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瑞婷:方舟远去,遗泽后昆

人物名片 范瑞婷,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中国记忆规划协调组副组长,《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访谈整理者。 2013年,范瑞婷接受了顾方舟口述史专访任务,并在此后两年时间里十多次采访顾老,更远赴昆明采访顾老彼时的同事。《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在2018年付梓,并获得当年度中国好书。

2014年4月,范瑞婷对“糖丸爷爷”顾方舟进行访谈。

口述史白色的封面是顾老亲自挑选的。

2024年11月21日,“一生一事 方舟归航”,顾老落葬甬籍院士陵。

见习记者 徐奕龄

本版图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核心观点

■顾方舟一生专注于消灭脊髓灰质炎,年近九十接受口述史访谈,只为留下艰苦卓绝的热血青春,以期激励后人

■顾老是个地地道道的宁波人,他不仅有一个宁波胃,也有着宁波人的低调务实

■《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并非追逐热点的产物,而是基于对历史的深刻理解,成为公众走近顾老的重要窗口

■宁波可以通过强化各方合作、开展数字化保护、加强公共教育等举措,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本地名人文化资源

人民科学家,携子试药,用一生做一颗“糖丸”……

翻开《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糖丸爷爷”顾方舟的故事引人入胜。

2019年,顾方舟逝世。5年后的2024年年尾,他被家乡人民迎回故土,落葬甬籍院士陵。

家乡人民始终惦念着这位少小离家、后成长为“人民科学家”的宁波之子。

不久前,本报记者接到口述史作者范瑞婷的邀请,参加国家图书馆为纪念顾方舟举办的口述历史分享交流活动。

“我会在现场展示几段顾老的口述视频,然后给大家讲讲我眼里的顾老。”范瑞婷告诉记者,这是国家图书馆的一次新尝试。

范瑞婷眼中的顾方舟是什么样的?口述史出版5年后,她对顾方舟有什么新的认识?作为顾方舟的家乡,宁波该如何进一步继承发扬顾方舟的科学家精神?记者专程赴京参加了这次活动,并对范瑞婷进行了专访。

1

低调务实,功成不自矜

记者:您是如何与顾老结缘的?请谈谈这部口述史的情况。

范瑞婷:2013年,我作为场记,参与了一部计划免疫主题的公益宣传片的拍摄,也因此有幸结识了顾老。

我现在还能回想起第一次见到顾老的情景。那天天气很好,我们站在门口,看到阳光洒满他家的阳台。顾老坐在沙发上,扭头看着我们说“快进来、快进来”。虽然后来顾老被病痛折磨,但在我记忆中,他一直是闪着光的。

在公益宣传片拍摄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顾老和他的团队为消灭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所进行的研究和奋斗的历史,对他非常敬佩。

那时候,我们就琢磨着,得让大家知道小时候吃的“糖丸”是谁研发的,想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那一代人上下求索、艰苦卓绝的热血青春。于是,拍摄一结束,我们就正式拜访了顾老,想邀请他参与口述史访谈。

顾老极其低调谦逊,他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我这不算什么,不需要对我个人进行宣传”。一再强调这并不是他个人的功劳。就连后来我们采访他时,说到那些能写进历史的大事,他也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顾老的态度都是“那是党和国家交给我的工作,我得好好完成”。

后来,我们跟他解释,这不只是宣传他个人,更是要记录历史,顾老这才同意。2013年10月22日,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团队开始进行顾老的口述史访问。也是因为之前的缘分,部门安排我负责给顾老做口述史,让我有幸和顾老紧密相处了五六年。

2013年到2015年,两年时间,我们团队对顾老进行了13次口述史访问,累计时长有15个小时,顾老为此付出不少精力。他那时候已经快90岁了,身体也不好,我们每次就采访1个小时,生怕累着他。

顾老时常强调,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他始终惦记着他的老同事。所以,除了顾老,我们还采访了他的老伴儿李老(李以莞),后来又专程跑到云南昆明,去拜访顾老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简称“昆明所”)的老同事。通过他们这些“亲人”的讲述,我看到了另一个严谨之余也“会玩”的顾老。

2018年5月,《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出版。我们赶紧把书给顾老送去,可惜那时候顾老身体已经很不好了,没能在书上留个签名。不过,书的封面是顾老自己选的,他说他选白色,因为他一辈子都清清白白的。

2

胸怀天下,一生做一事

记者:《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2018年出版,您现在回头看顾老的故事,有什么新的体会或发现吗?

