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海洋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海洋基因研讨会上思想激荡

向海而兴 有一种力量叫“蓝色脉动”

宁波舟山港。(蒋晓东 摄)

大榭遗址发现的史前盐灶。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

井头山遗址出土文物。 (崔小明 摄)

上林湖越窑博物馆展陈的瓷器。 (唐严 摄)

研讨会现场。(廖惠兰 摄)

元代庆元路永丰库遗址出土文物。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

记 者 张芯蕊 廖惠兰

通讯员 杨燚锋 陈 倩

昨天下午,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和甬派传媒承办的“海洋文明·宁波起源”宁波海洋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海洋基因研讨会,在宁波举行。

今年5月至9月,由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动全国20余家城市党媒,历时4个月开展了“蓝色脉动——中华海洋文明探源”全媒体采访活动。

采访活动第一阶段以“8000年回望”为主题,从中国沿海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井头山遗址出发,前往河姆渡遗址、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大榭遗址等地访古探幽、追鲛寻贝,探寻宁波海洋文明的源流、传承和发展。第二阶段以“万里海岸行”为主题,将海洋文明探访活动推向全国,记者采访脚步从北国海疆到南国椰林,足迹遍及大连、青岛、盐城、南京、太仓、上海、福州、泉州、广州、深圳、佛山、三亚、防城港等地,跨越我国大陆1.8万公里海岸线。第三阶段以“文明互鉴海外行”为主题,采访团队赶赴越南、印尼、日本、韩国等地采访,考察多元一体的中华海洋文明是如何发生、发展和扩散的。该系列报道刊发原创稿件100多条,全网传播量3.1亿人次,在全社会持续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

昨天下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宁波大学、宁波市发改委、宁波市社科院、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纷纷发表真知灼见,为宁波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献计献策。

陆与海

望向时间的纵深

8000年海潮回望,象征着生命的“火种”至今未熄。

“中华民族是人类海洋文化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国曾长期处于海洋活动及跨海交往国际领先地位。”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黄文杰在研讨会上说,宁波面向广阔的太平洋,城市文化发展天然地融进了海洋文化的基因,从最早的船桨到羽人竞渡的图腾,宁波造船文化、航海文化的突出成就早在井头山遗址、河姆渡文化中便有迹可循。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院长林国聪认为,距今约一万年,随着海平面的起伏变化,宁绍平原的东部地区,逐渐形成了适合早期人类生存的滨海湿地环境。井头山遗址既证明了海洋文明起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为史前海洋文化探源提供了一个精确的时空“标杆”。

基于此,“蓝色脉动——中华海洋文明探源”全媒体采访活动第一阶段,便以探寻宁波海洋文明的源流为“开篇”,用多次深入“田野”的实探,循着考古专家们的足迹,层层剥开了深埋千年的“文化层”。

在让人目不暇接的陶片、石器、骨器、木器及一筐筐贝壳中,海洋文明的深邃,由此照见。

“中华海洋文明原本就是海陆一体,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交织、共促发展……河姆渡文化更是如此。”时间线来到7000年前,林国聪说,与井头山遗址相距几公里的河姆渡遗址,一个以稻作农耕文明为特色的史前村落,依旧离不开海洋的“滋养”。

除了靠海吃海,河姆渡人还通过海上航行与远方文明进行交流。自此,7000年前的古宁波湾,也是文明交流的起点。

今年6月,在辽宁广鹿岛小珠山遗址陈列馆,一幅“稻作农业传播路线图”引起了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海洋文明探源采访团队的注意。其讲述的稻作农业经由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特指宁波河姆渡文化)起步,后向北经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小珠山遗址)传播至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的历史轨迹,更是深植于历史脉络之中的宁波海洋基因的具象化体现。

“由此可见,不管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如何交织,向海图强、依港而兴是一条主线。如今,我们提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等,都是历史一脉而成的选择。”林国聪说。

港与城

在深度融合中向海而强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从以港聚市到以港兴市,宁波人凭借对海洋的探索与开拓,不断推动着城市的兴起、发展与繁荣。

从遥远的古代开始,宁波就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古代的宁波港,商贾云集,货物琳琅满目,无数宁波人怀揣着对海洋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扬帆远航,将丝绸、茶叶等商品运往世界各地,同时也带回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技术。

无论是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还是现代的大运河文化,都在诉说着宁波与海洋的不解之缘。宁波在全球海洋文明源流中有什么贡献与影响,千年港城宁波如今如何找到新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蓝色脉动——中华海洋文明探源’全媒体采访活动,通过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寻找中国大陆沿海港口城市之间海洋文化遗产的关联,以及东亚、东南亚地区的海洋文化交流印记,为深入理解宁波在海洋文明中的地位提供了重要思路。”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日本研究所所长李广志说。

