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芯蕊
“中华文明探源不仅是对古老遗迹的考古挖掘,更是对文化根脉的深情追溯。”
2002年,“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以下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成为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工程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1万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
“长江下游地区在中国史前时期就是一个发达的地区,对人类文明,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1月3日上午,宁波工程学院阳明国际会议中心座无虚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原主任、考古界权威专家王巍就“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精彩分享。
我们为什么要做中华文明探源工作?宁波地区在古代文明起源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宁波应该如何开展地域文明探源工作?借此次机会,记者对王巍进行了专访。
核心观点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给中华民族续写“家谱”。在宁波,井头山遗址讲述了约8000年前稻作与渔猎并存的先民生活,河姆渡文化展现了约7000年前稻作农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在8000年、7000年这个(时间)层面,宁波一带在全国范围内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宁波要以广阔的视野和积极的态度,保持交流互鉴心态,利用其海上交通、港口吞吐量和经济发展优势,通过经济与人文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是“百花园”中一枝非常鲜艳的花朵,且长盛不衰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蓝色脉动”采访活动很有意义。此类活动可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人民亲近感。考古研究成果需要广泛宣传,如河姆渡遗址公园建设等,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让民众了解考古发现。宁波应加强研究,转化成果,让公众共同“参与”文明探源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给中华民族续写“家谱”
记者:自2002年启动以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1万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您作为工程的首席专家,可否谈一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宁波在古代文明的起源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王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给中华民族续写‘家谱’。”
长期以来,按照国际上关于文明起源的要素“标准”,即文字、城市、大型礼仪性建筑和金属冶炼的出现,一些西方学者只承认中华文明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是,我们的文明究竟有多久远的历史?我们的“家谱”可以往前追溯到什么时候?尧、舜、禹、黄帝、炎帝是神话,是古史传说,还是接近历史的真实?不同时期先民的生产力水平在当时的世界上居于什么样的“位置”……这些都太重要了,我们有权来了解,而了解的前提,就是研究。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注重采用跨学科、多视角、全方位的研究方法,透过农业、手工业、精神信仰及社会分化等多个方面看待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基于此,并结合以往的研究,可以说宁波地区从史前开始就是一个文化、社会比较发达的地区。
比如,距今约8000年的井头山遗址“告诉”我们,这一时期的先民既从事早期稻作农业,又有大量的渔猎活动,还形成了定居的村落;
再比如,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已经发现了十几个遗址点,组成了一定范围的遗址群。因为这一时期有着比较发达的稻作农业,所以村落的规模有所扩大、人口数量有所增加。还有建筑技术的进步、榫卯结构的运用、漆器的发明,以及双鸟朝阳纹牙雕反映出的精神信仰等。
可以说,在8000年、7000年这个(时间)层面,宁波一带在全国范围内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在世界文化“百花园”中,做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
记者:您在讲座中重点关注了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也讲述了诸多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您指出,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关键在于其持续的吸收、包容与交流。那么,在区域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宁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现如今,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宁波又该如何发挥作用?
王巍:通过几个重要事实来看,宁波所在的长江下游区域与其他区域的文化交流还是很活跃的。比如,1万年前左右出现在长江下游的稻作(农业),在9000年前左右就已经传到淮河流域,7000年前左右传到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再比如独木舟、桨的发现,可以看出先民能够通过水路、陆路进行文化交流,其范围甚至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再有不同区域文化之间陶器样式的相似性、相似的太阳神鸟信仰等。
现在,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以稻米为主食,还有丝绸、漆器及四大发明,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不止于此。当然我们也在吸收,比如小麦种植、冶金术等。要知道,中华民族的延绵不断是有深远的原因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交流互鉴作为推动发展的动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文化交流互鉴,宁波首先要有一个广阔的视野、一个积极的态度。
我觉得宁波有很多优势条件,包括海上交通的能力、港口的吞吐量、经济的发展及被高度重视的文化传承……我们要充分挖掘人文交流的更深层面,利用宁波的有利条件,通过经济交往、人文交流,“润物细无声”地将中华文化传播出去。
点赞“蓝色脉动”,让考古从发掘走向阐释
记者:今年5月到9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开展了“蓝色脉动——中华海洋文明探源”全媒体采访活动。从宁波出发,沿中国大陆的海岸线采访,又到印尼、越南、韩国、日本等地探访海洋文明的起源与传播。您觉得开展此类文明探源活动有什么意义?如何做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在文明探源的工作领域,宁波未来可以如何“发力”?
王巍:我觉得这个(采访活动)很有意义,因为这也是文明交流互鉴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们常说,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可以在日本列岛、朝鲜半岛等很多地方找到史实去证明。比如,从中国传播过去的稻作技术、冶金技术及政治制度等,再比如隋唐时期的文化使者遣隋使、遣唐使等,东亚的文化有很多属于同根同源,这也是对我们共同的文化圈的一种唤起,会增强各国人民之间的亲近关系。由此来说,这个(采访活动)是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的。
除此之外,研究成果的宣传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完成一部洋洋百万字的大书并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要及时地把重要考古发现、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各种方式让民众来了解。
研究成果的宣传工作,既要把握内容,又要讲究方式。
比如,现在的青年人很喜欢的短视频,把一个时长50分钟的纪录片“切割”成10个短视频,这个影响力说不定会放大。而且,现在国外也有很多人在看我们的短视频,这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方式。
再比如,成人与少儿的读物,尤其是少年、儿童的阅读“阵地”要早早占领。可以把宁波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汇编整理,让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的学生能够通过一系列图文并茂的读物,来了解宁波乃至整个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宁波正在开展宁波地域的文明探源(工作),既包括海洋文化,也包括我们区域文明的产生发展。
如何走好“下一步”?我觉得,首先要加强研究,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宁波市社会科学院等单位正在联合策划大型的研究项目。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成果的转化,及时宣传阶段性的成果,让公众也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