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红”流量变“长红”留量

“舟游古林”线路美景。(沈天舟 摄)

金峨山杜鹃花海。 (奉化区委宣传部供图)

调研组成员:史伟刚 俞永均 沈孙晖

何 晴 沈天舟

执 笔:何 晴 沈天舟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改进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村庄、集市等末梢延伸,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增加有效服务供给。

——摘自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

青山如画,碧水悠悠。作为城区30分钟交通圈内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江北区慈城镇毛岙村主打“山水和生态”,以青山叠翠、亭台楼榭等景观走红网络,尤其是碧水如镜的毛力水库,被不少网友称作“宁波版茶卡盐湖”。

网红乡村自带流量,在社交媒体获得热捧。网友“呦呦呦”打卡毛岙村后赞叹不已:“震撼,像走进了世外桃源”!

“网红”是网络媒体繁荣发展的产物,它不仅拓宽了普通事物的展示平台,还获得人们的关注。当乡村成为“网红”,昔日“隐于尘世”的田园风光、淳朴民风和独特文化在网络世界里被置于聚光灯下,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为乡村带来了人气和发展契机。

但“网红”如何保持乡村文化的独特性和真实性,让乡村成为促进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的沃土?各地又如何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IP?最近,记者深入宁波各个未来乡村蹲点调研,求解“网红”流量变“长红”留量的“最大公约数”。

A

爆点引流,乡村美丽转变

宁波版“小川西”“阿勒泰”、湖畔咖啡、稻田火车……近年来,通过制造“爆点”,宁波不少未来乡村频频“出圈”,变身“网红村”。

调研中记者发现,以特有的自然景观“引流”,吸引游客拍照打卡,是乡村“走红”的一大路径。借景生金,归根结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推动美丽转变。

奉化西坞街道金峨村是“靠山吃山”的典型:该村拥有宁波市单片面积最大的野生杜鹃林,面积近400亩。每逢春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刷爆”全网,火速“出圈”。

依托独家自然景观,金峨村以花为媒,做足“美丽经济”的文章。“金峨山8公里的步道是徒步爱好者的胜地,我每个月都过来走上一圈!”市民潘昊说,“每年四月杜鹃花盛开时,这里变身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目前,该村已连续举办八届金峨杜鹃花文化旅游节,每年吸引10多万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乡村“走红”,还可借人文景观增强声量。

其一,保留浙派韵味的建筑风貌——在发展新风貌的同时保留历史建筑的原汁原味,让新旧两种风格融合共存。

海曙章水镇李家坑村是掌握这项“技能”的领跑者。白墙黑瓦的明清四合院,成为李家坑村的“顶流”。“不枉我驱车一个半小时来到这里,这里的街巷建筑都保存完好,漫步其中犹如‘穿越’一般。”游客邵佳莹穿梭在古村深巷中,拍出了一组江南水乡风格的“人像大片”。

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摸索“微改造、精提升”的村庄焕新路,在融入现代建筑理念的同时最大限度做到修旧如旧。如今,通过打出“唐宋文化+浙派民居”的文旅融合牌,李家坑村每年能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

传统民居有古韵,时代新居有亮色。依托23套中式别墅及新中式风格民宿,象山贤庠镇青莱村正打造全县中式民居风貌引领样板区。“我们的客房均由超200年历史的古建筑改造而来,节假日几乎爆满。”西坡民宿主理人钱继良说。

其二,从民俗文化上做文章——发掘宝贵的本地文化资源,发扬优秀习俗文化,将“乡风”具象化,有了吸引八方来客的底气。

在鄞州区云龙镇云龙村,距今两千多年的“羽人竞渡”史,孕育了当地隽永的龙舟文化。每逢端午,游客可观看龙舟赛,品尝到地道烹饪手法和传统文化嫁接开发出的“龙舟十八碗”,阿婆老三鲜、鳗鲡溪滑、鳝丝穿林……道道都是“老底子”甬味。“龙舟文化”具象成可看、可品、可玩的互动体验项目,千年“金字招牌”正打响古村文旅名气。

无独有偶,每年元宵节,醒狮、十八节布龙、纸龙灯……这些奉化独有的民间风俗在千年古村青云村汇集,“民俗文化”虹吸效应明显。“今年元宵活动持续了三天,吸引客流逾10万人次。”活动相关负责人张未说。

B

持续走红,乡村“吸睛”更“吸金”

“以‘一棵树’制造‘爆点’固然有效,但如何让‘一棵树’撑起‘一片景’更加值得我们考量。”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建设处处长徐峰认为,“网红效应”或许能为村庄带来话题,但在形成短期“网红效应”的同时,我们也须关注其可持续性。

