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银凤 /文
图片由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提供
再过两天,港城宁波将迎来一个特别的日子——
2014年10月16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以下简称宁波基地)与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以下简称港博)正式落成开放。
光阴似箭。如今,宁波基地与港博满“十周岁”了。
焕新亮相“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2.0版,策划推出“水下24米——‘小白礁Ⅰ号’的故事”主题微展,组织举办“深水秘境,探源启新”水下考古暨海洋文明创意设计大赛,联合召开多场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议……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宁波和北仑将开展一系列活动为其“庆生”。
河流、湖泊、港湾、近海、大洋……广袤的水域中,无尽的蔚蓝下,深埋着弥足珍贵的文物资源,尘封着多姿多彩的历史记忆,蕴藏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这是港城宁波历代先民的厚重馈赠,也是宁波开展水下考古的底蕴所系。
自1998年首次在象山港开展水下考古调查以来,宁波的水下考古事业从无到有,厚积薄发,开始担负起保护水下文物、唤醒历史记忆、探寻蓝色文明的光荣使命,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支撑和宁波文物考古事业的亮丽名片。
十年一剑,破水而出——首个水下基地的蓝色梦想
蔚蓝的海洋,神秘的水底,充满着未知的惊奇,蕴藏着古老的遗迹。船行水中,微风拂过,一批精密的水下考古设备先后投放进水,一群勇敢的水下考古队员相继腾跃入海,去追寻那失落久远的文明,探索那已经逝去的历史……这就是水下考古,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高危行业,一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兴学科。
水下考古学诞生于20世纪中叶。1987年,中国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水下考古“元年”,相继成立了国家级水下考古工作协调小组和水下考古学研究机构。从此,中国水下考古人开始奋力开疆拓海,涉足曾经望“洋”兴叹的水下世界。
幸运的是,水下考古进入中国仅仅十来年后的1998年5月,第二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培训班就选择在甬城举办;同年12月,我国第一个水下考古工作站——原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工作站又宣告成立,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来甬揭牌。
这两大起步行动,在拉开宁波水下考古历史序幕的同时,也一举成就了宁波开展水下考古的“先发优势”。
时隔12年,幸运的风,又一次吹开了宁波水下考古的门。
2010年7月29日,全国首个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宁波基地与全国首个国家级大型港口专题博物馆、宁波首家“国字号”博物馆——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在北仑春晓奠基建设。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来甬揭牌,并培土奠基。
次年,宁波基地象山工作站设立,成为全国首个县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站。时隔8年,宁波基地北仑工作站再次获批。两站并立,双璧同辉,宁波基地工作布局逐渐成形、日臻完善。
2013年12月7日,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到宁波考察基地建设,并确立了“央地共建,双重管理”的总基调。
接二连三的好消息振奋了宁波文物考古界。
“宁波历来重视水下考古机构的建设与提升,身在其中,我们更是不遗余力地多方呼吁、积极推动,终于成功促成首个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在甬落户,由此搭建了一个国家级的行业平台,为宁波水下考古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极大地完善了全国水下考古的工作格局。”回忆往昔峥嵘岁月,宁波基地主任、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首席专家王结华十分感慨。
“在国家、省、市、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关心重视和全力支持下,宁波基地与港博一体两翼、共建共享,经过4年奋战,于2014年10月16日落成开放,成为全国率先建成投用的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和全国首个大型港口专题博物馆,再次C位领跑。”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馆长冯毅说。
落成开放之际,首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同步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秘书长乌瑞克∙盖伦博士,以及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诸多水下考古专家齐聚甬城,共庆落成开放盛典,共商行业发展大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还专门推送了宁波基地的照片,并对中国水下考古进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长期厉兵秣马,只为破水而出。十年间,集水下考古调查、发掘、研究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交流诸多功能于一体,以打造我国水下考古重要行业平台与前沿学术阵地为目标的宁波基地,与港博风雨同舟、携手同行,在过往,在现今,在将来,始终照亮着保护水下遗产的道路,托举着探索蓝色文明的梦想。
心向大海,逐梦深蓝——一支考古甬军的水下传奇
象山石浦,渔山列岛,浪卷云舒,海天一色。幽暗而静谧的海底,两名水下考古队员悬浮在海床表面并排缓缓游动着,他们不停地晃动手中的专用照明电筒仔细搜寻,还时不时地腾出手来淘一淘海泥、翻一翻贝壳。
突然,一声惊喜的呼喊传来:“队长!我们有发现啦!”
