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四明周刊·视点

犄角连三县 鱼盐冠七乡

穿山碶王荆公纪念碑

穿山港遗址

古代盐民晒盐劳作场景(资料图片)

穿山碶旧址

曾经繁华的穿山道头街巷

穿山造趺对打表演(柴桥街道文化站供图)

穿山史话

行走在浙东穿山半岛上的穿山村,这里依山傍海,民居鳞次栉比,芦江河穿村入海。村子的东南倚靠暸台山,西北紧濒黄峙港,与大榭岛隔海相望。穿山是一个历史悠久、商贸氛围浓重、人文底蕴深厚的村落,现在隶属于北仑区柴桥街道。根据诸多史料分析,历史上的穿山地名,范围大大超过现在作为建制村概念的穿山。

关于穿山,清代著名文人姚燮有《穿山》诗云:“犄角连三县,鱼盐冠七乡。海潮通暗浦,天壁拓明堂。地到无垠绝,民知守业良。忽飘云外雨,槲叶共纷黄。”诗中“犄角连三县”“地到无垠绝”两句,足见清代穿山的地域范围之广。

清代徐兆昺所著《四明谈助》中也有穿山的条文记载:(穿)山南即峙头,为巡缉首汛瞻峙汛。东五里至蛤岙汛之穿鼻山,与昆亭汛接界。而十一里至大嵩所城。穿鼻山者,以南对镇海管辖之黄牛礁而名也。又曰:穿山旧有城,在海晏一都。顺治十八年(1661年),以城址跨山、空阔,移置平地,更筑而小之。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穿山之地不仅范围大,而且海涂广阔,靠海吃海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故有“鱼盐冠七乡”之美誉。

穿山因碶、鱼、盐、港、商贸和海上交通,留下了诸多史话。

石志藏 文\摄

穿山兴港宜居的首功,当推督造穿山碶的王安石。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时年26岁的王安石调任鄞县知县。他上任伊始,即对辖内各乡进行调查研究,熟悉乡土风情,了解百姓疾苦。他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东乡芦花港(现为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芦江河)流域,偌大一块平原,从地理位置而论,实属富庶之地,但因海水入侵,良田“爬咸”现象十分严重,芦花港流域的大片农田和沿河两岸,盐花泛白,芦花丛生。王安石“至芦江,临决渠之口”,在现场考察、走访当地乡民的基础上,认为治理芦花港流域的水患,必先治“咸”。于是,他听取当地民众意见,决定在现今的穿山设碶治芦江。若造碶成功,上游可拦淡水,下游可拒咸潮,百姓可免“爬咸”之苦。

史书记载:宋庆历七年(1047年),王安石宰鄞。于是筑堤捍浦为河,于堤西石岩,凿三窍为碶,阔三丈六尺,高二丈,因名“穿山”。在建造穿山碶(时称“通山碶”)过程中,王安石还根据古人经验,使用了火药炸石设基。火药的使用,不仅解决了工程施工的难题,还加快了工程进度。

不久前,我在当地一位姜姓老人的陪同下,来到旧碶址。他指着西边的山说:“这就是碶头山。”

王安石造碶,得到了当地官民的广泛响应,用了半年多时间,穿山碶终于建成。芦花港流域的水患得到有效整治,从此芦花港两岸百姓安居乐业,人丁兴旺。

王安石治“咸”成功,百姓得安居,乃造福一方。

而与穿山碶相伴的老穿山港,位于现在的柴桥街道穿山村和大湾村之间,老穿山港南向以柴桥为腹地,北向紧邻东海黄峙江水道。历史上,老穿山港不仅是声名远播的黄金水道,是船舶航行、避风的良港,而且还是当地重要的航运、贸易商埠,兴盛了数百年。