他认为,中日交往史上的宁波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宁波在东亚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在这一过程中,宁波起到了关键作用。“日本各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中都载有‘宁波’这一特殊地区,甚至在日本全国统一‘高考’中也多次出现与宁波相关的题目。”

在东亚海洋交通史方面,宁波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李广志列举了如“遣唐使”“唐代海商”“宋日贸易”“元日交通”“遣明使”“长崎贸易”等日本历史上的关键词,并指出这些人与物的交往中都含有宁波元素。

宁波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张英所长则强调了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碰撞,再与海洋文化融合后形成独特的宋韵文化。因为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相关的生产活动、交流活动等,不仅促进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当今宁波诸如朱金漆木雕等工艺可以追溯到宋代,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治理创新、思想文化创新。

在谈及长三角城市的文化研究时,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概念“江南的海洋文化”。刘士林表示,过去中国的文化研究多以中原地区为中心,而对海洋文化、海洋文明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文化遗产。

从历史角度看,沿海城市在中国的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们不仅是经济交流的重要枢纽,更是西方文化、科技等新事物传入中国的桥头堡。这些新事物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提到江南水乡,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宁静、温婉的水乡风情。然而刘士林指出,江南水乡也具有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一面。“比如,宁波籍海内外人士以其闯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闻名于世,这种精神正是宁波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谈及宁波海洋文明起源与发展时,刘士林认为,作为全球海洋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宁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宁波要联合其他沿海城市抱团取暖,共同挖掘和传承海洋文化的优秀基因,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海洋文化与旅游、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产业。

宁波如何在全球海洋城市中占一席之地?刘士林建议,宁波要明确自己在全球海洋城市中的位置,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立足服务国家海洋战略,推动海洋科技的研发与应用,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宁波智慧。

发掘海洋

强国中的“宁波力量”

海洋赋予了宁波无限能量和可能,港口驱动着宁波城市、产业和文化的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宁波港逐渐从内河港发展为河口港、深海良港。”黄文杰说,2009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7亿吨,首次跃居全球海港吞吐量第一位。港口发展带动了宁波石化、电力、钢铁等临港工业体系的形成,“如今,宁波初步具备规模巨大、结构合理、设施完善、环境美化等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特征”。

不仅如此,海洋的包容与开放,赋予了宁波人主动拥抱全球化的勇气。黄文杰认为,这种与海上丝绸之路联系紧密的工商业文明由来已久,在江南地区茁壮成长。

经济变革逐渐演变为文化变革。“万物流通带来了‘扁平世界’的趋势,还有思想、知识和价值互惠、互鉴。”黄文杰说,从浙东史学派代表之一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思想,到与时俱进、文武兼济的宁波籍海内外人士,海洋文化包含的创新、冒险、开拓、重商等外向性特质,反哺这座城市的发展。

构建中华海洋文化话语体系,如何发掘海洋强国中的“宁波力量”?

宁波市发改委海洋经济协调处处长汪小京说:“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经常从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生态优良、海洋文化先进、海洋治理高效这几个方面去讲。但每个城市的产业不同、资源不同、优势不同,我们要把宁波最独特的优势发挥出来。”

汪小京认为,目前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优势,有些可以通过经济手段赶超,但有些“娘胎”里的优势是无法复制的,比如海洋文化。

正因如此,寻找城市辨识度,宁波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从中华海洋文明探源中深挖基因,从海洋经济发展历程中找方位,从海洋强国的建设战略中谋方向。

除此之外,宁波大学副教授苏勇军也提到,海洋强国建设离不开海洋文化建设,确立海洋文化自信是海洋文化建设的前提,是实现海洋文化创新的基石。“以文促旅,以旅兴文,文旅融合是连接文化和旅游的绝佳桥梁。”苏勇军以象山石浦为例,围绕如何打造中国最美“渔光之城”IP品牌目标,阐述了“渔光之城”通过海洋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将颇具渔乡味、烟火气、年轻态和时尚感的元素融入城市品牌,丰富城市的海洋文化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位于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出海口以南的宁波,其漫长的海洋文化史与丰富的海洋文化内涵,对于中国在新时代构建海洋文化话语体系,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黄文杰说。

2024-10-16 宁波海洋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海洋基因研讨会上思想激荡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79416.html 1 3 向海而兴 有一种力量叫“蓝色脉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