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呵护特殊儿童群体健康成长

——我市高质量推进儿童福利工作掠影

慈溪市“汇聚微光·传递温暖”困境儿童圆梦微心愿认领。

记者 伍 慧 通讯员 鲍 婷 朱文琦 (本版图片由市民政局提供)

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新时期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健全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加强孤困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工作,织就了一张有温度、有力度、专业化的关爱保护网。

把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儿童福利是一项饱含温度的事业,儿童福利工作顺利推进,离不开政策的加持。早在2015年,我市就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社会福利事业的实施意见》,在全国较早将包括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在内的困境儿童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2020年,市民政局等12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机制。

当前,宁波共有困境儿童5476人,留守儿童132人,孤儿228人。今年4月,我市再次启动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调标后,机构孤儿、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月标准连续领跑全省、领先全国。2020年以来,我市累计发放孤困儿童基本生活费约3.47亿元。

为让政策带着温度落地,市民政局于2020年启动“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鼓励基层儿童福利工作者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儿童福利相关政策、儿童心理健康关爱、儿童安全知识等内容打包送到家门口,不断提升政策知晓率。

“活动的宣讲对象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村(居)儿童主任等为重点,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将宣讲对象延伸到流动儿童及其监护人。”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深入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引导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强化监护主体责任意识,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引导儿童学习自我保护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引导村(居)民委员会落实工作职责,做好对监护人的法治宣传、监护督促和指导等工作;引导儿童主任进一步提升业务素质、提高关爱服务技能,及时协助提供针对性关爱服务,切实维护儿童基本权益,让村(社区)真正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据了解,2020年以来,全市共开展相关活动5000余场,覆盖群众约12万人次。

推动关爱服务走深走实

微光成炬,传递温暖。一个书包、一套益智玩具、一盒水彩笔、一本书……这些简单而朴素的愿望清单,却是困境儿童珍藏在心底的渴望。

过去五年,我市紧扣“六一”儿童节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大走访暨圆梦微心愿活动,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爱心人士认领孩子们的小小心愿,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温暖。

5月17日,由慈溪市民政局牵头开展的“汇聚微光·传递温暖”困境儿童圆梦微心愿项目正式启动。“慈溪发布”公众号关于活动安排的推文于18:04一经发布,吸引了众多爱心人士关注、留言、转发。

第二日凌晨00:05,来自慈溪市宗汉街道的陈先生在认领了2个微心愿之后,又在当日上午10:02把剩余的11盏护眼台灯全部认领了。“这款护眼台灯,我们家儿子也在用,效果不错,所以干脆全包了剩余的护眼台灯。”陈先生说。

过了2天,陈先生特地从余姚驱车将物资送到慈溪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手中,“现在我在余姚工作,孩子也在余姚读书,但是作为慈溪人,‘慈溪发布’我也关注,慈溪的事我也关心。网店说等到‘520’下单有折扣活动,但我想还是早买早送早放心,免得快递物流途中耽搁时间。”

慈溪市志愿(公益)社会组织联盟理事长姚云珠,第一时间转发朋友圈,并在姚云珠劳模创新工作室等群里发动志愿者们积极认领;初三学生张同学一口气认领了书包、篮球、电风扇、图书券等5个微心愿,并拜托妈妈一定要及时送到未保中心;新人陈先生和房女士认领了10个微心愿,寓意“十全十美”,他们希望能把爱心和幸福传递给小朋友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场爱心接力中来。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宁波市民政局依托“浙里护苗”应用管理系统,组织基层儿童福利工作队伍开展每月至少一次的常态化关爱探访,全面掌握孤困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监护落实、身心健康状况,及时为存在实际困难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关爱帮扶服务。今年以来,我市关爱探访孤困、留守儿童共计24039人次,“六一”前夕征集微心愿2650个,已圆梦微心愿2000余个,目前微心愿圆梦活动还在进行中。