这是2008年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一个令人难忘的场景。水下考古队员口中的“队长”,就是林国聪——全国第三期水下考古队员,当时是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工作队的队长。
经过来自全国各地水下考古队员们的“拨泥见宝”,一艘静静躺在海底近200年的古老沉船逐渐展露真容,泥沙掩盖的稀世遗珍也渐次惊艳亮相。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小白礁Ⅰ号”。
2023年,林国聪接替王结华担任院长,成为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的新“掌门”,同时兼任宁波基地的副主任。
快速成长的“水下甬军”不只林国聪一位。在各级组织的“有心栽苗”下,自1998年起,宁波不仅积极争取派员参加了每一期国家层面举办的水下考古专业培训,还先后承办了第二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1998年)和首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培训班(2011年)。如今,宁波拥有水下考古队员10名,其中水下考古教练1名、潜水长1名;以宁波水下考古队员为主组建的“探索蓝色文明——水下考古创新团队”,相继获评市、省重点文化创新团队。在地方队中,宁波的水下考古专业人才储备多年稳居前列,被国家文物局和全国同行誉为“水下考古的宁波力量”。
翻看“宁波水下考古大事记”,可以看到一位位宁波水下考古队员的成长轨迹——
傅亦民和王玮是最早参加全国水下考古专业培训的宁波考古人,王玮还是我国最早的两名女水下考古队员之一;
林国聪是全国第三期水下考古队员,后来成为全国6名水下考古教练之一;
王光远是全国第四期水下考古队员、全国为数不多的水下考古潜水长之一,现任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副院长;
稍年轻的金涛、雷少、史伟,和更年轻的李泽琛、梅术文、卜汉文,也都分批获得了水下考古的“执照”,如今已成长为“水下甬军”的中坚骨干和新生力量。
不同于田野考古的工作模式,我国始终坚持水下考古“全国一盘棋”。宁波同样如此,既大胆“引进来”,也放手“走出去”。多年来,“水下甬军”从近海走向远海,从涉海考古延展到遍及江河湖泊的涉水考古,他们逐梦深蓝,不仅承担着宁波乃至浙江的水下考古重任,圆满完成了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和“小白礁Ⅰ号”、上林湖水域、渔山列岛等水下考古项目;同时还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频频出现在国内外大舞台上。在“碗礁一号”“华光礁一号”“南海Ⅰ号”“南澳Ⅰ号”“长江口二号”等全国重要水下考古和中国援非水下考古项目中,都活跃着“水下甬军”的身影。
王光远是浙江省劳动模范,也是“水下甬军”的杰出代表之一。
2012年11月,女儿刚刚满月,王光远便接到国家通知,远赴非洲,展开对肯尼亚马林迪海域奥美尼角沉船的水下考古调查。
这已是他和林国聪第二次远赴非洲开展水下考古项目。
在非期间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异常辛苦的,每天都要从清晨工作到第二天凌晨,长期经受着海水的浸蚀与烈日的暴晒。尽管辛苦,但王光远觉得值:“2010年至2013年间,三度援非水下考古的经历,让我看到文化的交融碰撞,更看到了文明的传承发展。”
在非期间,他们还经常向当地水下考古队员传授工作经验,将中国先进的水下考古技术方法留在非洲大地。“在肯尼亚的三年,我们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还推动了中肯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交流。”林国聪、王光远两人同时自豪地说。
求索未知,揭示本源——古老港城文明的探寻之旅
为什么要发展水下考古?王结华认为,这既是落实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宁波文物事业的必然选择。
在王结华看来,宁波的水下考古能够走到今天这个高度,取得今天这般成就,原因主要在于但不限于——
宁波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段,是江南水乡,海域广阔,江河湖泊密布,发展水下考古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宁波8000多年来与水为伴,因海而兴,对外交流频繁,“海上丝路”兴盛,发展水下考古具有丰富多元的“资源优势”。
