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紧接第2版】完善“通则+专项+定制”政策体系,迭代升级甬江人才工程,持续优化顶尖人才全周期支持机制,柔性使用关键人才,新引育顶尖人才8名。实施博士后“双翻番、三覆盖”专项行动,新增博士1700人以上、新来甬大学生40万人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5万人。推广“海天工厂”“四方联动”产业人才培育模式,培育更多大国工匠。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擦亮“宁波五优、人才无忧”服务品牌。

一体强化要素保障。实施加强基础研究行动和全社会研发投入行动,布局建设基础研究特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力争基础研究投入增长30%,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660亿元。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组建百亿级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创投领域支持力度,打造耐心资本,新增签约种子直投初创企业100家左右。完善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构建“股、债、贷、保、担”协同联动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快于全部贷款增速。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巩固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成效,新增知识产权服务机构3家以上。

(三)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强链群协同发展。迭代打造“361”产业体系,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推动绿色石化、磁性材料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迈向世界级,加快荣芯半导体(一期)、大榭石化高端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强化标志性产业链培育,健全“链长+链主+链创”工作机制,争创省级链主5家以上,打造产业链标杆项目30个以上。完善企业梯队培育,力争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2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加快质量品牌培育、标准创新引领、质量基础设施布局,力争中国质量奖取得新突破。

促进新产业新赛道加速发展。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推进吉利新能源汽车总部、弗迪电池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争创智能网联汽车国家级试点,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增速超40%。培育壮大人形机器人产业,搭建具身智能数据中心和训练测试场,实施人形机器人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海尔施生物医药产业园、康龙化成大分子药物研发平台。加快打造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谋划建设场景促进中心,深入培育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2个百分点。

深化数实融合发展。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城市算力网,高性能算力资源达3000P。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垂直领域大模型和智能算法研发应用,打造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15个以上,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试验中心建设,争创国家人工智能制造应用基地。全面推进“数据要素×”行动,持续推进公共数据和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据交易额达7.5亿元,争创国家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行动,数字化改造二级水平以上企业达到70%左右。实施开源火种计划,打造城市级开源宁波社区。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特色发展。深化国家级服务型制造城市、“两业融合”试点,新增省级服务业领军企业10家,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3%。开展软件名园、名企、名品、名项培育,推进甬江软件产业园建设。深化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浙江)宁波园区建设。新增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10家。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积极争取金融总部资源倾斜,新增社会融资规模6500亿元、贷款5000亿元,引资入甬2400亿元。积极打造保险改革市域示范高地。深化国家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试点,建设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提升发展法律、会计、资产评估、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业。

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海洋经济倍增发展九大行动,开工建设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宁波片区、象山3号海上风电场,加快建设鲑鱼陆基循环水养殖二期、三期等项目,争创省级海洋经济倍增平台2个,深化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建设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建成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宁波片区一期,积极打造海洋科技创新联合体。加快航运服务业发展,大力建设高能级航运服务集聚区,创建宁波航运数智化服务平台。

(四)攻坚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对标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大力提升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加快建设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行政权力事项下放,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提升宁波国际商事法庭运作,推进涉外商事法律“诉仲调”对接机制,深化涉外法务集聚区建设。完善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加快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推进市场经营主体分类培育,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健全企业破产机制。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政收费,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积极探索“沙盒式监管”“触发式监管”等执法新模式。持续用好“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机制,健全为企服务协同机制,滚动制定实施惠企实事清单,努力做到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让各类主体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

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有效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切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深入开展招投标、行政性垄断等专项治理行动,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市级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持续扩面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制造业中长期、普惠小微、涉农等贷款增速快于全部贷款增速,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占新发放企业类贷款比重不低于50%。完善企业信用合规、修复和异议处理机制,建立企业涉诉信息澄清机制,深化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甬商青蓝接力”工程。不断提升个体工商户稳定经营能力。