《镇海县交通志》载,穿山的航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年间:“南宋时有渡船通昌国(今定海),是明州州治与昌国县之间的水上通道之一。”有史料称:穿山港明时亦称黄峙港,为大陆通舟山群岛要隘,系避风贸易良港。《镇海县志》也记载,清末光绪至抗战前夕,穿山港航运业兴盛。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始建永川轮码头,这是穿山港历史上最早建造的码头,为客货两用。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是穿山海运业最为兴旺时期。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又建起了平安码头,当时靠泊穿山码头的有宁波轮、利济轮、慈北轮、镇北轮、姚北轮、平安轮、湖广轮、景升轮、瑞云轮、永川轮等,航线多往返于上海、宁波、镇海、定海、石浦、海门(今台州椒江)、温州等地。

6年后,穿山码头又有新宝华轮、定海轮、平阳轮、哈纳轮、可贵轮、舟山轮、大华轮等靠泊。平安码头刚开始时为平安轮靠泊,民国时期,大华、穿山、姚北等轮船,也靠泊此码头。

宣统二年(1910年)第三处码头——可贵码头建成,为千吨级木质趸船码头,趸船码头俗称活水码头,随潮水的涨落而浮动,不影响正常船只靠泊。

那时穿山港的三座码头,分别被宁波永川商轮公司、上海平安商轮公司、上海可贵商轮公司所使用。新中国成立至1985年这段时间,穿山港依旧繁华,曾有码头16座,泊位29个,靠泊能力7750吨。并且有定期航班,往返于舟山定海、沈家门、栅棚、六横、虾峙、桃花岛等地,年客运量近8万人次,货物运送16万吨,是舟山诸岛连接大陆的主要海上通道。

历史上的穿山,海涂广阔,为渔业及晒盐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关于渔业,清时柴桥籍文人虞景璜写的《芦江竹枝词》如此描述:“关心又到熟梅天,海物时新入市前。十字街道声杂沓,黄鱼满担喊冰鲜。”《宁波通史》对穿山港的介绍是:早期的穿山港以渔业为主。《镇海县志》则载:(穿山)渔港,民国时期有公顺等渔行3家,渔需物资供应和设施较全。20世纪60年代筑石砌海岸150米,建造钢筋水泥专业码头3座,有供水、冰、油等设施及渔需物资供应机构。渔港附近有冷冻库7座,冷藏能力2050吨。六横、桃花、蚂蚁岛等地水产品多来此投售,年到埠渔船约1200艘次,卸港水产品7500余吨。

关于盐业,穿山盐场始建于北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北宋王安石后来写过《收盐》诗:“州家飞符来比栉,海中收盐今复密。穷囚破屋正嗟郗,吏兵操舟去复出。海中诸岛古不毛,岛夷为生今独劳。不煎海水饿死耳,谁肯坐守无亡逃。尔来贼盗往往有,劫杀贾客沈其艘。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与争秋毫。”此诗反映了盐民的艰辛和不易,应与当地的晒盐业有关。《宁波盐志》亦载: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镇海属地建立了包括长山、穿山盐区在内的清泉盐场。从南宋乾道年间到明天启年间,清泉盐场所辖的长山盐场、穿山盐场,归属或合或分,几经变更。清乾隆年间,确立了清泉、长山、穿山三个大盐场并存的格局,当时有煮盐的灶田8万多亩。其中,穿山盐场的产盐量为三大盐场之最,产盐量亦为当时县辖内的东管乡、西管乡、灵绪乡、崇邱乡、灵岩乡、泰邱乡、海晏乡等七乡之首。南宋时,江苏籍进士刘宰写过《送赵玉甫赴穿山监场》诗,说明那时朝廷曾在穿山盐场设立了盐务管理机构。

古时,为了保质,鱼盐不分家。后来,随着穿山渔港的繁荣,还带动了古老保鲜行业——冰厂的兴起。据当地老人说,从前穿山、大榭、后所、小门等沿海一带,冰厂林立,季节性地从事天然冰贮藏、挑运的农民数以百计。《镇海县志》对此也有记录:“(从前)甬江、穿山港沿岸有冰厂60余座,容量2.5万余吨。”

