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组成员:易其洋 孙吉晶 王博 沈天舟
执 笔:沈天舟 孙吉晶 王博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强化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实施乡村文物保护工程。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摘自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
“吉时到,开窑!”近日,在位于慈溪市匡堰镇倡隆村的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内,拥有千年历史的龙窑再度“复燃”,3000余件柴烧青瓷制品陆续出窑,这是当地新建仿古龙窑正式烧制的第一窑。
作为越窑青瓷文化发源地之一,倡隆村持续擦亮文化招牌,打造青瓷文旅IP。去年,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举办主题活动60余场,参观游客突破15万人次,直接带动经济效益220万余元。
文化是发展的内生动力,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以传统文化赋能乡村发展、以新潮文化扮靓乡村、以文化设施和活动增强村民的获得感……“文化”是未来乡村打造的“九场景”之一,它在未来乡村建设中充当“乘数”角色,给乡村注入生机和活力。
宁波未来乡村在发展中如何厚植文化自信?怎样让乡村文化既传承又创新、既塑形又铸魂?连日来,记者深入多个未来乡村进行走访调研,探寻各村如何用“文化”这支“神笔”勾勒未来乡村新图景。
A
“文化+”,催生乡村更多可能
中国进士第一村、中国御史之乡、浙东第一古村……在宁波,不少未来乡村利用多元文化多点开花,打造独树一帜的文化IP。一幅幅颜值与内涵兼具、农业与文旅融合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以本地历史文化资源赋能发展,维系“泥土味”的乡愁,留住村庄发展之根,这是乡村得以“新生”的一大法宝。
传统文化,有其外显和内在。外显突出表现在村居院落的形态风貌上,这是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传统村落”镇海区澥浦镇十七房村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走进村子,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的古风“大片”实景令人耳目一新。据介绍,十七房村现存明清古建筑20余幢,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超200处,整个村落至今仍保持着明清时期兴盛的样子,大多数建筑仍在使用。
“古建筑是我们村最宝贵的历史财富,我们要修缮好、保护好、继承好、开发好,让古村焕发生机。”十七房村党委书记戴列敏说。目前,该村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走出了一条“全域景区化、农旅文一体化”的道路,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较20年前增长了20倍。
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一砖一瓦间,更厚植于基因血脉。世代相传、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文化,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地处宁海湾畔的强蛟镇下渔村拥有860年的建村史,村民世代耕海牧渔,衍生出了独特的渔文化。在今年端午假期,该村通过海鲜粽、海螺手绳、龙形鱼灯等具有渔乡风情的特色产品吸引游客。“这里集海洋、文化、环保、非遗制作等元素于一体,还能看海景、品海鲜,体验感非常好。”游客张女士说。
眼下,下渔村因地制宜搞发展,使渔耕文化传承、传统民居保护和旅游开发三者达到和谐统一,着力打造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和谐宜居之地。
在四明大地,红色元素是不少乡村拥有的文化“瑰宝”。红色文化可以增强本地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文旅发展、治理提效、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走进“红色堡垒村”海曙区鄞江镇建岙村,红色文化十分亮眼。梅园革命史迹陈列馆、中共栎社区委旧址、日军火烧建岙遗址……前来此地参观、游览、学习的人群络绎不绝。依托红色文化资源,该村以“红色+研学、文化、民俗”模式,打造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当代的新潮文化,同样能让乡村焕新。流行文化与传统农耕文化的碰撞,给乡村带来了“流量”,引流城市客群。充分利用乡村自然禀赋,可以培育乡村经济新增长点。
宁海葛家村的“出圈”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新潮的艺术点亮乡村生活,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同时也带动了创意及文旅产业的发展。
在一些乡村,随着咖啡文化的流行,村咖逐渐成为乡村经济的一种新业态。镇海永旺村的稻田咖啡、海曙茂新村的火车咖啡……各村因地制宜引入咖啡创意元素,赋能乡村发展。
B
传承创新,让乡村遇见“未来”
“作为未来乡村建设的重要场景之一,乡村文化的打造应从保护、传承和创新出发,将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培根铸魂工程。”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师邵慧如是说。
如何推动高品质文化供给,使文化源源不断地为乡村发展赋能?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三步走”策略是关键。
第一步,“保护”为先。乡村文化承载着一个地区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是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精髓,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在未来乡村建设中,必须要做好保护文章,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这一步,海曙区章水镇李家坑村走在了前列。明清建筑风格的通转四合院是见证该村400多年历史的“活化石”,全村每一栋民居都有两三百年的建宅史。如何在保护古建筑的基础上开展新村建设?该村以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为契机,以“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为抓手,着手将新村建设与古村旅游开发统一规划,在“不改变村居原状”的前提下,实施“以旧修旧”、整村改建,让村落环境焕然一新。