深化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以全域整治高质量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推进小浃江、翠屏山东门户、象山港等片区跨区域整治开发,完成首批全域整治试点示范片区阶段性验收。稳步推进“多田套合”农用地布局优化,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0万亩,新增粮食生产功能区储备区8.2万亩,完成“十四五”期间31万亩永农集中连片整治任务。高水平推进“2070”工业集聚区建设,深化低效工业区块“万亩提升”,推进工业上楼“百万增容”,打造一批高端化绿色化特色化产业园区。完善工业“标准地”机制,健全建设用地二级市场体系。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同重大项目重大片区协调机制。争取全国农村承包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试点,新增激活利用闲置农房2000宗以上。

加快城市新能源化转型。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落实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积极促进绿色消费,完善建筑装修和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体系。有序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探索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评价机制。积极培育碳核查、碳认证服务机构,推进“蓝色循环”省级试点。在交通物流、机械装备等领域全面推广新能源,实现城市公交车新能源化全覆盖,加快氢能在城市物流、港区重卡等场景应用,争取低碳循环零部件应用专项车险试点。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推动宁波枢纽片区、甬江科创区等重点区域建设超低(近零)能耗建筑、绿色生态城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谋划打造海上能源岛,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10%、发电量增长8%。

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国资国企投资基金高效管理体系,完善尽职免责机制,打造一批功能复合、各有侧重、协同发展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发挥好国资国企基金“以投带引”作用,确保国资基金80%以上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引领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深入开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试点,直接投资及撬动多元化金融资源规模500亿元。深化“三江汇海”混改重点支持计划,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制重组,对混改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争取区域综改扩围,深化市、区(县、市)两级国资国企协同联动,探索建立国企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

(五)扩大更高水平开放,着力推进城市国际化

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战略枢纽。落实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开展杭州湾港区开发建设研究,开工建设梅山港区滚装码头二期、镇海港区24—26号液体化工泊位工程,持续推动梅山港口基础设施、大榭港区集装箱码头二期、铁路北仑支线复线、梅山铁路专用线、“两场一仓一中心”等项目建设。实施新一轮集装箱海铁联运扶持政策,力争海铁联运超200万标箱。办好海丝港口合作论坛,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争七保八”。加快宁波枢纽建设。拓展加密宁波空港国际航线航点,大力发展航空货邮。投用宁海通用机场。深化智慧口岸建设。

建设高能级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加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创新“直播+平台+跨境电商”融合模式,开展“跨境电商+产业带”培育工程,提升“一站两仓”服务能级,跨境电商进出口保持全省占比份额。迭代实施外贸“千团万企”行动,办好“甬通全球”境外系列展、海外宁波周等活动,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覆盖面,更大力度开拓新兴市场。扩大重要行业和重点供应链出口,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绿色贸易,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地方示范区、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服务贸易占比提升至8%。深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累计培育省级“领跑者”企业247家。

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推进“储运工贸服数”全链条发展,建成中国(梅山)国际冷链供应链平台二期,谋划建设国际有色金属交易中心。争取国际船舶登记等试点,开展设立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等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进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和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积极谋划争取跨境数据流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等试点,发展“保税+维修”业务。深入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办好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推进新一轮开发区(园区)整合优化,研究探索重塑综合保税区运行管理机制。

深化区域协同合作。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加快融入上海大都市圈,高质量唱好杭甬“双城记”,加快推进甬舟甬台甬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规划建设,提高宁波都市圈建设水平。深化甬港合作,谋划布局科教合作示范区。提升宁波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和区域影响力,完善多向联通、多式联运、客货分离的集疏运网络。加快构建“1小时交通圈”,开工建设甬舟高速复线好思房至戚家山段,加快推进通苏嘉甬铁路、甬舟铁路、杭甬高速复线三期、甬台温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加强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

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境外人才工作、居留和出入境绿色通道,提升出入境、教育、医疗、支付等国际化便利化水平,加快建设一批国际社区、国际商圈。完善境外投资服务与合规体系,引导和支持企业合理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布局,完善海外利益和投资风险防控保护机制。持续深化科技、教育、人文、生态、青年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举办“东亚文化之都”十周年纪念活动,办好大阪世博会宁波日活动,扩大友城“朋友圈”。

