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的APEC会议、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2017年金砖峰会……在这些举世瞩目的盛典上,我们都能看到“亚洲笔王”贝发集团匠心独具的“国礼笔”,这些书写用笔不仅代表中国制造的尖端工艺,更蕴含着博大的中华文化。
“用中国好笔画出世界同心圆,用中华文化串起全球文创圈”,这是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创业时的初心,也是他一直倾心尽力在做的事。
记者 乐骁立 本版照片由企业提供
A
创新之道:从学习模仿到超越
记者:这么多年,贝发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创新能力,从笔头、滚珠到油墨,再到现在的制笔装备、笔头机,以及每年数百个新增专利,这些都是贝发创新活力和创新文化的极致体现。贝发也因此攻破了制笔行业的一个个瓶颈,成为“亚洲笔王”。贝发的创新精神是怎么形成的?这种文化为中国的制笔产业带来了哪些突破?
邱智铭:《易经》开篇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可以说是贝发创新文化的源头。在我看来,贝发的创新经历了三个阶段——学习、模仿、超越。经历过这三个阶段后,创新就深深印入了贝发的基因。
我在1993年继承了父亲的制笔小作坊。那年春天,我单枪匹马来到广州,花50元天价从“黄牛”手里买了一张临时参观证,在广交会上设立了一个人的“流动摊位”。我在会场站了11天,不停地向过往客户递名片,最后收获了一笔中东的订单。同时,我也通过学习,对产品和市场有了新的认识。
从产品来说,中国书写所用的笔,款式、造型及规格跟国外的需求都有差异。中国人写的字是方块字,希望笔头能够细一点;欧美市场消费者写英文或其他字母文字,希望笔头能够粗一点。这些细小差别,导致海外客户不愿意购买中国的文具产品。
从市场来说,国际市场潜力巨大,即便是简易的圆珠笔,一年也有几千万支甚至上亿支的销量。为开启这条路,我回到宁波后开始着手产品设计和生产的重新开发与调整。
到了1996年,贝发的外销额有2600多万元美金,相当于当时四大制笔上市公司的总和。
尽管市场销售有了长足进步,但我们的产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在笔头制造方面,我们那时候是用最初期的仪表车床来测算的,由于机器的精度无法控制,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不过硬,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掉珠、漏墨。在油墨方面,一是油墨的质量不稳定,二是在高温度高湿度高海拔的环境下,油墨会产生变化,出现漏墨、油墨发酵等问题。
于是我遍访制笔业发达的瑞士、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学习先进的制笔工艺。
最终,我决定走来料加工的路子,也就是从海外直接进口制笔的原材料,加工以后再出口。同时在海关注册备案了文具行业首家保税工厂,成为文具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那时候我去广交会,都会说:“Our pen heads from Switzerland(笔头来自瑞士),Our ink from Germany(油墨来自德国)。”
这一举措不仅打开了市场,也让贝发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技术积累,助力贝发的产品质量突飞猛进,一下子跟国内同行拉开了距离。2000年,贝发成立了省级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
通过不断向先进企业学习和模仿,并通过保税工厂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技术研发来持续升级,贝发一跃成为行业龙头。当时的“贝发中国制笔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制笔生产厂,年生产能力达20亿支。
接下来,我们要走的就是一条超越之路。
我一直有个心结,国内每年生产几十亿支笔,但还不能实现所有材料100%国产,特别是高端笔的材料和技术。
于是,在科技部牵头下,2011年至2014年底,贝发协同行业内部,整合太钢集团、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材料所、温州大学等10余家单位,联合攻克笔头用易切削不锈钢材料,让中国好笔中国造。
我一直随身携带一支青绿色的中性笔——G20杭州峰会礼品笔,也被称为“元首笔”。这支笔100%中国造,100%用了中国的材料,100%用了中国的创意。
除了材料,近年来我们又攻克了高度智能化笔头加工设备——制笔界的“工业母机”。这台母机五轴五连,加工精度达到微米级,已经超过瑞士设备,效率更是瑞士产品的数倍,一台设备一天可以生产一集装箱笔。
这款设备我们已经量产并大规模投用。它除了加工笔头,还被应用在我国高端不锈钢精加工行业,为这个行业解决了不少“卡脖子”难题。
B
共赢之道:携手全球伙伴共同成长
记者:在发展过程中,贝发除了创新,还有一点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一直注重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与伙伴共赢共享。您是如何构架起这种文化理念的?
