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文物古玩打造“金钟罩”

见习记者 顾佳诚

通讯员 鲁雨濛

“买椟还珠”的故事广为人知,其中的“椟”便是囊匣,俗称锦盒,是“量体裁衣”为文物制作的外包装容器,用于存放、运输文物。在成语故事中,“买椟还珠”的行为被视为取舍不当,但在“囊匣师”顾坚的眼中,“椟”与“珠”同等重要。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余姚灯具市场二楼的“光明草堂”,采访了顾坚。勾画轮廓、裁切板料、榫卯拼装、裱糊布料……工作室各成员紧密协作,正在赶制玉成窑非遗馆定制的一批囊匣。

我国囊匣制作已有近2000年历史,在各大博物馆里,几乎每件文物都有专属囊匣。

“囊匣是文物的‘金钟罩’。”说罢,顾坚拿起一只装有瓷碗的囊匣,打开盖子并倒置于空中,瓷碗却没有掉出来。

“囊匣既要牢牢固定住文物,又要留有空间,防止文物在运输中因为偏移造成挤压。”顾坚说。在这“一紧一松”之间,藏着顾坚26年的“功力”。

顾坚成为“囊匣师”纯属偶然。年轻时,他对古玩情有独钟,且心灵手巧,常为自己的心爱之物制作储存盒子。“久而久之,古玩圈的朋友得知我有这项技能,常常来找我定制盒子。”于是,顾坚有了从事囊匣制作这一行的念头。

“囊匣不只是‘保护壳’,还是文物的‘名片’。它要结合文物的形状与各类纹饰,做到‘椟’与‘珠’相得益彰。”顾坚说。

为此,顾坚不断学习文物的历史背景,思考文物在彼时和当下的意义。他遍访各地博物馆及收藏家,观摩文物囊匣的精妙设计。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他不仅掌握了囊匣的古法制作工艺,还尝试在色彩、材料运用上进行创新。

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子,到如今独当一面的“囊匣师”,顾坚将爱好发展成了事业,先后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余姚博物馆、北仑博物馆等单位制作过囊匣。去年,“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运输324件(组)文物所用的囊匣全部出自顾坚之手。

一边为博物馆设计文物囊匣,一边为古玩爱好者提供定制产品,顾坚原以为事业将一直稳步持续下去,却未曾想“冲击”随即到来。

随着机械化设备的普及,规格统一的快消式囊匣批量生产,人们将其买走,用于存放珠宝、印章等物品。坚守定制化、纯手工制作的顾坚,发现自己渐渐被“围困”。

“制作500个囊匣,工作室需要花费数月时间,而一台机器仅需一天就能制作完成。”面对市场的变化,顾坚感受到了压力,但他没有放弃。

在“光明草堂”二楼,架有一根拍摄杆。闲暇时,顾坚会来到这里,架好手机,开始录制解说视频。“机器制作和手工制作的囊匣在工艺结构上有区别,如果仅是用来存放物品,两者或许差别不大,但用于文物保护的囊匣,依然需要传统的手工技艺来制作,以适应不同尺寸、材质、形态的文物……”

“依托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之后,不少家中藏有古玩的客商特地赶来余姚与我见面。我们一同讨论制作囊匣的细节,交流什么样的纹饰能够更有效地展现古玩的特点。”顾坚说,“‘古法制作’既彰显囊匣的文化价值,也让‘囊匣师’这一职业被更多人认可。”

囊匣之于文物,既是保护,也是文物艺术性的二次展现,而制作囊匣之于顾坚,既是谋生手段,也是人生意义的彰显。在坚守之中,顾坚在这项技艺上越钻越深……

2024-12-02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87507.html 1 3 他为文物古玩打造“金钟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