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佳丽 实习生孙佳骏)步行15分钟范围内能做些什么?前日,2024年宁波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月活动在镇海区庄市街道同心湖社区启动,年逾花甲的居民张素英在现场说:“太方便了!‘家门口’就有商场,可以散步去附近的共富集市理发、美甲,学习花艺和茶艺,还能直接参与家电以旧换新。”
不只是在镇海,8月6日至9月11日,各区(县、市)动员商家、社区、物业、团体组织等提供与生活切实相关的各种便利服务,丰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内容,具体包括共富集市、美食节、以旧换新进社区等便民商业活动,义诊服务、养老咨询、工具维修等社区公益活动,书店进社区、舞蹈培训、心理咨询等交流互动活动。
自入选国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首批试点城市以来,宁波已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62个,实现区(县、市)全覆盖,新布局品牌连锁便利店200余家、综合超市60余家,其他店铺近6500家。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内,不仅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还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让消费环境更便捷舒心、居民幸福感更高。
鄞州区下应街道君睿社区今年办起了“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开设太极拳、手工编织、书法等系列课程,还建立老年人健康保健“一人一档”;海曙区南门街道郎官社区设立自动售药机,满足部分居民夜间急用药需求,还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优惠就餐、爱心维修等暖心服务……预计到今年年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数量可突破80个。
8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首次专门就服务消费发展作出系统全面部署,提出加快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消费能级。去年,商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接下来,宁波将因地制宜、一圈一策、新老分类,进一步优化规划布局,引导街道社区、经营主体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搭建更多便民、惠民、利民的消费场景,构建居民最需要的业态,打造商户和老百姓“家门口”的服务圈和“幸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