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丽敏
编者按
兰台,古时档案典藏之处,后世档案工作者常以“兰台人”自称。档案,看似和大家的日常生活距离甚远,实则息息相关。在档案类别中,有一类为干部人事档案,与组织工作紧密相关,是选人用人的重要基础。
今天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记者为你揭开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神秘面纱”。
走进市委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心,记者首先看见的是干净整洁的前台和敞亮明净的阅档室。
市委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心是一个“年轻”的单位,于2020年11月建成投用。
“在外界看来,我们的工作就是保管档案,其实这是传统认知,安全保管只是我们最基本的职责。”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的职责包括干部人事档案的建立、接收、保管、转递,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整理、利用等日常管理工作。
与其他类型的档案相比,管好用好干部档案,深度挖掘档案材料价值,对培养、选拔、使用干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集中管档工作推进过程中,中心创新推出准备—申报—初审—整改—复审—移交—入库“七步移交法”,严格执行“五不收”标准,对每一本干部档案进行全面“体检”,有效实现合格一批、入库一批、利用一批。
看似简单的常态化流程,实际操作时却会出现各种“疑难杂症”,需要档案工作者凭借足够专业的业务素养对档案材料进行细致的甄别和鉴定。“要在蛛丝马迹中找到问题、找出疑点,对档案材料是否涂改造假、干部信息是否真实准确、重要原始材料是否规范完整等进行严格审核把关。”中心负责人说,仅发现问题还远远不够,还要提出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尤其是涉及年代久远的档案材料,整改起来难度更大,会碰到材料遗失、学校撤并、公司注销、当时的办事人员已过世等情况,给档案问题整改带来各种困难。
材料的完整、真实、准确是档案的生命线,尤其是在审核调查环节,容不得一点马虎,档案工作者必须“严”字当头,凡疑必查,把握材料的整体性、关联性和逻辑性,审准审好干部信息。
“遇到疑难问题时,一天一卷都审核不完,因为发现某个问题时,要进行逻辑推理,推测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求证真伪。”中心负责人说。
细致入微、洞察秋毫,不偏定、不误定,是当好干部人事档案“质检员”的基本要求,对干部人事档案正本清源、去伪存真,才能为干部队伍“风清气正”打好基础。
现代化的档案管理,需要热情专注、业务精湛的管档队伍,也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为了提高档案的管理、利用效率,2022年7月,我市率先实现省干部人事档案智汇管理应用市县贯通,形成“1+10”的档案数据应用中心。依托该平台,实现档案材料接收更快捷、查询更便捷,有效提升了档案服务利用的效能,逐步实现档案从“简单查”到“综合用”的转变。
“档案健康码”赋码是对档案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综合评判,能够直观呈现审核结果,是及时预警档案问题的有效手段。截至2023年底,我市已基本完成市县党委管理干部的档案赋码,有效提升档案审核工作质效。
在档案库房中,每一本档案都有专属识别码,只要在柜架的电子屏上输入想要查询的干部姓名,柜机即可自动找到档案所在位置,做到“一键输入、精准定位”,这一智能化系统设备将“大海捞针”变为可能,让档案管理更加精准化、精细化。此外,库房内还配有无死角监控、全方位的环境监测设备。
档案用得好用得准就是“活档案”,用不好或者不用就是“死材料”。接下来,中心将在继续完善数字化管理的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深入挖掘档案潜在价值,提取关键信息分析研判,为选拔任用、干部监督、人才评鉴等工作提供精准高效的档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