宁波历来开放包容,开拓进取,重视水下考古机构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水下考古具有视域前瞻的“先发优势”。
……
全部或部分、长期或周期性淹没于水下的物质文化遗存,都是水下考古的工作与研究对象。蓝色文明的传播交流离不开舟船的扬帆启航,古代沉船也因此成为水下考古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
中国历代船家依托尖底破浪与分舱抗沉的浮海巨舶,凭借“船行八面风”与“望日月星宿而进”的非凡本领,漂洋过海,远涉惊涛,谱写出一曲曲恢弘壮丽的蓝色文明篇章。然而,骇浪滔滔,苍溟茫茫,船难也如影随形笼罩在变幻莫测的无尽海洋之上,“小白礁Ⅰ号”沉船正是众多海难事故的一个缩影。
距离“小白礁Ⅰ号”发掘出水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但当时的发掘场景,林国聪至今记忆犹新:
水下考古队员在七八级风浪和24米深的海水中坚持作业。随着品相精美的青花瓷、名家制作的紫砂壶、标明商号的玉石印章、来自域外的金属钱币和宁波本地特产小溪石等珍贵文物一一出水,这条沉睡近200年的清代木质沉船,以1000多件珍贵的出水文物和“中外合璧”的船体构造,以及诸多独特的技术创造,成为“中国水下考古全方位走向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标志”。
作为宁波市和浙江省首个正式获批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小白礁Ⅰ号”填补了宁波和浙江水下考古发掘的空白。
2016年,“小白礁Ⅰ号”成功斩获中国考古学界最高质量奖——田野考古奖,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水下考古项目。
不过,在林国聪看来,“小白礁Ⅰ号”的意义不止于此:“‘小白礁Ⅰ号’当时是从宁波始发,满载货物,计划穿越西沙群岛驶向东南亚贸易。奈何大海无情,在扬帆启航不久,就不幸触礁沉没于渔山海域,也因此‘有幸’成为宁波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物证。它的发现,为研究清代中外贸易、海外交通、造船工艺、文化交流等领域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一艘古老的沉船,一条时光的隧道。透过这条隧道,我们看到了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传承,看到了许多隐于岁月烟云的历史记忆……
漫漫海路上,一艘艘船如珠串联。翻开厚厚的宁波考古史,不断有木质古船的新发现,包括和义路唐代龙舟、东门口北宋沉船、和义路南宋沉船、象山定塘横湾南宋沉船、慈溪潮塘江元代沉船、象山涂茨明代沉船,以及“小白礁Ⅰ号”清代沉船,等等。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副研究员、“小白礁Ⅰ号”保护修复项目技术负责人金涛博士表示,宁波地区发现的木质古船呈现出四大特点:集中性、延续性、多样性、先进性。这些古船多位于宁波市区和象山县域;唐、宋、元、明、清各代船只都有发现;既有内河船、近海船,也有外海船;在工艺技术上,同样可以发现一些比较先进的特征,比如:“小白礁Ⅰ号”船体构造的“中外合璧”;东门口北宋沉船上安装的比国外要早许多年的舭龙骨……
宁波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迩的对外交通贸易口岸。以上多条古代木质沉船的发现,以及以水下考古和“海上丝绸之路”为方向的诸多研究成果,有力佐证了宁波河海交汇、港城互融的重要地位与典型特征。这是水下考古对于港城宁波、名城宁波的贡献之一。
仅仅这些当然还不够。“我们一直期待着,有一天,在这座8000多年前就已刳木为舟、向海而生的城市里,在她9000多平方公里的广袤海域中,能够发现更多、更好的水下秘藏,能够更深、更实地拓展古老港城文明的探寻之旅。”王结华说。
为了这一目标,他们将一如既往,一以贯之,以无穷热情与科学技术为支撑,持续深入水底,揭示蓝色文明密码。
探索、发现宝贵的水下文化遗产,探源、研究海洋文明的发展流变,抢救、保护祖辈创造的精神财富,这是历史赋予宁波水下考古人的神圣职责,也是来自远古的蓝色的召唤。在水下,他们找到了与岁月对话的桥梁,感受着先祖们的智慧与创造,更忠实地履行着崇高的使命——唤醒沉睡的历史,保护民族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