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实施高等教育攀高跃升行动,大力实施高校学科专业‘161’工程,这让我们倍感振奋。”市教育局局长毛才盛说。
如何在“四链融合”中,一体推进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市教育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以高等教育为龙头,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为宁波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高校“一校一策”绩效评价,分类推进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高校建设。支持宁波大学全力实施力学攻坚、水产登峰两大核心任务,高质量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确保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2025年正式建校招生,建设成为高水平、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支持宁波工程学院等高校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校;支持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职业大学。
二是加快提升高校服务效能。聚焦高校主责主业,支持高校建强宁波产业急需学科专业,建立产业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机制,进一步增强学科专业与产业匹配度。同时瞄准“创新浙江”目标,引导高校聚焦重点领域共性问题和企业技术难题,驱动校企协同攻关,增强高校创新策源能力,力争2025年高校研发投入增长20%以上。
三是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持续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布局卓越工程师学院、产业工程师学院、现场工程师学院,强化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探索建立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机制,推广校企联合培养青年博士后模式,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黄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