范瑞婷:我对顾老的访谈,其实代表的就是普通受众,提的问题也都是大家最关心、最想问的。最初访问顾老时,我参加工作没多久。顾老常常跟我们这些年轻人说,担子得你们扛起来。顾老很年轻的时候,就把自己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顾老的母亲希望他成为一名外科大夫,可他在大学毕业之后,选择了当时比较“冷门”的公共卫生事业。顾老说,当医生能救很多人,但从事公共卫生事业却能帮助千百万人。

后来,顾老和他的同事在距离昆明几十里的山沟沟里白手起家,没通电,没有路,科研人员自己建房子、抓猴子,筹建昆明所。他把整个家都搬过去了,做好了一辈子扎根的打算。

从北京到昆明,顾老一家子的生活一度过得很艰苦。顾老曾说自己最大的遗憾,是把一辈子都给了自己的事业,对于家庭有所亏欠。顾老的大儿子在北京出生,后来随双亲一起去了云南,二儿子和小女儿也都是在云南出生。孩子们每天和傣族村里的孩子在山沟里跑,因为教育资源匮乏,当时已到学龄的大儿子,失去了系统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当时山上条件不好,顾老的母亲一直没下过山,最终在那里去世。

这本书里除了口述故事,还收录了很多老照片,一部分来自顾老,一部分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还有一部分就来自昆明所。整理这些照片时,得把拍摄时间标得清清楚楚,至少得知道是哪个年代。后来,在书准备出版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照片上的时间,都是顾老的老同事一张张对着看,聚在一起开会讨论,一点一点推测出来的。这群老先生身上的执着劲,以及对年轻人的包容,让我特别感动。

我对顾老的直接访问到2015年就已经结束,至今已经过去了九年。我觉得,人的阅历不同,对顾老的故事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但始终绕不开“奉献”这个词。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在听顾老谈论携子试药的故事时,他语气很平静。顾老说,他对疫苗有信心,但在别人的孩子身上试验不仗义。他还笑着告诉我,那段时间大概是对孩子最关注的时期。我听完后心里其实也很受触动,也好奇当时不在场的他的爱人是怎么想的?所以我后来也采访了李老,李老当时算是团队的一员,同样了解这份工作,所以事后也能够理解丈夫。

那时候我还没结婚,现在我已经是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了,再回头看,觉得顾老能够作出那样的决定太不容易,哪怕风险再小、再有把握。我觉得所有家长都能够体会那种内心的挣扎,顾老夫妇一定也经历过,但他们就是在个人和更多人之间,选择了保护后者。

1962年,顾老牵头研制的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问世,也就是我们口中的“糖丸”。自此之后,我国脊髓灰质炎年平均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数十万名儿童免于致残。

顾老、他的爱人和那些老同事非常纯粹,他们那辈人心里装着国家和人民,一生就做一件事,我觉得其实挺幸福的。

3

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

记者:您如何看待这本口述史和分享交流活动对于传播顾方舟科学家精神的意义?它将如何促进公众对顾老及其贡献的理解?

