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芯蕊/文
本版图片由宁波市甬剧团、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提供
戏台方寸,曲映心声,一响间,百年沉淀与厚重尽在耳畔……近日,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与宁波市甬剧团联合开办的“2021级甬剧大专班”的毕业大戏在宁波市天然舞台大剧院公演,一场几乎由00后全面担纲的传承版甬剧《杨乃武与小白菜》经典再现。
一部剧,三代传承。从上世纪80年代首次创排,到2006年重整复排,再到如今,时隔近20年,由宁波市甬剧团的“新生代”演员——第九代甬剧传承人打头阵、挑大梁。当青春活力与传统韵味“相遇”,呈现了属于传统戏曲的“声”生不息。
在老一辈艺术家们看来,因人成戏、因才显艺,戏曲艺术的传承深深依赖于人才的力量以及代代相传的口耳之教,从无捷径可走。
基于此,近几年,包括甬剧在内的宁波地方剧种,从与戏校合作开办“订单班”,到以师带徒、以老带新,不断通过人才接力为传统戏曲艺术“保鲜”。在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后,一番传统与新风共争鸣的独特景象,也越发清晰起来。
来自“天下第一团”的“订单”
“四年前,甬剧中专班的毕业汇报演出,或许我还只是在‘声台形表’‘唱念做打’上进行一些模仿。四年后的今天,我才是真正地在创作一个作品,扮好一个角色。”传承版甬剧《杨乃武与小白菜》首演当天,出生于千禧年的宁波市甬剧团青年演员、第九代传承人,也是“杨乃武”的新一代扮演者娄志旗说,在从艺的第八个年头,自己才刚刚有了“毕业”的真实感。
2016年,由宁波外事学校(宁波市文艺学校)与宁波市甬剧团合作的甬剧专业培养班“开课”,彼时或是抱着好奇心,或是一腔对戏曲的热爱,娄志旗懵懵懂懂地走上了甬剧这条多数人眼里的“小众赛道”——
“家里人听越剧、京剧比较多,‘初见’甬剧觉得很是特别,从田间地头发展起来的滩簧戏自带亲近感,非常容易触动观众。”赛道虽然小众,但在娄志旗看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2020年,经历了三年勤学苦练,以及一年的随团跟演,包括娄志旗在内的26名学员从为期四年的甬剧中专班顺利结业,并以第九代传承人的身份加入了被称为“天下第一团”的宁波市甬剧团。
2021年,宁波市甬剧团再度联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开办为期三年的大专定向培训——“2021级甬剧大专班”,第九代21名演员与5名演奏员全员“续单”。
转眼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过去,2024年8月30日,“毕业典礼”上,“甬剧大专班”首届毕业生倾情献演,第九代传承人娄志旗、张尤佳分别担纲“杨乃武”和“小白菜”,葛小大、葛三姑等重要角色由梁天羽、杨濛帆等新生力量承担……
至此,八年磨一剑,方有所得。“大专阶段对戏曲表演的全面理解、人物塑造的深度解读、甬剧的创新发展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宁波市甬剧团团长吴刚称,26名第九代传承人的“订单”圆满完成,顺利毕业,也走出了“天下第一团”的“致青春”之路。
事实上,所谓“天下第一团”,也经常被认为是一个剧种的“唯一团”,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示范作用,但同时也因剧种濒危、稀有,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面对受众的收缩、传统戏曲市场的式微,定向、定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扎根00后一代便显得格外重要。
在传承版甬剧《杨乃武与小白菜》首演前一个多月,同为戏曲大专班的“2021级姚剧班”也举行了毕业公演,22名还不到20岁的毕业生唱着《打窗楼》《阿必大》《秋香送茶》《双推磨》等可能比自己年纪还要大的姚剧传统剧目,站在了余姚龙山剧院的舞台上。
“第九代姚剧演员的焕新登场,标志着姚剧‘天下第一团’从此迎来00后接班人,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毕业。”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姚剧第七代传承人黄利明说,2021年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三方合作,联合启动戏曲表演(姚剧)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职业教育教学班,秉持“3+2”的学习模式,即艺术学校的3年功课打底,再加上院团2年的随团实践,“剩下的两年,新一代姚剧演员更是需要以演代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磨炼。”
