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小空间,象山如何打造别样风貌?

记 者 沈莉

通讯员 廖鑫 钟普兴

如何以城乡小空间激活共富大场景?象山的驿站建设,或许能给出答案。

近日,由市住建局、市城科会、象山县住建局联合主办的“青年与海”人才科技周系列活动之“象牙塔”2024设计季在象山举行。活动现场,近百名专家、设计师共同探讨驿站如何为城乡风貌整治、建设共同富裕基本单元赋能。

象山,是宁波打造驿站的佼佼者。领先的背后,离不开一群年轻人。

去年,象山举办的“青年与海”象山滨海环岛风景道主题驿站群新锐设计师邀请赛,吸引了74个设计团队、168名设计师参与。象山收获了很多驿站设计方案,也与这群设计师结缘。

不久前,邀请赛第一季获奖设计项目“海之墟”顺利建成。该项目总用地面积560平方米,位于东旦大草原边缘,以水平延展的姿态呈现,白天和夜晚各有风情,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观景体验。

去年10月,这群年轻的设计师又聚在一起,成立了“青年与海”设计联盟。不到一年的时间,已完成象山10余个驿站的建设。

“政府和这个联盟携手共进,围绕‘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IP,打造了一批驿站,通过做美城乡小空间,激活共富大场景,有效助推全县风貌品质提升和文旅产业发展。”象山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人才,是打造美而实用的城乡小空间的必要条件。

“我们要珍惜这批有设计热情的青年设计师。”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陆海说。

本次活动现场,“青年与海”设计联盟与宁波5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续将在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以人才为媒,架起城乡小空间与共富大场景的桥梁。“年轻”的象山,值得期待;象山的“人才经验”,更值得期待。

如今,在象山,一个个驿站“百花齐放”、串珠成链,处处是“诗和远方”。

晓塘乡的大塘港旅游驿站凭借“红美人”种植优势,创新搭建“青农创客”品牌直播间,拓宽销售渠道,助力农户增收;东陈乡的三生石旅游驿站,带动乡村露营地、精品民宿等一批业态涌现;位于石浦东门渡口码头的“渔光影院”驿站,围绕渔文化,构造了一个展现新旧时代渔民生活变迁的“时空隧道”……

当前,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空间的需求已经从“缺不缺、够不够”升级为“好不好、精不精”。打造小而美的公共文化新空间,首先要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及三产特色等。通过挖掘和利用这些特色资源,打造独一无二的城乡小空间,满足当地居民和游客的需求。

一个精品城乡小空间,实用和美学同样重要。

在浙江万里学院艺术振兴乡村研究中心副主任胡继明看来,未来在更多驿站的打造过程中,可以尝试“设计师责任制”,设计师的工作职责不再只停留在图纸上,要延伸到建造全过程,甚至是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选择。

“设计师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只重美观而不重实用的设计方案。

倘若只看结果导向,这些驿站都可以被归类为“共富风貌驿”。

去年,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 加快推动和美城乡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小微空间“共富风貌驿”建设专项行动。

具体而言,合理利用边角空间、桥下空间、行政企事业单位可供公众使用的空间等各类闲置或低效的小微空间,以及各类闲置、废弃或功能单一、低效利用的公共建筑,依法依规用作休闲、公共服务、体育健身等功能。计划到2027年底,全省建成500个以上小微空间“共富风貌驿”。

入选全省首批共富风貌驿典型案例的象山西海岸共富风貌驿,便是由盘活存量空间而来的。

它的前身是韩升文化礼堂。改造后,象山西海岸共富风貌驿成了集游客中心、数字体验馆、象山渔瓷馆、乡村书吧、休闲咖啡吧、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中心于一体的共富驿站,占地面积超2万平方米。

最近,象山县泗洲头镇的稻田里“三朵云”成了网红打卡点。“青年与海”设计联盟成员吴皓天在这里打造了“云稻这里来”共富驿站。

该驿站主要分为三个建筑:“不思考的云”稻田咖啡、“微微躺平”稻田放映厅和“拨开那片海”稻田阅读室。部分建筑由废弃的设备用房改造而来,将自然风光和艺术元素有机结合。

下一步,吴皓天计划通过“云稻这里来”IP,设计帆布袋等文创产品。“等到稻谷收割,还将推出‘云稻这里来’文创大米。”吴皓天说。

从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到带动居民共同富裕,一处处城乡小空间,正是基层共富的生动注脚。

2024-09-28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77012.html 1 3 驿站小空间,象山如何打造别样风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