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留客文章,为乡村旅游再添一把火

前晚,“望海909——国潮雅韵在古镇”国风音乐会在镇海千年古镇澥浦镇郑氏十七房景区举行。(郭力 沈孙晖 摄)

见习记者 王佳辉

通讯员  罗秋玲 杨芝 袁春

远离城市喧嚣,寻一份“原汁原味”的恬然乐趣。这个国庆假期,宁波多个乡村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乡土美食等资源优势吸引了一大批游客,甚是热闹。

东钱湖韩岭老街,解锁了宁波首个“AI街区计划”——“韩岭智汇”。游客不仅可以参与AI绘画、AI音律等充满未来感的互动游戏,亲身体验AI技术带来的全新场景,还可以欣赏韩岭古建筑与钱湖山水经AI融合后呈现的千年宋韵风貌。

慈城古巷绘金秋,满眼皆是古城红。在假期里,慈城古县城每天滚动上演《只此青绿》《秋水伊人》《莲鼓踏歌行》等极具古风特色的舞蹈节目,还有杂技、打铁花、高跷巡游等五花八门、妙趣横生的项目,让游客感受宁波深厚的文化底蕴。据统计,国庆假期前3天,慈城古县城景区接待游客15.8万人次,同比增长77%。

江北区鞍山村的构城·鞍山人文聚落,向游客提供柑橘园采摘、庭院烧烤等项目;海曙区深溪村结合乡村文创集市、非遗等,举办了手冲咖啡及咖啡烘焙大赛;在鄞州区走马塘村,游客可以乘坐摇橹船顺河而下,一览村落的古朴素雅与历史韵味……

近年来,宁波各大乡村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民宿经济等,不断延伸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价值链。游玩形式和项目也是花样十足,“卷”上了天。

乡村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对全市各大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业态规划等方面提出了考验。

眼下,我市部分地区乡村旅游还存在旅游产品单一、活动内容相似、餐宿条件简陋等问题。如何留住游客,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回头率,成为摆在乡村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业内专家认为,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和核心,乡村旅游开发应在保护当地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的基础上,实现现代与传统的平衡。

比如,位于姚江畔的渡口古村——半浦村,以周家祠堂、半浦园等文保建筑和深厚村史为媒,走上了一条饱含古韵风情的文旅发展之路;奉化马头村传承屋檐上的“文脉”,对古宅古迹、寺庙祠堂等进行修复,并基于已统筹规划的28座阊门开展非遗体验等项目。

加强区域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与宣传推广,也是留客关键所在。早些年,江北区甬江街道将北郊片区畈里塘村和外漕村的土地集中统一管理,打造了文旅融合新地标——达人村,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宁波“后花园”。今年国庆假期,该景区推出了游园灯会、丰收农趣节等活动,前3天便接待游客超3万人,同比增长约20%。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发布2024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景点线路,余姚市梁弄红色古韵休闲之旅和海曙区秋美四明乡村观光线路入选。以前者为例,该线路串联起了余姚市区、四明山门、横坎头村及汪巷村等地区,既涵盖壮丽秀美的自然风景,又不乏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打破了以往景点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让游客省心游、放心玩。

在奉化缪家村,智能技术深度融入乡村旅游。宁波移动结合当地旅游特色、生态环境和文化IP等,以“物联网+GIS服务+码平台+数据中心”体系为支撑,打造了“和美乡村”平台。据悉,该平台可以精准统计游客量、游客来源地、游玩偏好等数据,实时掌控乡村旅游走势;游客只需进入小程序,就可以获取特色美食、游玩攻略、民俗活动、景区资讯等信息。

“当前,宁波乡村旅游整体上处于从‘我要建景区’到‘我就是乡村’的转型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丛志强认为,乡村留客有三个关键点:从“他们”到“我们”,从“商业感”到“生活感”,从“物质硬性”到“文化软性”。

“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进了乡村就是一家人。这种淳朴友好的民风是乡村旅游的优势所在。”丛志强表示,乡村旅游建设不能只关注基础设施等物质条件,而是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放在“留住乡土文化”“塑造生活感”上。

2024-10-05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77718.html 1 3 做好留客文章,为乡村旅游再添一把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