为了让“订单”更有分量,三家单位各尽其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戏曲老师负责身段、表演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负责文化课的教学;姚剧的唱腔、念白、基本调等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内容,由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的资深演员亲自传授。”黄利明说,说到戏曲人才的培养,很多人的印象是拜师学艺、世家传承,其实系统性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应对戏曲创新,培养全面的人才。
一边是硕果累累,一边是萌芽新生。同样是“天下第一团”,今年9月,时隔多年新一轮宁海平调传承班开学。经过精心筛选,从200余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的20名接班人,依旧通过“订单班”的模式,由浙江艺术学校(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附属中专)与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共同培养。
“了解戏曲的人都知道,对于戏曲这种乾坤似海的艺术形式而言,六年或许只是个开始。”国家二级演员、宁海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主任、花旦演员吕娅娜说,“两年的京剧、昆曲基本功打底,再谈唱腔、表演、绝技肯定是更科学也是更与时俱进的培养模式。”目前这一批“订单班”的“后浪”还在起跑线,但从人才梯队建设来看,给了宁海平调这门古老艺术新的希望。
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
植树成林,不仅要育好苗圃,也要培养骨干。
曾经,传统戏曲艺术正盛之时,不同剧种的名角儿总是以个人魅力和独特风格成为剧种的代表。即便是甬剧、姚剧以及宁海平调等地方小剧种没有明确的流派划分、百家争鸣,也依然有令人难忘的艺术家名字与剧种紧密相连,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地方戏是地方的名片,演员也是剧种的名片。”
2002年,甬剧《典妻》横空出世,在全国戏曲界引起广泛关注,更是被誉为“甬剧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彼时,这一剧目的主演,同时也是新时期的甬剧领军人物王锦文,不仅与剧目同时“炸圈”,更是接连收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等重要奖项,留下了甬剧的时代记忆。
上世纪80年代宁海县平调剧团恢复之初,宁海平调老艺人王万里导演的《王锡桐起义》《逼上梁山》《劈山救母》及《枫叶红了时》等诸多剧目,现如今依旧是缺少文字、影音资料的宁海平调艺术的重要“口述历史”。
再比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甬剧表演艺术家杨柳汀,浙江省级非遗传承人沃幸康,姚剧表演艺术家、新中国成立后姚剧第三代传承人沈守良、第四代传承人寿建立……对于这些艺术家来说,即便不再活跃在舞台上,但因为时常被提起,仿佛依旧奋斗在“一线”。
“作为一个集体,如果缺失骨干力量的支撑、老艺术家的引领,剧团很容易陷入吃‘大锅饭’的困境。”吕娅娜认为,戏曲艺术的骨干力量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在精神上为剧团注入了不竭的动力,“简单来说,就是提供一个目标、一个方向。”
事实上,从戏曲师徒相传的传统机制上也不难看出,“手把徒弟”的教学模式,就是发挥骨干、中坚力量的重要作用。而投师学艺,这种人才培养的最原始、最基本的途径,逐渐演变为当下戏曲传承“精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宁波市甬剧团以省“新松计划”、戏剧节及戏曲演员大赛等活动为抓手,重启“导师带徒”的培养模式。针对骨干力量,剧团推出“一人一策”的特别措施,为演员量身打造成长计划。其中,第七代演员郑健、第八代演员苏醒、第九代演员娄志旗拜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甬剧表演艺术家杨柳汀,贺磊师承甬剧表演艺术家沃幸康、拜师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通过名家亲授、经典剧目积累,成长迅速。
“也许是甬剧这一地方剧种的特性,相比‘继承’师傅的‘一招一式’,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商量’。”苏醒说,相比身段、样式、流派、曲风等,甬剧更注重角色的塑造,而在师傅杨柳汀看来,剧本的“留白”,也就是演员的表演空间,创作的张力所在,“所以很多时候,师傅是启发,是引领,是角色共创。”
2020年,苏醒一举摘得浙江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项——第五届“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并名列榜首;2023年又携个人专场参演第二十二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在舞台上,代表着甬剧新生力量的苏醒一次次地向观众展示了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