(六)坚持市域一体统筹,全力推进大美宁波建设

加快完善市域交通。优化提升市域路网,加速推进环城南路东延一期、世纪大道南延一期、G228慈溪庵东至余姚梨洲段、G527石浦至长街段(岳井洋大桥及接线工程)宁海段建设,建成邵家渡大桥。完成宁波大道、公园大道、东海大道等项目前期,部分路段实现开工。推进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申报,加速第三期项目和市域铁路建设,建成4号线延伸段、6号线一期、7号线、8号线一期,开工建设1号线西延段,新增建成里程100公里、总通车里程超300公里,推动“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贯通“断头路”30条。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继续推进乡镇15分钟上高速(高架),统筹优化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全域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推进姚江两岸、三江口核心区等重大片区规划实施。加快制定城市更新条例,统筹推进公园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加快布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推进丁家湾、宁南、洪塘等一批先行片区更新提质,新增未来社区建设项目50个。加强区(县、市)毗邻区域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实施市域行政区交界面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建成姚江新区综合管廊(邵渡路段)、世纪大道中段管廊。新增口袋公园30个、绿地200公顷、海绵城市25平方公里,新建提质城乡绿道110公里。打造再生水利用标杆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提升到35%,更新改造城镇供水管网125公里。持续推进姚江北排二通道、下姚江堤防整治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大嵩片区水资源配置项目,深化甬江流域南排、浙东水资源配置通道和西岙水库工程前期。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万个、共享停车泊位5000个以上。

加快优化生态环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构建“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深入推进面源综合治理、污染物协同减排。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22微克/立方米,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危险废物“趋零填埋”。新建、提升农作物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28个,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启动塘河治理行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氮改造。强化陆海同治,扎实开展杭州湾海域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持续改善近岸海域水质。完善绿色制造生态体系,推进重点污染行业整治提升,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覆盖率达到75%,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5家以上。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协同推进浙东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七)繁荣发展港城文化,扎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

推进城市文明高标准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爱国主义、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全域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开展“爱心宁波”城市文明传播行动,不断擦亮“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品牌。开展“滨海宁波”主题系列全球传播活动。

推进文化服务高品质供给。实施“当代名家经典文库”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四明文库》第一期编撰工作。加快天一阁博物院南馆等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宁波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和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和城乡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工作,推进文物平安新基建工程。新增一批公共文化新空间,精心打造“悦享美好”“天一夜读”文化活动品牌,深入开展人文乡村建设,建成省级文化共富村15个以上。

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世界佛教论坛后半篇文章,实施文化产业新主体成长计划,积极推进“文旅+百业”多业态融合,加快发展提升历史经典产业,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8%。推进雪窦山“五名”工程建设,支持松兰山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用好用足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启动实施入境游客三年倍增计划。办好WTA500宁波网球公开赛、射击世界杯、羽毛球亚锦赛等国际赛事,做强宁波马拉松等赛事品牌。加快建设奥体中心二期,全域优化体育场馆规划。

(八)奋力缩小“三大差距”,擦亮共富示范先行底色

持续推进“千万工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工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81.2%。深化南翼地区崛起、四明山区域振兴行动,建立健全支持山区海岛乡镇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拓展乡村资源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守牢粮食安全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172万亩以上和14.5亿斤以上。新培育年产值亿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10亿元以上企业1家。高水平推进“种业强市”建设,种业年产值达50亿元。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到75%。实施多“地”联动、“土特产富”改革,构建“数字+设施+机械”智慧农业发展体系,培育数字农业工厂(基地)、未来农场,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提档升级。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完善青年入乡招引机制。新建未来乡村20个,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带2条,美丽乡村风景线3条。深入开展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三大行动,打造20个和美乡村先行实验区,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行动。

