯》和《听·见 家风》推出,两部戏从宁波历史文化中挖掘内容。

2018年4月,《听·见 苍水》复排;同年10月,《听·见 阳明》出炉。此后几年间,《听·见 包玉刚的婚床》《听·见 天一》《听·见 红色家书》《听·见 鄞令王安石》《听·见 安石》《听·见 黄宗羲》相继与观众见面。

不同剧本,多样尝试。《听·见》系列一次次以实验性的方式进行跨界融合,有戏剧、朗读、音乐、舞蹈、乐器等艺术,既秉持着中国传统舞台的写意韵味,又融入现代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以新的舞台样式来演绎传统故事,不断推陈出新。

2016年4月上演的《听·见 牡丹灯》聚焦发端于古代明州城月湖,流传于日本、韩国的民间传说《牡丹灯笼》。演出过程中,“宁波走书”的加入仿佛点睛之笔,其与表现月湖美景的沙画有机结合,生动再现了这段爱恋别情故事。

2019年,在《听·见 阳明》实验戏剧版中,罗洁尝试了拟音——演出现场没有音效和乐器,转而用黄豆和竹篓模拟下雨,用铁片模拟打雷,用塑料袋摩擦模拟焦虑撕裂感音效。“这一切都由八名朗读者完成,他们时而作为角色进行表演,时而坐在舞台上八字排开变成拟音师,营造场景氛围。”

2021年,《听·见 鄞令王安石》更是打破常规,采用庭院实景浸入式戏剧录制,进行线上展播。罗洁利用演出场地宁波戏剧书房的四方院落,打造了一个多维度的戏剧秀作品。“从‘剧本围读’入戏,结合剧本的情节主线,让演员自然地游离在镜头下。”海曙区作家协会影视创委会主任、《听·见》系列统筹薛云评价,整出戏的调度既像读剧、排练般自由松弛,又具备正剧的严谨和顺畅。

回望来时路,王晓菁感慨:“最早制作《听·见 苍水》时,很难想象《听·见》可以陪很多人走过十年。”

10年来,《听·见》系列12部剧目扎根于宁波城市历史,持续挖掘本土人文底蕴。舞台虽简单质朴,但朗读者的表演令人沉浸其中。每一场演出都宛如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引领观众深入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听·见”剧

“听·见”人

“我平时经常会看戏剧,但是当自己站在舞台上排练时,会感觉到一种奇妙的交汇——此时我既是输出者,也是接收者。”回忆第一次排练,效实中学语文教师、《听·见》系列朗读者岑颖如是说。

岑颖第一次参演是在《听·见 苍水》,她扮演张苍水的夫人董氏。站在117艺术中心的舞台上,她觉得自己和戏剧更近了。“从‘戏外人’变成了‘戏中人’。”“在舞台上,我能够获得对一个人物完整的情感体验,并通过自己的输出和表达,让观众入戏。”岑颖说。

演出结束后,观众起身和朗读者聊天。其中一名观众令岑颖印象深刻,这位观众说,曾经以为在宁波喜欢戏剧的人不多,感觉自己就像在“孤岛”上,但是《听·见 苍水》把“孤岛”上的这些人都聚到一块儿,发现宁波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

后来,岑颖又参演了《听·见 天一》《听·见 安石》等作品,她一次次地走进剧本,一次次感受着舞台内外的一切。

《听·见 安石》需要越剧唱段丰富作品的呈现,虽然只是业余爱好者,但是岑颖临时担起设计唱段的重任。岑颖哼唱,中阮演奏者付东尼记录编曲,整个团队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定下了唱段的旋律。

演出之外,每一次登上不同的舞台,岑颖都收获着独特的体验,其中,天一阁尤为特别。“我最难忘在天一阁表演《听·见 天一》,因为能感受到环境和人物生命的共鸣,接通了内心和过去。”岑颖说,当舞台灯光亮起的一瞬间,天一阁里岁月的痕迹都被照亮,古建筑里的时空纵深感让人仿佛穿越时光。

对于宁波电视台方言主持人、《听·见》系列朗读者韩震宇(阿伟)而言,参与演出有着另一种意义。

《听·见 苍水》第一次演出时,只是观众的韩震宇被这部剧深深吸引。听说要复排,他找到导演罗洁毛遂自荐,“其他朗读者有时间冲突的话,可以由我来顶班。”

身为方言主持人,韩震宇经常以诙谐幽默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因此,当他在《听·见 苍水》复排的舞台上,以“张苍水”的身份亮相时,下面的观众都笑了。韩震宇心里清楚,很多人其实抱着好奇的心态来观看演出,想看看他的表演是何模样。

“第一幕过后,大家都安静了,沉浸在演出当中。”韩震宇说,习惯了轻松愉快的娱乐节目,演绎正面的历史人物确实是一种挑战,“《听·见》系列让我遇到不一样的自己”。

2019年8月,应英国爱丁堡艺术节组委会邀请,宁波本土原创剧目《听·见 阳明》首次亮相国际顶级艺术节。

正如丹麦欧丁剧团创始人、欧洲戏剧大师尤金尼奥·巴尔巴所言,“戏剧是桥梁,可以沟通世界,将人与人连接起来。”