范瑞婷:在《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中,我们细细追寻了顾老从小到老的生活轨迹,就想原原本本地呈现他为疫苗研制和公共卫生事业奉献的一生。我们希望把这段历史保存在国家图书馆,作为珍贵的记忆文献留下来,欢迎更多人来打开它,了解顾老。

2013年,我在为采访顾老准备资料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是有那么多人知道“糖丸爷爷”。因为我国已成为无脊髓灰质炎的国家,很多孩子不知道“糖丸”是什么。顾老让小儿麻痹症成为历史,而他们那一代人的奋斗也在慢慢变成历史。

从2018年口述史出版到现在,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本书走近了顾老。

2019年1月,顾老逝世,同年9月,他被授予“人民科学家”荣誉称号。国家没有忘记他,我们的口述史也成为大家了解顾老的窗口,缅怀顾老的文章和资料也越来越多。我们并不是因为顾老是热点才去记录他,而是因为他值得被记录。

我觉得我们国家从不缺英雄,不缺奉献的榜样,只是需要更多有感染力的表述或传播方式。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英雄榜样的精神引领,能够激励我们继续前行。

用口述史这种方式来记录和呈现顾老的故事,能够让读者感觉好像顾老他们那辈人就在你身边,慢慢悠悠地给你讲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既真实又生动,连小孩子都能听明白。

其实,给顾老做口述史是中国记忆项目“当代重要学者”专题的一部分。我们建设这个专题资源库,是想要保留各个领域代表性学者的珍贵经历和历史记忆,因为这代表着他们那一代人的共同记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研究奋斗历程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从2012年开始,我们已经采访了25位学者,顾老是我们在2013年10月正式采访的第3位学者。

此次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一生一事——‘人民科学家’顾方舟口述历史分享交流活动”是我们一次全新的尝试。大家不用花上几十个小时去阅读文字材料,而是通过我们有针对性地挖掘、揭示馆藏口述文献和影音资料,一站式了解特定人物及其历史记忆。

活动现场播放的访谈视频里,你可以看到顾老他们的神情,还有语气,让你感觉像是在和他们当面聊天一样。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让人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去了解那些历史记忆。

大家不用花上几十个小时去阅读文字材料,就能在短时间里感受到顾老他们那一代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那份纯粹和执着。

分享会最后,到了观众分享环节,我发现不少观众能说出小儿麻痹症的症状,而且还表示自己愿意把顾老他们的精神传递给孩子和周围的人,这让我觉得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4

激励更多人传承

和发扬科学家精神

记者:宁波为弘扬顾老的科学家精神做了很多努力。您认为这些举措对于传播顾老的精神遗产有什么帮助?宁波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名人文化?

范瑞婷:我听说今年11月顾老被宁波人民迎回了故土,我觉得这完成了顾老一个很大的心愿。落叶归根,在每个中国人心里头都有着特别的分量。顾老祖籍宁波,可以说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宁波人,他喜欢吃黄泥螺、年糕,一生都有一个宁波胃。小时候,他的母亲为了讨生活,带着他从宁波搬到了天津,可他心里始终牵挂着故乡。所以,当他离世后,遗体能够回到宁波,我想,对他个人来说,肯定是种极大的慰藉。

另一方面,我觉得这也体现了宁波对于本地名人文化的重视,让宁波文化和精神得到了更好的传承。顾老是宁波的骄傲,他身上有着低调务实、坚韧不拔的宁波精神。他的落葬,让这份精神在家乡得以延续,激励着更多人传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

我看到宁波在传承发扬名人文化方面进行了非常多的探索,也做得非常好。从我在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的工作经验出发,我认为宁波在传承和发扬名人文化方面,可以进一步重视口述史的价值。

宁波可以加强与各方的合作,共同推动口述史事业的发展。口述史工作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各方的支持与参与,建议学者、学校、政府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口述史项目,挖掘和记录更多名人的故事。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宁波可以尝试将名人的珍贵资料,如照片、信件、录音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专门的口述史资源库,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获取这些资源。

同时,宁波还可以尝试让口述史走入校园,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与名人建立更深的联系。口述史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一种生动的教育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作为院士之乡的宁波,出了众多宁波籍名人和院士,我们对宁波充满了敬意。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期待有机会与宁波合作,共同进行相关内容的建设,包括口述史和不同主题的研究等,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本地名人文化资源,使其思想永光、精神赓续。

2024-12-19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90673.html 1 3 范瑞婷:方舟远去,遗泽后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