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 切实为中小学教师减负

本报讯(记者吴向正 通讯员甬纪轩)“以前老师经常要做各类数据统计、小程序推广、打卡等任务,通过一段时间整治,如今这样的杂事烦事明显少了。”日前,宁波市江北区外国语艺术学校办公室负责人向前来回访的联合检查组表示。

近年来,各类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正常教学,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严格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共同构筑宁静的办学环境,市纪委监委联合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中小学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专项治理,推动学校回归教育主阵地。

“我们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针对非教育教学事务‘进校园’背后存在的责任和作风问题,以及政策、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运行不畅、执行不到位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确保专项治理取得成效,市纪委监委会同市教育局实施“边调研、边整治、边规范”工作模式,通过实地走访、跟踪督促、个别约谈等方式,及时梳理排查相关问题线索,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开展自查自纠,梳理排查风险点,合力推进专项治理。自4月以来,市教育局实地调研学校66所,电话随机访谈教师190人;各区(县、市)教育局组织调研28次,发现问题57项,并设立11个市级中小学“进校园”活动观测点,定期监测社会事务“进校园”情况。通过对各事项“进校园”必要性开展研判分析,将安装新闻App等非教育教学事务“挡”在校园之外。

“为加强协同联动,我们建立市县校三级工作联系机制,并拟订市级非教育教学‘进校园’社会事务清单,进一步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管理。”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市教育局遵照“非必要不进、凡进必审”原则,制定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白名单,启动2024年市级社会事务“进校园”申报工作,确保各级《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等制度落实到位,保障广大教师集中精力全面落实教书育人主责主业。

2024-07-07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62407.html 1 3 严格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 切实为中小学教师减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