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睿清 通讯员 孙雁冰
昨日又重阳。对于重度失能的老人而言,他们的晚年生活如何保障?
家住海曙区的赵奶奶(化名)就曾遇到这个问题。赵奶奶今年85岁,因神经损伤,下肢功能丧失,但她不仅穿戴整洁、面色红润,精神状态也不错,这离不开长护险的托底保障。“护理员不仅照护得细致、专业,还常一边护理一边陪我妻子聊天解闷,就像多了个女儿。”赵奶奶的丈夫说,长护险政策实施后,赵奶奶被评估为重度失能一级,并在去年3月得到了张阿姨的护理。每月20个小时的专业护理服务,不仅让赵奶奶的身心状况好了很多,家属身上的“担子”也轻了不少。
当前,与赵奶奶情况相似者还有不少。国家卫健委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失能失智老人数量已达4500万。作为全国首批长护险国家试点城市,宁波于2017年底开始试点,并于去年1月实现全域全人群覆盖——在全市818万名医保参保人员中,只要通过评估,符合条件者就能享受服务,居家和入住机构的人群都能获得相关待遇……其中,失能老人是最普遍的受益者,医保部门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市长护险享受人群中,60岁以上人群占总数比例的93%以上。
海曙区广安养怡院院长刘建丽对此感受颇深。作为全市首批提供长护服务的定点机构,院内累计有489位老人享受到此服务。不同于居家护理,入住机构的老人可根据失能等级,最高按照每日60元/床的标准报销部分护理费用,每月最多省下1860元,成为不少老人保障生活质量的“底气”。
“对老人来说,长护险的保障能为家庭分忧,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对一些经济较困难的老人来说,这笔钱能让他们提升生活幸福感。”刘建丽说。
对于失能家庭而言,长护险提供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压力,林阿姨对此深有感触。10年前,林阿姨的父亲住进了广安养怡院,为方便照料,她应聘成为该院的护理员。“当时长护险尚未出台,虽然养怡院收费实惠,但时间一长,仍有经济压力。”林阿姨说,“可惜父亲走得早,没赶上政策实施。但我现在服务的老人,能享受长护险待遇,家属赞不绝口。”
目前,宁波长护险定点护理机构有351家,享受待遇人数突破3.7万人。长护险的服务不断升级,从申请速度加快到服务时间、服务次数变得更加灵活,再到将入户助浴、医疗护理列入服务范围……现在,无论是山区还是海岛,只要失能人员有需求,长护服务皆能抵达。
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医保部门将继续根据失能人员实际需求对长护险进行优化,为更多失能人员和家庭“托起”幸福和体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