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垒:“漆痴”有个漆艺振兴梦

潘垒介绍漆艺作品。(张超梁 沈孙晖 摄)

记者 沈孙晖 通讯员 张超梁

他的漆艺作品曾作为纪念品,被赠送给参加中非合作论坛的国际友人;宁波大学将其作品作为宁波“特产”,送给长期助力宁波大学发展的“宁波帮”人士;他的漆艺作品被吉林省博物院、黑龙江省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院等多家机构收藏……

他叫潘垒,人称“漆痴”,是韩国东方文化大学院漆艺专业博士、宁波大学副教授,也是镇海区髹漆金缮非遗传承人。

“我想让中国的漆艺作品成为顶流潮品,可与国际时尚大牌媲美。”这个漆艺振兴梦,42岁的潘垒已怀揣了20年!

跨界

潘垒是山东人,大学就读于山东大学平面设计专业。凭借其制作的漆画,潘垒一鸣惊人夺下省级金奖。“这个奖项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决定深耕漆艺领域。”他告诉记者。

漆艺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日韩发展兴盛。潘垒大学毕业后,远赴韩国继续深造。

“漆艺作品是时光凝结的硕果,需要长时间手工打磨,才能打造出一件好作品。”潘垒说,小到一个杯子、一双筷子,都得花费两三个月。而大件作品,要花费数年光阴。

正因为漆艺作品耗时耗力,所以必须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才能做出好作品。夜深人静时,别人已进入梦乡,潘垒却在潜心创作。为了在博士毕业展上拿出一批好作品,他更是通宵达旦,沉浸在漆艺形态、图示、材料与工艺制作中。

最终,潘垒从韩国东方文化大学院毕业,他也成了中国屈指可数的漆艺专业博士。

焕新

在潘垒看来,宁波是国内乃至世界漆艺的重要发源地。

“比如,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佐证了中国漆艺传承了约七千年。井头山遗址两件木器被确定为中国最早漆器,世界使用漆的历史也因此追溯到了八千多年前。”潘垒说,这是他前来镇海创业的重要原因。

据悉,潘垒入选了我市首批“泛3315计划”,以他为核心的“宁波非遗新文创产品开发”项目则入选了镇海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他在镇海创办了宁波博通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目标是填补宁波相关漆艺产业空白。

“漆艺虽是传统手艺,也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才能迸发蓬勃活力。”潘垒团队已获“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自动化喷漆设备”等40多项专利,涵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

作品创作上,潘垒团队同样硕果累累——

作为镇海非遗作品,其团队精心创作的“大漆快客杯——故里人家”,从全国8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勇夺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潜心打造的“宋韵大漆茶具系列”,在2023浙江“非遗茶生活”传统工艺联创大赛中,成为全市唯一获金奖的参选作品;

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漆彩系列”茶叶罐,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多年来,潘垒团队的漆艺作品已获得逾30项国家级、省级奖项。

“非遗文创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在根植文化、创新表达、融入生活等方面下功夫。”潘垒选择的发力点是国潮。

潘垒团队依托漆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创新开发了一系列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兼具的国潮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吸引了无数年轻文创爱好者。宁波博通旗下漆陶坊、博士手作品牌的销售额已超过5000万元。

传承

“这是天然大漆。如果是化学漆,时间这么久已经烧着了……”这是潘垒漆艺公开课上的一幕。像这样对市民免费的公开课,他每年会不定期在宁波各地开设。

漆艺传承,需要集结多方力量。2017年入职宁波大学后,潘垒一直致力于漆艺研究、教学等工作。

“通过非遗进校园,让孩子们在认识漆艺、学习漆艺中,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潘垒告诉记者,宁波博通已是镇海区实验小学、鲲池小学、中兴中学等4所学校的学生非遗实践基地。展厅里琳琅满目的漆艺作品,令孩子们惊叹不已。

除了公开课外,潘垒还会组织髹漆金缮技艺研修班。这是漆艺里专门针对器物修复的一门技术,主要运用在大漆的装饰上。截至目前,他已举办20多期研修班,有100多人取得了职业技能证书。

为了让更多市民了解漆艺文化,潘垒团队的漆艺作品已在郑氏十七房景区、天一阁·月湖景区等多个平台展览。

作为一名传统漆艺文创专家,潘垒还别出心裁,让非遗与非遗碰撞出别样火花。他创新传统工艺,将漆艺与龙泉青瓷、福建建盏、河南汝窑等非遗工艺相结合,既激发出更多价值,更让非遗绽放更旺盛的生命力。

“久久为功,振兴漆艺定可圆梦。”潘垒坚信,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文化必将焕发独特而耀眼的光彩。

2024-05-23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54302.html 1 3 潘垒:“漆痴”有个漆艺振兴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