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空对话,探寻红色热土上的“红色密码”

“思政课Z时代·新青年打卡新地标”活动走进张人亚党章学堂。(张人亚党章学堂供图)

学生们在建岙村梅园革命史迹陈列馆体验互动游戏。(史米可 摄)

在张人亚党章学堂,学生们在做闯关任务。(张人亚党章学堂供图)

记者 黄 合 徐丽敏

在今年这个夏天,“思政课Z时代·新青年打卡新地标”活动第二期聚焦红色根脉,组织一批“00后”青年学子走进张人亚党章学堂、海曙区鄞江镇建岙村等地,寻觅宁波这片红色热土上的“红色密码”。

当青年学子与革命先辈隔空对话,当青春年华与红色文化“撞个满怀”,以另一种方式“打开”的思政课,让这批“00后”收获了新的体验、新的感受、新的成长。

沉浸式感悟“红色密码”

“我们深入了解张人亚的方式别出心裁,化身‘侦探’,通过推理、演绎破解谜题。”在张人亚党章学堂,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周淑婷一边翻阅任务卡,一边在找线索。

补齐张人亚进入镇海中学学习时的入学申请表、寻找党的二大制定的党章里关于纪律的“暗号”、在张人亚领导的上海金银业工人罢工事件里找到“密码”、在神秘人移交的首饰盒图纸里找到谜题线索……青年学子争分夺秒地完成各项通关任务。

从参观者到学习者,再到化身“侦探”揭秘,实则是对红色文化由浅入深的感悟过程。“这种教育方式有别于传统的讲课方式,它让我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在揭开谜底的同时,红色种子已根植于我们的心中。”周淑婷说。

翻开这群“00后”的“复盘”笔记,发现很多人对沉浸式体验活动印象深刻。显然,相较于跟着讲解员边听边看的传统方式,“Z世代”更偏爱沉浸式、互动式体验方式。

交互式、体验式、社交式……搭上数字化的快车,“大思政课”也可以与时俱进地转变方式方法,变得更加贴合时下年轻人的需求,成为一种“新生活”“新社交”“新风尚”。

在海曙区鄞江镇建岙村,“00后”体验的是有数字技术加持的互动游戏。在“曙色梅园”数字长卷前,当村妇女主任唐波波在讲解“入画”的玩法时,青年学子一开始脸上满是好奇。摆脱开始时的拘谨,正始中学的李睿远勇于打头阵,率先体验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同框”合影。

“我们通过扫脸生成数字人,穿越到那段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不仅可以和革命先辈‘对话’,还可以扫码带走这段视频。”来自宁波财经学院的李沂蔓说,将红色文化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保护革命遗址、讲述革命故事,让红色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从“老方子”中觅得新点子,这是一堂“对胃口”的思政课。“这次思政课设计了知识问答和探秘环节,我们穿梭在各个展馆间,寻找着真理的答案。”“活动的重头戏堪比‘剧本杀’,沉浸式解密使我近距离触摸红色故事,心中的敬意愈浓。”“数字生成的模式,好像更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学习,更让我们肃然起敬”……青年学子纷纷表达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

在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桑田校区团委负责人吴姿含看来,把“剧本杀”等时尚玩法与红色文化结合起来,是一种创新而有效的尝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置内容和环节,让红色知识、红色文化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年轻人,可以使思政课走新又走心。”吴姿含说。

张人亚党章学堂负责人则表示,守正创新是红色文化焕发新生的关键所在。去年,沉浸式互动党课《小镇密码》一经推出,就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好评,还入选了2023年度浙江省红色基地精品活动案例。

“同龄人”跨越时空的对话

“倘若没有这次研学,我也许不会知道,在这样一个宁静的角落里,有这样一群人,这样一些故事。” 这句话频频出现在青年学子撰写的调研报告和心得体会中。当课本上的英雄从“概念”变成“具象”,看着“同龄人”在那个时代作出的无畏选择,青年学子深受触动。那份至真至纯的信仰力量荡涤心灵、激荡灵魂。