调研中,记者发现,两个转变是必经之路——

让“流量”变“留量”,乡村要在消费场景打造上以“互”为要,提高“粉丝黏性”。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奉化莼湖街道缪家村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雪芹风筝为“流量入口”,将文化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环境优势、经济优势。

以点带面,在于深度绑定民俗文化,加强游客互动,提升其参与感。依托曹雪芹风筝博物馆,缪家村创办“风筝文化传承”中小学生社科实践研学基地,培育风筝研学、住宿等业态。据统计,今年春季研学季缪家村已接待中小学研学3000余人次,企事业单位人员学习调研1000余人次。

让“网红”变“长红”,乡村要在产业布局上以“融”为进,实现“优雅转身”。

作为宁波有名的“长寿村”,宁海梅林街道河洪村1000余名村民中,90岁以上老人就有20余人。围绕长寿文化,河洪村大力发展康养经济。

在村口的土房内,“兰坊公社”党员“创客”梁兰兰正忙着整理长寿糕、长寿面等长寿礼盒。“围绕长寿IP,我们通过药材种植、伴手礼出售、接待旅游团队等方式创收,去年营业额超150万元。”梁兰兰告诉记者。

长寿文旅IP正“融”入村内的每个角落。“五树广场、生态疗养所、长寿博物馆等10余个长寿文旅场景,让我沉浸式领略这里的长寿文化!”游客邓力华说。

同时,河洪村也在不断拓宽消费群体的边界,增强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这个端午假期,网友“笑笑”参加了河洪村交通驿站的乡村公益音乐节,与万余名游客一起尽享乡村浪漫时光。“在长寿村听音乐节,还尝了长寿面,真是一次美妙的体验。”她说。

产业布局“融”,还体现在与周边地区的“抱团联动式”发展。

以密布的水网为载体,海曙古林镇茂新村联合蜃蛟片区7个村1个渔业社,将沿线13.5公里水道打造成“舟游古林”航线,沿线景点串珠成链,农耕种植、水乡野趣、太空农业、米食非遗等不同体验区,点缀于以水为纽带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游线上。

“‘舟游古林’受到游客热捧,截至今年4月30日,经营性收入已达52万元。”古林镇席乡文旅公司董事长胡国军介绍,“片区内每个村每年可按利润的6%获得分红,2023年各村分红约6万元。”

C

措置有方,让网红乡村更“出圈”

调研中,记者发现,网红乡村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类型。

第一类强调的是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原始性。如慈溪观海卫镇双湖村以原汁原味的稻田和临湖营地走红网络;鄞州东钱湖镇俞塘村以“田园牧歌”式的美好吸引众多游人的目光……但在网络热捧的同时,我们也应反思:网络滤镜“碎”了之后,“素颜”能否经得起考验?若答案为否,可能会使村庄遭到流量的“反噬”,会被贴上“避雷”“千万别去”等标签。

第二类以游客流量的竞争和基础服务的快速堆砌为特征。如茂新村积极打造御史中丞第、火车咖啡馆、太空农业等业态吸引游客;东钱湖镇韩岭村引进民间资本,发展民宿、餐饮、文创等业态。这个类型的网红乡村开始意识到,需要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来吸引和留住游客,不过有时也会面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长远规划的窘境。

网红乡村发展的第三个类型,主要以“互动游”“体验游”增强游客的归属感和满意度。对于城市游客而言,乡村既新奇又陌生,海曙集士港镇深溪村搭建与游客深度互动的桥梁,引入骑行这一运动,减少游客对乡村的陌生感,村内建成宁波首条比赛级骑行道,骑行爱好者络绎不绝。

对于网红乡村如何可持续发展,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系主任徐顺毕有一套自己的“施工图”。近年来,他一直带领学生“耕耘”在宁波的田间地头,打造了不少网红乡村。

“首要任务是做好文化保护与活化。”徐顺毕说,建筑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的“软实力”,可以通过修缮古建筑、引入创意要素,保护和活化传统文化。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艺术节等文化活动提高村庄的差异性和辨识度。

“网红乡村的诞生,源于城市居民的休闲体验需求,相比于长途旅游,‘周边游’往往占有更低的决策成本和时间成本的优势。”徐顺毕认为,一些村庄“周末爆火,平时冷清”的现象不可规避,决策者应当科学布局,完善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在提高游客接待能力的同时,也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

网红乡村如何更好“出圈”?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剑指出,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要合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宣传和推广网红乡村。“可以制作接地气、专业性强的短视频作品,深度还原乡村本味,传播上,要培养本土的‘宣传达人’,以网络意见领袖的力量为乡村‘引流’,同时搭建传播矩阵账号,扩大乡村影响力。”他说。

2024-06-17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58692.html 1 3 让“网红”流量变“长红”留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