异国他乡的一切都令人感到陌生,比如,观众得依靠自己上街宣传、拉票。因为语言不通,团队没有及时租音响,在大街上路演时,发现很难吸引行人的注意力。韩震宇刚好学过口技,伴着一声清脆的鸟啼声,孩子们围到团队身边。“我和其他成员趁机发放宣传册和小海报,记得负责琵琶的叶晓红老师用力弹奏,最后琵琶的弦都断了。”

演出前,为了舞台效果和节约经费,团队扛着一块十几公斤重的白布飞往爱丁堡。舞台上,这块白布变化成水纹、群山、桌台、画轴,空处显像,实处生韵,尽显中国文化的丰富与含蓄。大鼓不方便携带,王晓菁联系了英国当地的留学生,他们在伦敦借到大鼓,坐了几个小时的火车带到爱丁堡。

准备过程纷繁复杂,最终呈现却很短暂。

灯亮灯灭间,爱丁堡容纳千人的剧场座无虚席,演出圆满完成。

罗洁说,不论是校园的汇报演出,还是国际舞台上的展演,每一次谢幕她都会感动,因为每一次演出都好像是重新焕发生机。“戏的重复性只是在剧本台词,舞台上每一秒的状态都是不尽相同的,每一次都是新鲜的,所以我每一次都会热泪盈眶。”

《听·见》之外

“听·见”更多

在王晓菁心里,《听·见》系列的十年,是一段成长的故事。

走过十年,《听·见》不止于舞台,它如同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向更广阔的世界蔓延开去。

自诞生之日起,《听·见》系列一直致力于用戏剧艺术讲好宁波故事,推广历史名人,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于剧本朗读间,跨越时空的长河,听到历史人文的回声,感受“书藏古今”的深厚底蕴。

宁波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汤丹文认为,《听·见》以传统文化的“旧瓶”,勾兑现代艺术的“新酒”,自然得到现代观众的理解。

“金漆地板崭新房,骨玉镶嵌红木床……”2019年1月演出的《听·见 包玉刚的婚床》融合了宁波童谣、甬剧、“十里红妆”等宁波元素,在短短一小时内,让观众了解了船王的事迹,了解了宁波风俗,了解了“包玉刚们”的桑梓情深。

同年12月,《听·见 天一》首演。短短三幕剧本,天一阁透过几位朗读者的娓娓讲述,在舞台上变得立体,也在声音中变得鲜活而饱满。王晓菁担纲此剧编剧,她说,一代人有一代人守护书阁的故事,一代人也有一代人对天一阁精神的解读,所以天一阁的一半在历史中,一半是当下。

“后来《听·见 天一》在宁波市文化广场大剧院演出,结束时我听到观众说,没想到家门口的天一阁,竟然有着如此曲折的传承故事。”岑颖说,能通过剧本朗读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宁波的城市文化,非常有意义。

于是,我们“听·见”船王的开拓进取,“听·见”天一阁的人文内涵,“听·见”宁波的历史精神。

十年间,《听·见》系列去过很多地方,不仅有专业的剧院,也有校园的舞台。“《听·见》系列就像一粒种子,慢慢地在很多人心中生根发芽。”罗洁笑道。

罗洁还记得《听·见 黄宗羲》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演出时的场景。当时二楼观众席已经坐满,一楼观众席过道也满是坐着的学生。现场的每个人都很专注,以至于罗洁很难从后方看到手机屏幕的亮光,而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听·见 安石》的剧本被翻译成英文,十多个外国观众打开手机上的手电筒,对照着英语剧本看演出。

王晓菁说,《听·见》没有固定的形式,可能就是一种氛围,它让越来越多人走进戏剧。

种子在观众席生根,也在舞台上发芽。

2018年10月,《听·见 阳明》上演。为了进一步扩大戏剧爱好者的参与度,早在准备阶段,罗洁发布全城选“角儿”计划,邀请非专业剧团的业余选手成为主演。

去年底《听·见》十周年聚会时,王灵灵从温州赶来参加活动。读大学时,她有幸参与了《听·见》系列的一次演出,尽管如今的工作和艺术领域相去甚远,但她坦言,《听·见》对自己影响深远。曾经站在戏剧舞台上的经历,赋予王灵灵自信,这股自信更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听·见》最大的意义是拢起了一支戏剧爱好者的队伍,让一些民间人士参与其间。”汤丹文说。

或许曾经,《听·见》系列是在戏剧不景气时,戏剧爱好者或者说是戏剧“同道”互相“取暖”。

但在十年时间里,《听·见》慢慢培养起一些团队,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关心戏剧,它的影响在慢慢扩大,并且这种“影响”存在于平常人的生活中。王晓菁说,一个城市的文化不是空的,需要靠文化人、文化活动去塑造。

走出剧场,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在街头巷尾、在日常琐碎里,被人们反复回味与咀嚼。

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供图

2025-01-20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96118.html 1 3 宁波有戏,“听·见”城市的温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