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未来乡村的“善治”谐乐

“小板凳”村民说事亭。(余姚谢家路村供图)

崇寿镇傅家路村景貌。(卓松磊 摄)

调研组成员:张伟方 俞永均

孙吉晶 张凯凯

执 笔:张凯凯

在宁波北翼的湾区之上,一个个乡村有着共同的特征:

北临七塘江的崇寿镇傅家路村,来自18个少数民族的同胞在这里安家;四塘江横穿而过的泗门镇谢家路村,拥有占常住人口45%的外来人口;北靠三塘横江的周巷镇万安庄村,新村民比例更是接近一半。

村民组成复杂——这是宁波北翼自唐宋时期就留下的“痕迹”。滩涂之上,古时人们围涂筑塘,而今人们建城兴业。五湖四海的“拓荒者”集聚于此,为乡村注入新活力,也带来棘手的管理难题。

如何把天南海北的兴业者与村庄紧紧连接在一起?如何打破隔阂,让“村事”成为新老村民共同商议的“家事”?如何让不同身份、背景的乡贤、企业家、青创客携手并进,成为乡村共富路上的“同行者”?傅家路村、谢家路村、万安庄村曾经面临的难题,如今也正困扰着全市其他乡村。

为了从“先驱者”身上寻得答案,迎着夏日暖风,记者走进宁波北部湾区这三个典型而各异的未来乡村,为你解码这首乡风浸润下的“善治”谐乐。

A

党建+网格——用好乡村治理“融”字诀

要把“一团乱麻”拧成一股绳,需要几个步骤?

2006年,47岁的陈沸沸在慈溪崇寿镇傅家路村走马上任时,就面临着这个问题。

彼时,傅家路村刚刚完成四个自然村的合并。小村观念、大姓家族、数量众多的新村民……每一个关键词背后,都是制约村庄发展的一连串难题。戴着贫困村的帽子,过着“脏乱差”的日子,整个村上下一团乱麻,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

同样的困境发生在20公里开外的余姚泗门镇谢家路村,村里的老人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四村合并后,人口从800余人增加到4000余人,但村干部只有十来个。村干部说话没人听,大家各执一词,小矛盾都要拖上十天半个月才处理。”

如何把“一团乱麻”拧成一股绳?在傅家路村,陈沸沸经过深思熟虑后,做起了“头雁引领,网格化管理”的文章。让“田字格”排布的四个自然村“各自为政”?不成。为了打破“小村小片算小账”的局面,陈沸沸将傅家路村纵向划分为多个长条形片区,下设若干网格和先锋户联站。

片区长和网格长谁来当?除了挑选本村有威信的老村民当“头雁”以外,陈沸沸还将名额分配给来自不同省份、不同民族的新村民,从中挑选有影响力、有文化且通情达理的青年。

在谢家路村,“拧绳”的责任则落到了一个个“前哨党支部”上。

谢家路村党委书记唐华军介绍,为了提升合村后村民的凝聚力,当时的村党委在村内200多名党员中,选取威望较高的部分党员户家庭设立党教点。此后,星罗棋布的农家小院就成了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场所。

后来,一座座农家小院拥有了新的名字——“前哨党支部”。“前哨”二字,是党员服务群众的前哨,是化解矛盾纠纷的前哨,更是村民凝心聚力建设村庄的前哨。党旗之下,每名党员联系6户左右非党员家庭,村民间的融合就从这一个个“最小单元”开始,最终拧成一条结实的“绳”。

抓网格,抓的是乡村振兴的“神经末梢”。将区域科学划分成一个个网格,让服务和管理渗透到每一个“最小单元”之中,破解基层治理中外来人口倒挂、村民难以达成共识等难题,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

抓党建,抓的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不懈动力。“前哨党支部”等模式真正实现“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让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渗透至每家每户,让惠农助农政策、各类资金资源精准触达基层。

抓“头雁”,抓的是让所有村民共享发展成果。选优配强“头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带领村民接纳新观念、拥抱新事业,引领他们从“对着干、看着干”到“跟着干、带头干”,共同推动“村强民富”的美好愿景走进现实。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9年3月,经崇寿镇党委牵头,傅家路村与邻近的傅福村、健民村共同成立片区联合党委,将“融”字诀向周边推广;无独有偶,谢家路村的“前哨党支部”也在余姚市产生“裂变”,目前,该市已建立农村、社区“前哨党支部”千余个。

B

良制+智治——打通村民议事的“最后一米”

“农民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村庄整治的规划和建设方案都应经过村民讨论、民主决策,切实防止刮风,切忌强迫命令。”

这是2003年召开的浙江省“千万工程”启动会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谆谆嘱托。

21年后的今天,村民议事的激情和热情,洋溢在宁波的一个个未来乡村中。

“让村民‘议出成效’,既是村民议事的最高纲领,也是最低纲领。”这是慈溪周巷镇万安庄村党委书记宋华忠的切身体会。

宋华忠刚上任时,万安庄村是典型的“后进村”。短板、缺陷一点就明,但村里迟迟干不出实效,问题出在哪儿?