邱智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贝发除了有不断向世界优秀企业学习的创新文化,还拥有厚德载物的共赢文化、共享精神、共生理念。
在文具用品这个小行业里,国内市场非常分散,竞争已经白热化。在有些电商平台上,中性笔已经卖到了9分钱一支。这种恶性的价格战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最终不是共赢而是共输。所以,我希望把我走过的弯路、积累的经验教训和成功的秘诀分享给更多企业。
慈溪双爱制笔有限公司主打铅笔和圆珠笔,品种有数千种,但大多数订单很小,由于产品线过于分散,导致企业多年来一直处于半人工制笔状态,成本的增加压得企业透不过气来。我去那里转了一圈,刚在办公室坐下来就跟老板说,你把产品品类削减80%,专心做简易型活动铅笔,贝发包销。半年后,双爱引进自动化设备,人均每天装配量从1000支提升到10000支;第二年,企业单品销售额有500多万元。现在,双爱已成为简易型活动铅笔全球竞争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一些企业年产值只有两三千万元,却有上百平方米的样品间,商品几千种,平均下来一种商品才销售几千元。于是我帮助他们梳理产品种类,引导他们走专精特新之路。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近300家企业与贝发展开了合作,形成了链主带头、共生共赢的格局。
今年4月,我们发布了贝发国际App,希望将中国制造的产品和中国新零售的成功经验赋能全球,服务全球的中小企业。
中东、非洲、中南美洲一些国家的客商,原本为了几万元美金的商品需要飞到中国采购,机票食宿加上运费,成本非常高。在我们数字化的供应链平台上,他们可以随时下单,贝发可以利用遍布全球的渠道网络、合作伙伴和物流系统为他们提供商品。同时,我们输出中国先进的新零售模式,包括店铺装修、商品陈列、选品等一系列标准化、模块化的成套解决方案。用手机点一点、选一选,就能在当地开一家小文具店,让中国的商业赋能更多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
在新一轮全球化过程中,贝发尤其注重共生共享共创共赢的生态理念。我们中国现在在商业领域的许多方面处于领先水平,比如电商、直播、物流等。但我们不能一股脑儿地将我们的模式照搬到其他发展中国家。比如直播带货,我们已经是3.0甚至4.0的升级版了,而在有些国家,他们还在维持传统的零售模式,一家小文具店就能养活一个家庭。如果我们将中国模式直接输出,就可能打破他们原有的市场平衡。“拔苗助长”不仅不能实现发展,还会失去信任。因此,我们要循序渐进地为他们赋能,让合作伙伴的日子过得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中国企业在全球成功发展的背后,就是我国传统的“和文化”。
C
文创之道:从中华文化汲取突围力量
记者:近十年来,贝发有不少爆款产品的创意设计都来自中华传统文化,请问贝发是如何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又是如何将这种文化创新形成机制的?
邱智铭:中华文化是文创产业最大的宝藏,为我们提供无穷的发展可能。我分析,文化类商品在属性上有四个层次——好用、好看、好玩、好卖,这其实也是贝发做产品所遵循的理念。
好用,就是功能和质量上的求精、求新。比如我们通过工艺、材料创新,做到了笔的连续流畅书写、不漏油跑墨;比如我们在笔后端安装硅胶电容触屏头;再比如我们在今年广交会上推出的系列新品——秒干中性笔,解决了墨水水油融合的技术难题,让书写颜色更加鲜艳,大幅度提高书写流畅度,延长墨水保质期。
好看,体现在外观设计、色彩和造型上。比如我们在南美洲销售的一些产品,推出了马卡龙色,很受当地人的欢迎。
好玩,上升到了精神层面,这就需要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养分。比如,宋瓷“元首笔”是从南宋瓷器中获得灵感。南宋的瓷器,代表了中国青瓷工艺的最高成就,被视作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顶峰。因此,我们在笔的设计上就参考了梅子青的材质、传统南宋瓷器的造型和釉色质地,并做了冰裂纹。笔夹设计来源于三潭印月,体现江南柔美、中国气韵。
这支笔亮相后,获得多国元首的好评,在G20杭州峰会上,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因为喜欢这款笔,弄丢后又向组委会申请了一支。
我们在用这支笔的时候,还能了解中国的文化故事,想起自己曾经领略过的秀美山川,这就是将文化注入了产品,真正做到了“文化润物细无声”。
这些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尝试,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比如“道一”系列,其设计理念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比如“书卷”系列,创意来源于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底蕴等。
当然,文化瑰宝要结合当下的现代科技,才能让产品更具吸引力,更受市场欢迎。我们的“书卷”系列,使用的是航空铝CNC精雕成型工艺,表面阳极氧化处理及金银双色电镀铱金笔尖;我们的“哪吒”系列,采用了金属铜真金电镀工艺。
目前,贝发的文创产品开发分为三个类型——裱装、二次开发、原始创新。裱装就是在包装上更新换代,二次开发就是在原有的畅销产品中加入新的科技和材料,或者升级功能后再推新款,跟汽车的改款更新一样;原始创新,就是“无中生有”。
这几年,我们的重点就是原始创新。去年,我们进入中试的原始创新有17款,目前打磨成功了7款,每一款产品的打磨周期需要3个月到6个月,剩下的还要不断改良。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给消费者提供印象深刻的产品,也只有这样持续创新、精心打磨,认真把中华文化的内涵融入产品,才能产生爆款。
当下的中国文创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拿笔来说,我们和万宝龙相比,品牌运营不如他们,文化故事不如他们。但我们相信久久为功,随着中华文化被全世界所认知、接受、喜爱,我们的文创品牌也会创造新的商业创奇。
记者手记:
年逾六旬的邱智铭丝毫没有显示出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迷茫和慌张,而是不断以新模式、新思路探索破局之道,身体力行地试错,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一支笔的利润可能是几分钱甚至几厘,但仍然不妨碍贝发的产品出现在世界最大盛会、最高殿堂,享誉海内外;不妨碍邱智铭带着它们去往世界各地,携手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一同发展;不妨碍每支笔承载厚重的中华文化底蕴,书写各国文字,讲好中国故事……
说到底,邱智铭和贝发的执着和成功,脚底下是“永远在路上”的“四千精神”,根子里是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乡土底蕴,心坎上是中国企业家“家国天下”的厚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