同样,2024年6月27日晚,“倚楼观戏”吕娅娜平·越艺术专场在宁海得力大剧场上演,这是吕娅娜从业二十多年来第一个艺术专场,她也是宁海平调剧种第一个举办个人艺术专场的演员。在吕娅娜看来,这是宁海平调的一次创新式突破——以“倚楼观戏”吕娅娜平·越艺术专场为报选材料,吕娅娜向“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发起冲击。
“宁海平调作为地方小剧种的优势微乎其微,但我们依然要努力挖掘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甚至要站上一个更高的戏曲平台,坚定地‘走出去’。”吕娅娜说,所有努力不会被辜负,8月底,一则入围决赛的通知让她喜出望外:“全省戏剧院团参赛选手中只有10位入围决赛,这说明小剧种也有机会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相比获奖,我更看重的是给了宁海平调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一个展示的机会。”
“每一个剧团都有自己的主唱班子,但除了主唱,剧团的中坚力量还包括导演、编剧、唱腔设计、舞美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黄利明介绍,近几年,为了更系统、全面地继承发扬姚剧,不少姚剧传承人转型向幕后团队“进军”,“去年,《花为媒》《一文钱》两部姚剧是由第七代姚剧传承人冯立波导演的作品,同为第七代传承人的徐宇杭着手深耕姚剧的唱腔设计。还有舞美设计老师舒今秋、作曲老师杨双俭等,虽不是姚剧‘科班’出身,却一直扎根在姚剧团,成为重要的创作力量。”
融传统艺术之意韵,立足于自身之特长。在中坚力量奋起的同时,更让人欣慰的是地方戏曲艺术结合当代审美判断的新“变异”,创造出兼具传统烙印与新风格的艺术风貌。
为青年演员搭建平台
各剧团负责人纷纷表示,时代在变化,要让更多青年演员崭露头角、延续热情,不仅需要台下的“十年功”,也需要台上的“一分钟”。无论是剧场里此起彼伏的叫好声和鼓掌声,还是直播平台上让人目不暇接的留言与弹幕,都是观众对戏曲传承人的鼓励和认可。
“这一次是传承版甬剧《杨乃武与小白菜》首演,但并不是甬剧第九代传承人第一次担任主演。”宁波市甬剧团团长吴刚讲道,近几年,甬剧团一直“以精品传承培养人才”,通过排练经典剧目、参与各类比赛及演出活动,为青年演员积累经验、锻炼技能提供平台。
迄今,第九代演员已担纲出演了《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双玉蝉》《雷雨》等多部青春版甬剧经典,其中不乏在省、市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尖子生”。
“毕业以后,新一阶段的学习目标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甬剧功底,拓宽不同剧种、不同舞台形式,将一些可取之处融合到甬剧表演里。”宁波市甬剧团青年演员、第九代传承人李梦凡,也是沉浸式实验甬剧《入戏·雷雨》中“繁漪”的饰演者。在《入戏·雷雨》中,她的一幕表演创新结合了现代舞的形式,惊艳了不少观众,“在保留甬剧传统精髓的同时,让它有更丰富的呈现,有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
“对于姚剧来说,站在舞台上挑大梁的第八代是新生力量,深入幕后从头开始的第七代也是新生力量,虽然做着不同的工作,但同样需要平台与机会。”黄利明说,由于剧团的规模、成熟度有限,在编排大型剧目的时候,依旧会引进更有经验的导演、编剧,但借此机会,也是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宝贵机会。
除此之外,寻找“青春”力量,不仅要培养青年人才,更要培养年轻观众。
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开设个人账号,分享排练日常、演出心得,甚至与网友进行线上互动,用新的传播方式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让甬剧、宁海平调、姚剧这类传统艺术接触到更多的互联网观众。
从有着上万点赞量的宁波版《上春山》《知否知否》,再到科普宁波方言的短视频,如今苏醒的抖音、小红书账号已运营得有声有色。“这些视频作品看起来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其实也是需要自己写脚本、设计剧情、构思镜头,可以说是一次小的创作能力的展示。”苏醒说,与年轻观众建立情感链接,可能就是在一次点赞、一次评论间。
而在吕娅娜看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地方剧种的最大魅力是厚植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地方剧种之所以能够长久地流传下来,是因为它们承载着一方百姓的情感和记忆。所以宁海平调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案例,手握‘接力棒’,我们更要明白,无论是人才培养、传承弘扬还是积累观众、培育土壤,都不能离开地域的文化背景。”吕娅娜说,只有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地方剧种才能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