“真正的先驱,‌为了新的时代,‌用生命跨过星河与大海,‌无谓如同尘埃。‌”一踏入张人亚党章学堂的展厅,海曙中学的何语晨脑海中就想到了这句话。

1927年,大革命风暴后,张人亚怀揣着珍贵的文件、书报秘密返回家乡,交由父亲张爵谦保管。为了保护这批文件,张爵谦编了一个“不肖儿在外亡故”的故事,并为他修建一座衣冠冢,将文件藏于其中。

在何语晨看来,张人亚一生有3个名字——家中的次子“张静泉”、宁波籍共产党员“张人亚”、衣冠冢上的“张泉”。三个名字贯穿他从出生到牺牲的这段岁月,也构成了他被世人铭记的一生。

“一直守着,比命重要。”这是电影《力量密码》中,张人亚对父亲张爵谦说的话。八个字的背后重如千钧。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生时无闻,逝后远名。他,与千千万万个倒在光明前的影子一样,担得起‘隐形的守护者’这个称谓。”何语晨说,隔着玻璃轻轻抚摸张人亚的事迹文字时,即使那段故事历时久远,可依然令人动容。

斗转星移,时光不语。回首当年,那时的革命先驱也不过是十几、二十几岁的年纪,面对外敌入侵、山河破碎,他们毅然选择了投身革命事业、奉献青春年华的道路。

在建岙村,一群青年学子正在讲解员的指引下,重温党领导军民打日伪、拔据点、斗土顽、除汉奸的革命岁月。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成为这个被誉为“浙东革命根据地”“攻不破的红色堡垒村”的村庄精神地标。

“在建岙大会堂,我们观看了话剧《建岙妈妈》,看到了‘建岙妈妈’钟仁美的善良与坚韧,同时也看到了侵略者的残忍。”革命先辈对敌人不屈不挠进行斗争的故事,让鄞江中学的付振宇感受到从革命年代而来的精神触动。

“让我最敬仰的是陈晓云烈士,她是一位反抗封建礼教、酷爱自由,并为之拼搏一生的勇敢女战士,也是浙东抗日根据地中一位杰出的优秀女共产党员。她身上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令我十分敬佩。”宁波财经学院的潘宁怡说。

“用脚步去丈量红色热土,实地参观革命历史遗址——相较于课堂讲授,这样的思政课一定会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理想信念。”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健康服务与康养学院辅导员尤飞说。

“同龄人”隔空对望,带来的思想涤荡、心灵触动、情感共鸣,或许就是思政课“走出去”的意义所在。

信仰灯塔照亮人生之路

“和一些内耗的年轻人一样,我常常感叹‘卷也卷不赢,躺也躺不平’,在一次次的深夜思考中,内心往往产生的是对时间流逝的恐慌。”正始中学李睿远的青春迷茫,或许是当下年轻人的普遍烦恼。

面对浮躁、焦虑、迷茫,青年学子该如何寻找精神力量,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李睿远在这次实践中找到了答案。他说:“建岙之行让我再一次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弥足珍贵的精神力量。我们或许从来就不该把时间浪费在对未来的‘左右为难’上,无论如何还是要勇敢踏上征程,努力过好每一天!这是先烈们跨世纪的回答。”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为了理想和信仰而奋斗的故事,总是自带“穿透力”,能够激发大家内心深处强烈的责任感。先辈们的精神,亦如夜空中的繁星,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

“这次思政课,让我对爱国主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爱国,不仅仅是口号,更是行动的体现。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将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提升自我,为建设更加繁荣的祖国做好准备。”来自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的王可欣说。

“通过这次调研,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重温革命历史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我们民族的记忆和精神的根脉,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将革命先辈的精神传承下去。”来自宁波财经学院的包梦飞说。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继承和发展革命事业的重大责任。张人亚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不仅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来自效实中学的关雨涵说,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应该像他们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这群“00后”还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心声,发出属于“后浪”的“新声”。他们精心制作了视频、Vlog、图片笔记,在抖音、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分享。这些作品不但定格了美好的瞬间,还扩大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半径。

尤飞表示,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这次活动也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做好思政教育工作,促使青年学子思考红色精神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将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相信,年轻一代在信仰之光的指引下,定能勇敢逐梦、圆梦,让青春与时代同频共振,让梦想在新征程上熠熠生辉。

2024-09-26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76711.html 1 3 跨时空对话,探寻红色热土上的“红色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