“经过旧村改造,我们村庄环境越来越好,游客渐渐增多了,村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李家坑村村民俞佳英说。如今,该村打响“趣唐潮”文旅IP品牌,每年吸引超过3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第二步,“传承”为本。在宁波财经学院副教授葛云锋看来,乡村文化是传统农耕文明的载体,蕴藏着深刻的历史人文价值,是维系深层情感的集体记忆。“传统村落的文化要在新时代落地生根、传承发扬。”他说。
坐落于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的西江古村,是一座文化传承的“宝库”。这个拥有百余间明清建筑的古村,现有鄞州非遗馆、越窑青瓷博物馆、中国插花艺术馆、宁波服装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其中鄞州非遗馆是宁波唯一以非遗保护传承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2000多平方米的展示区,集中展示了宁波金银彩绣、骨木镶嵌、戏台螺旋顶制作技艺等30余个鄞州区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
目前,该非遗馆还推出互动体验活动,由非遗传承人现场亲自教授,让游客更全面地感受历史文化,使传统技艺得以流传。
第三步,“创新”为要。要促进城乡文化融合,打破乡村与城市的界限,不断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让文化不仅能润泽一方,还能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力量。以特色文化打造古村品牌,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生活,是创新的一大路径。
初夏时节,在享有“中国进士第一村”美誉的鄞州走马塘村,荷花连片盛开的池塘迎来赏花拍照的最佳时节。走马塘村的“出圈”不仅靠颜值,更缘于进士文化、宋韵文化的底蕴。借助社会资源,走马塘村打造走马塘动漫IP,打造了宁波首个沉浸式实景剧游节目《异匣录》,以及走马塘创意进士服、盲盒版文创棒冰等网红文旅产品,还以越剧《走马御史》巡演为契机,举办“走马有戏”生活艺术节及“宋韵入画”等系列活动。如今,该村又推出荷塘咖啡、围炉煮茶等受年轻消费群体追捧的轻业态。通过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走马塘村一年吸引游客55万人次。
四明廊桥是李家坑村的文化地标之一,该村联合高校、社会机构共同开发了一款“巨无霸”乐高,深受游客喜爱。“这款拼搭套装共有5000个零件,消费者在搭建的过程中能了解古代建筑构造,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李家坑村党支部书记李行伟说。
C
文化“铸魂”,擦亮乡村新底色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文化赋能的“塑形”效果已初步呈现。整洁的村容村貌、多元的产业结构、“出圈”的文旅资源……在硬件设施不断提升的同时,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未来乡村建设抑或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主体是谁?又是为了谁、依靠谁?
答案是:让农民唱主角。乡村社会的主体是农民,他们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当然也是文化赋能的受益者。
“文化要‘塑形’,更要‘铸魂’。要坚持以文化人,激发文化主体的内生动力。”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中国乡村建设与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主任严渊说。在他看来,乡村的熟人社会,积累了集体观念、族群意识、村规民约等乡村文化。这些是乡村社会的黏合剂,其产生的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和归属感不可估量。
文化赋能,以村民为本。其一,要让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从解决其生产、生活中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出发,致力于村民精神生活环境的改善。
鄞州区云龙镇上李家村有一项延续了数十年的优良传统——“村民集体协商”制度。2019年,该村经村民集体商议,在全市首推“道德负面清单”,对孝顺父母、垃圾分类等文明行为进行奖励,对有不文明行为的村民进行提醒、处罚,敦促村民养成文明习惯。如今,该村节俭办寿宴的多了,庭院私自搭棚的少了,乱停车、乱晾晒等不文明现象基本消失了,全村垃圾分类率高达95%。
其二,要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以文化育民、乐民、惠民,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云龙镇云龙村拥有千年龙舟文化,目前村里组建了一支龙舟队,定期训练、交流切磋,并多次参加全市龙舟赛。“划龙舟是大部分村民掌握的一项技艺,组建龙舟队既能传承千年龙舟文化,也能促进村民间的交流,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云龙村党总支书记袁晓丽说。
北仑区春晓街道三山村有一首家家传唱的村歌——《想为家乡点个赞》。这首歌曲展现了美丽乡村和百姓的幸福生活,抒发了村民对家乡的热爱。“村歌就是乡村的一张文化名片,传唱村歌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三山村文化站工作人员王丽莲说。
如今,在一些未来乡村,“村BA”“村晚”“乡村音乐节”等活动不断涌现,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未来文化”的蓝图逐渐清晰。
“真正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是能够让人沉下心去体验和感悟的。在新时代,文化赋能要立足于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把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城市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在兴村富民的基础上,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诚通凯胜设计院副院长金雷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