因地制宜打造儿童关爱服务阵地

5月18日下午,12岁的张凯乐(化名)像往常一样,来到了位于寒松路3号的鄞州区下应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在这里,他可以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津津有味地阅读,享受一个下午的静谧时光。

鄞州区下应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成立于2021年,整合街道社工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儿童之家等场地建设,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设有个案室、图书厅、科普馆、多功能活动室、减压角、排练室等功能室。经过4年的运营,未保站逐渐覆盖下应街道下辖的8个社区和2个建制村6000余名未成年人。当前,未保站设有2名儿童督导员,依托辖区内9个儿童之家的10名儿童主任开展儿童关爱服务相关工作。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是做好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关爱保护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未保机构实体运行提升项目”,探索制定县级未保中心建设指南和工作指引,大力推进乡镇(街道)级未保站和村级儿童之家建设,全篇谋划未保点位,构建市、县、镇、村四级关爱保护服务平台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11家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56家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村(社)儿童之家应建尽建。

海曙区白云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紧密联系公安,司法,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和机构,推动“政府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模式,构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网络保护、司法保护“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镇海区骆驼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创新开展探月计划、星球芝士、部落之舞、蔬果发电、消失的颜色等科学探索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植物园、消防队等场所进行研学;象山县贤庠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通过实施“奔跑吧·少年”暑期外来职工子女帮扶项目向本辖区困境儿童和流动儿童敞开温暖的怀抱,引导儿童融入集体,解决他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2023年,宁波有11家乡镇(街道)未保站因地制宜探索打造“一站一特色”关爱服务工作品牌,成功入选省级未保站建设百佳案例。

多维赋能建强人才队伍

种一米阳光,照亮心中的希望,只要有需要,她立即赶到现场。她是余姚市泗门镇泗北村儿童主任—马玲玲。任职以来,马玲玲始终坚持把守护儿童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积极服务于困境儿童,帮助困境儿童发现问题、表达诉求、解决困难。

泗北村现有困境儿童4人。为更好地关爱这些孩子,马玲玲从实际出发,定期开展困境儿童的信息排查走访,及时掌握困境儿童们的生活保障、家庭监护、就学等基本信息,做好一人一档。

3年前,马玲玲第一次入户走访时,晓晓尚在读幼儿园,其父亲于一年前遭遇车祸身亡,母亲是家中唯一劳动力,以打零工为主。在了解清楚晓晓的家庭情况后,马玲玲开始各方寻求资源,帮助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尽全力为晓晓提供帮助。首先,她通过市民政局组织的微心愿活动,满足晓晓想要一个发饰礼盒的心愿。随后,在了解到余姚市小卷毛公益服务中心有“梦想小屋”改造工程项目后,她积极与镇民政办、计生协以及该服务中心进行对接,最终帮助晓晓实现了居住环境改善的梦想。“梦想小屋完工的当天,晓晓就发来感谢,说很喜欢。”采访中,马玲玲说,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现在,晓晓的性格愈加开朗了,在绘画方面还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

一点一滴,汇爱成海。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儿童主任用心浇灌、用爱陪伴,辛勤付出,才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身边的温暖和善意。

近年来,宁波选优配强基层儿童福利工作骨干人才,组建市基层儿童队伍宣讲团,定制“儿童主任专用服务工具包”,每年分层分级开展系统性培训,并通过征文活动、风采展示以及落实服务报酬等形式不断激发全市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干事创业的热情。截至目前,全市共配有183名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和2993名村(居)儿童主任。同时,宁波还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儿童福利服务。

①海曙区白云街道未保站工作人员带领新宁波娃学说宁波话,体验宁波传统文化。

②“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儿童福利领域“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

③“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中,现场教学急救知识。

④宁波市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专项行动启动仪式。

2024-05-30 ——我市高质量推进儿童福利工作掠影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55494.html 1 3 精心呵护特殊儿童群体健康成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