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银凤 通讯员张雅雯 扈智超)作为“十四五”期间最大规模的文物保护行动,眼下,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简称“四普”)进入实地调查阶段,这是摸清文物家底的重要一环。8月9日,记者随同宁波市文物局调研组赴镇海区调研文物保护相关工作并展开实地调查。据了解,至7月中旬,全市共复核文物2162处,新发现文物点15处。
“我们正在对照确认‘三普’文物名录与各级文保单位名单,认真勘察这里的近代历史建筑群的保存现状。”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阮氏宗祠,来自镇海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的文物普查员付亚瑞对文物遗址进行“卡边”。正值酷暑,她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脸晒得黝黑。
付亚瑞说,文物普查是个“细致活”,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卡边”。所谓“卡边”就是对不可移动文物的面积进行测量。“这项工作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付亚瑞说,在“卡边”过程中,光东南西北几个点的确定,就需要普查员走路完成,而为了确定这几点,她沿着阮氏宗祠周边走了很多遍。
此外,付亚瑞还承担着开展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物保护宣传工作,具体涉及实地勘察、测量、“卡边”以及采集文物标本等工作。每天,她的微信步数都在3万步之上。
目前,全市共组建24支普查队伍,像付亚瑞这样活跃在田野海岛的普查员有278位。为了让普查员更好地开展田野调查,我市各地加强普查设备保障,配备RTK测绘设备21台、无人机5架,整合办公电脑、手机、相机、卷尺、测距仪等现有设备资源,基本满足普查需求。
在调查过程中,实行调查、测绘、照相、建档一体化推进,坚持当天调查、当天编写日志,确保普查全过程可溯源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