“开村民代表大会,5分钟就散场,没人拍板,也没人敢负责。一次又一次,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消磨殆尽。”宋华忠找到了问题关键。

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永远是每一个村民。为了重新唤起村民议事的信心,宋华忠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民心结,疏通工作的“卡壳点”。他还雷厉风行地在12天内完成村环境整治,把问题清单变成“合格答卷”,只为证明“这届班子能成事”。

如果说让村民主动议事是起跑线,那让村民便于议事则是漫长的跑道。如何打通“最后一米”?调研中,我们看到一个个未来乡村正在上下求索。

聚焦“在哪议”,议事载体更多元。

改变“有事没事会议室”的传统模式,这些未来乡村在田间地头、村广场等群众常去的“唠嗑点”“歇凉处”,就近、就便构筑议事阵地,让班子“沉下去”,把群众“请上来”。以谢家路村为例,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小板凳”村民说事亭。过去一年间,在亭中,村民“议”出了灯光篮球场、村级效益共享充电站等一系列民生关切之事。

聚焦“谁来议”,众家之事众家管。

设立村民议事会,引导党员、村民、致富能人、少数民族骨干等代表参与农村建设,推动村集体“三资”管理、村级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等村集体事务公平公开、科学实施。在傅家路村,村干部还凭着对“众家治村”理念的坚持,着力打通村民议事的“最后一米”。“傅家路村的每一件大事,我们都保证政策到户、开会到户,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村党委书记陈沸沸说。

聚集“议得好”,智治赋能提质效。

各村依托数字综合指挥中心、“数字乡村一张图”等智治应用系统,设立“云上议事厅”,村民可全时段、全天候在线提出议题,解决了线下议事时空受限制、后续监督不足等痛点。谢家路村就把“小板凳”工作法推上了“云”——在2.0版本“智慧板凳”中,村民通过手机一键报忧喜、谈看法、提意见,党员干部则可一键反馈解难题,村民议事蔚然成风。

“无论是‘智慧板凳’还是‘众家治村’,归根到底是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良制’搭配数字化,为‘千村未来、万村共富’铺就‘善治’底色。”戴志伟说。

C

德治+法治——奏响共荣共创的协奏曲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途径。

若要问宁波北部湾区这三个未来乡村与其他村庄的最大区别是什么,那答案是:它们已经拥有了融合的基础、自治的底色,进而擦出了“德治+法治”的光亮。

何谓“未来”?浙江省政府出台的指导意见中这样描述:主导产业兴旺发达,主体风貌美丽宜居,主题文化繁荣兴盛——

无一字提及“人”,却又皆是人的作为、人的感受、人的“文章”。记者在调研时发现,在这些未来乡村中,德治、法治堪称“方向盘”“压舱石”,引导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向着共同富裕这一大同之梦携手前行,奏响共荣共创的协奏曲。

行船稳不稳,全看“方向盘”。在傅家路村文化礼堂等文化阵地及公园等公共区域,该村首创的村规民约“三字经”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结邻居,是缘分,有纠纷,互包容……228个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已成为傅家路村全体村民遵守的“众家”规约。

透过村规民约“三字经”,我们看到了德治带来的“向心力”。

万人村,民族多,心相融,一家亲——来自贵州的苗族小伙吴通文因多次在村级篮球赛中表现优秀,被推举为村业余篮球队队长,也被少数民族同胞认可为新乡人的代表。在这里,他找到了存在感,也有了获得感。

村在上,民为大,公在先,家是根——今年4月,傅家路村乡贤马洁洁向村文化礼堂捐赠了革命烈士魏尧根同志的烈士证。记忆里的村规和家训,叮嘱她“根”在这里,这也是她将祖辈的烈士证送回家乡的原因。“对于回家的渴望,祖辈一定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马洁洁说。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治铺就的底色,也为法治夯实了地基。

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万安庄村,法治文化阵地被搬到农民“家门口”。法治公园和村道上随处可见的法治漫画和标语,让村民抬头见法、驻足学法,最终心中有法。

“提高农民的法治素养,是法治乡村建设的题中之义。”村党委书记宋华忠告诉记者,破除“权比法大”“信权不信法”“信人不信法”等传统观念,抓阵地建设、抓精准普法最行之有效。如今,村里多了一些“懂法人”,少了一些“糊涂事”,身边人影响身边人,身边人带动身边人,“法治之花”生机勃勃。

“事实上,在新时代乡村治理中,单一的自治、法治或德治,都是行不通的。只有有效推进‘三治融合’,才能真正发挥三者功能互补的最大效能,真正实现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善治’目标。”戴志伟表示。

“方向盘”在手,“压舱石”在胸,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协力扬帆,未来乡村建设的轮船才能行稳致远。而它们的经验和启示也将激励着一个个“后继村”,奏响属于自己的“善治”谐乐。

2024-06-11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57613.html 1 3 解码未来乡村的“善治”谐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