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单玉紫枫 王婧
船老大曾师傅发现,这两年,出海变得更智能了。
过去,在离岸数十公里远的海上,接收卫星指令、打视频电话、使用Wi-Fi几乎是无法想象的。如今,很多宁波渔船已经搭载了宽带卫星终端,渔民可以借助卫星即时通信和AI警报,应对不同的海上场景,一旦遇到极端天气、海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卫星发出求救信号,或按下物联网设备上的“SOS”键一键呼救。
“卫星渔船”,是宁波点燃“蓝色引擎”的一大缩影。
昨天,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推进会上,迪泰科技董事长毛方迪自豪地说,已有3万多艘船安装了该企业研发的船舶卫星通信设备,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企业近四年销售收入翻了两番,还有两家子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如果不是宁波加快推进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在海洋领域持续擦亮单项冠军、专精特新“金名片”,这一项目很难在如此短时间内取得关键技术和示范应用的重要突破。
新目标
建设海洋中心城市,是宁波服务“国之大者”的担当,是省委、省政府交给宁波的一项重要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推动宁波舟山共建海洋中心城市。
拥抱海洋、挺进深蓝。经过多年建设,宁波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已初具规模。去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605亿元,拥有涉海科研机构19家。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三,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排名跃升至全球第9位。
但早已将“航标”锁定为海洋中心城市的宁波,不能也不会满足于眼下的成绩,而是围绕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开展新一轮的全面审视和再出发——力争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以“港产城文”融合发展为路径,以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为牵引,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高标准塑造陆海统筹发展新格局,加快建成一座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生态优良、海洋文化繁荣、海洋治理高效的海洋中心城市。
新跨越
锚定新目标、实现新跨越,既要有紧迫感,也要看到长期性。
比如新旧动能转换,是持续数年的课题。宁波一手做优做深绿色石化和汽车两大临港优势产业,一手做大做强海洋高端装备、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目前,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持续保持快速增长,近年来增速达到10%以上,“蓝色引擎”正加快发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倍增发展迈上新征程。
另一方面,宁波已着手更长时段的布局,即把科技创新作为经略海洋的核心支撑,大力推动科创力量和产业资源融合聚变——比如在昨天的会上,宁波提出瞄准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海洋高端装备等领域,布局建设“两重一场一中心”,即积极争创海洋关键材料、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工建设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宁波片区,谋划布局国家水上装备安全与可靠性技术创新中心。
简而言之,提升蓝色创新策源能力。
宁波深知,一座真正的“蓝色创新”之城,要有风险共担、躬身入局的勇气,也只有走完“从0到10”的全程,一次真正的创新才算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企业、政府缺一不可。科学家要针对深海极端工况关键部件、海洋药源分子高效制备等“卡脖子”难题精准发力。企业要进入核心领域,掌握布局主动权。政府要坚持“绿新高、大优强”发展方向,建立健全海洋经济市场经营主体梯度培育机制,在不同领域针对性配备支持政策,在不同阶段集成性改革打通堵点,推动主体提质、平台提效、产业提升。
也正是着眼于此,昨天的会议提出,要大力弘扬“向海图强”精神,把总蓝图细化为施工图、作战图。
这里着眼的是蓝色的未来,而长周期的起点正是当下。
新篇章
观察当下的宁波,有句现成的推广词——书藏古今,港通天下。
时间上穿越古今,空间上跳出宁波,短短8个字,同时暗含了这座向海而生的城市一以贯之的发展思路,以“港产城文”深度融合为路径,向海图强书写经略海洋精彩篇章。
宁波提出以海为魂,突出“山、海、城、人”和谐相融,塑造滨海城市的鲜明特质;为海探源,大力实施海洋文明探源工程,探索海洋文化更富创意的“表达形式”“打开方式”,挖掘向海图强的文化基因;扬帆世界,充分发挥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等平台作用,办好海上丝路文旅博览会等对外交流活动,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搭建文明传播的蓝色桥梁。
而宁波人更深知,无论人文还是经济,绕不开的底层逻辑正是港口与开放。
作为一座以开放立身的城市,宁波或许比其他地方更能体会“环球同此凉热”,也比以往任何时刻更加希望靠近海洋中心。
正如在昨天的会议上,“坚持文化‘融’海,擦亮宁波海洋文明品牌”被独立成篇,要求深入挖掘宁波海洋文化的深厚积淀,让城的风采、海的韵味、文的魅力深度交融,着力打造“中华海洋文明起源地”城市品牌。
读懂这些趋势,也就读懂了宁波心中的那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