持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深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促进行动,实施就业困难人员专项帮扶,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全覆盖、“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强化创业带动就业,探索推出创业风险分担保险“创业保”,举办“创享宁波”系列创业大赛。深入推进“一人一技”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产业工人“一贯通两跃升”行动,大力推进省一流技师学院建设。深化宁波“无欠薪”城市建设,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基层调解、仲裁、监察“三位一体”纠纷调处机制。

持续实施“七优享”工程。健全以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全力抓好全龄友好城市建设,实施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等民心工程。推进新就业群体“甬爱之城”建设。竣工投用市第二医院医疗综合大楼、市中医院一期改造项目,基本建成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原地改扩建项目。加快推进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宁波院区前期,开工建设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宁波院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改扩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00家以上。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25万人次,院前医疗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内。加快构建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生命健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身心健康。完善普高特色多样发展布局,建成投用海曙中学,普高录取比例提高到75%左右。推进“医康养护”一体化试点建设,完善实施长护险制度,改造提升公办养老机构20家,完成适老化改造5000户以上,构建“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的家门口养老模式。

持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国家生育补贴制度以及婚育休假等政策措施,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抓好母婴设施提质培优工程。加快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启动制定托育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优化多元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持续健全共富型大社保。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推进全民参保扩围提质,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深入推进个人养老金发展。建设“全民医保”城市,支持普惠性商业保险扩大覆盖面和险种开发。稳妥有序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升级“1+8+X”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累计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1.3万套,全面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有序解决维护城市基本运行重点行业一线人员的住房问题。

(九)夯实平安善治基础,持续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

提升城市安全运行水平。建强市县一体城市安全运行中心,迭代完善城市安全运行在线平台,持续深化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推进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重点领域整治攻坚,强化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安全风险防控,深入开展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加强小微园区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巩固深化“穿村而过”点段综合治理成效,创建国家级安全精品路10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提升20条。持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化房屋安全管理三项制度试点。实施天然气管道“镇镇通”,加快管网向中心村延伸,全面取消瓶装燃气自提,新建改造燃气管道100公里,燃气市政管网压力智能监测覆盖率达85%以上。加快推进“天机网”工程,提升防汛防台重点风险村社防灾避险能力。推进全国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调查评价与区划试点,完成山塘除险加固30座,实现病险山塘动态清零。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141”基层治理体系规范化建设,迭代完善村社“智管家”统一应用平台,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质效。推动社区软硬件双提升,探索开展社区治理标准化集成改革,社区分类治理覆盖率达80%以上。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化执法监管“一件事”集成改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推进“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打造12345社情民意直通车,闭环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企业债务风险。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切实抓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深入开展双拥工作。

各位代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我们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突出政治建设,永葆绝对忠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落地见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化法治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政务公开,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等各方面监督。加强能力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坚定不移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政府团队,增强工作人员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危机意识,全面提升“数商”“信商”“媒商”。加强生成性学习、长周期研究,谨防本领恐慌、能力危机、知识老化,学深吃透改革新举措、发展新政策、产业新动态,牢牢把握变革机遇、政策机遇、市场机遇。狠抓效能建设,推动工作落实。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强化正向激励,大力践行“六干”要求,坚决扛起政府抓落实、抓实操的主责主业,强化整体政府理念,推动机制集成、服务集成、政策集成,勇于打破路径依赖、惯性思维,心无旁骛、创新创造、务求实效抓好落实。强化作风建设,确保风清气正。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当精致利己主义者、不选择性开展工作。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反对本位主义,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精简文件、会议,持续为基层减负、为实干撑腰、为发展聚力。

各位代表!在市人大全过程参与下,经过多渠道征集、多方面对接,我们筛选出18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请本次大会审议票决。项目确定后,我们将认真组织实施,把民生实事办成办好,努力把群众的“愿望清单”变为“满意清单”。

各位代表!路虽远,笃行可至;事虽难,实干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宁波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昂扬奋进,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努力交出“争一流、创样板、谱新篇”高分答卷!

2025-01-14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95232.html 1 3 政府工作报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