穿山,因地处东海前沿,历史上常有战事。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实行海禁,信国公汤和在定海(今镇海)筑城立卫,徙大榭、小榭海岛居民至穿山等地。

明时,穿山曾设千户所,现为柴桥街道后所村,设穿山千户所时,还没有后所地名。因历史上郭巨千户所为抗倭第一道防线,亦称前所,而穿山千户所为第二道防线,则称后所。后所今有1100多户、2700多人,现有姓氏46个,历史上最多时有姓氏110个,建所城后也有72个。为什么一个村子有这么多姓氏?原来后所人的先祖就是当年因建所城抗倭招募来的戚家军将士,因官兵来自五湖四海,故姓多而杂。

站在北门岭上,俯视现在的后所村,守军当年所筑的城墙轮廓尚可辨认,城围基石仍清晰可见,守军建造的一些老房子依然完整,挖掘的水井仍在使用。当年沿袭下来的地名,如“城门头”“安澜门”“吴衙里井”等,依旧在当地百姓口中留存。后所村还有“72姓72井”的说法,戚家军将士到来后,以姓氏为单位挖水井,因有72个姓氏,故有72口井。

海禁期间,穿山千户所曾发生过两起与倭寇有关的战事。对其中的一段战事,《镇海县志》有记述: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倭船18艘登劫穿山所,百户马兴迎战阵亡。据当地人讲述,经过是这样的:时倭寇来犯,穿山千户所城内隶属戚家军的守军不足,士兵即刻在暸台山的烽火台上燃起烽火。驻军百户指挥官马兴带领守军迎战,由于敌众我寡战斗激烈,马兴在与倭寇拼杀中不幸被刺中腹部。身负重伤的马兴腹中肠子流出,但马兴将肠子盘整好塞进腹内,依然浴血拼杀,最终因流血过多和体力不支而亡。马兴阵亡后,被激怒的士兵奋勇向前。当地百姓见状受到鼓舞,也纷纷拿着锄头、斧子等器械加入战斗。直至援兵赶到,将倭寇击退,出海而逃。后人将此战称为“拖肠大战”或“盘肠大战”,作为民间历史故事在当地一直流传。在后所北门岭西南侧,至今尚有“倭冢”遗址。

此外,我军著名的“渡海第一仗”,即1949年8月18日解放大榭岛战役,也是以穿山及相邻的大湾村为陆上依托发起的。当地人民在战斗中积极参加支前,为解放大榭岛作出了重要贡献。

穿山港渔业交易及航运的兴盛,使紧靠码头的穿山村成了历史上的商埠重地,就连当时有“小宁波”之称的商埠重镇柴桥的海上货物,很多也是通过穿山港口出入的。当时的穿山比柴桥更出名,外乡人称“穿山柴桥”。穿山村还有一个被称为“道头”的地名,这是北仑区以道头命名的地名中最长的一条商贸通道。浙东沿海地区对“道头”的释义是道路的尽头,因为尽头之处便是大海。

70多岁的村民老周陪我一起行走在道头街,他说起了年轻时看到的场景:当时,数百米长的穿山道头路直通海边港口,而在道头街两侧,开起了饭庄、旅社、南货店和各种服务于客商、渔民的店铺。他还说,穿山港带来的商贸兴盛,还造就了靠体力吃饭的一个群体,即脚夫。早年在穿山从事手拉肩挑的脚夫有上百人,为了规范脚夫从业行为,还衍生了当地的民间组织“穿山脚夫会”,多由年轻力壮的男劳力组成。鱼汛期或贸易货船靠泊时,整条穿山道头往来的人们摩肩接踵,“让一下,让一下”,红脸膛粗脖子、满头大汗的脚夫吆喝着穿行其间。而到盛夏时节,位于道头街中部的一座穿山老凉亭内,挤满了憩息的人,讨价还价做生意的、讲小道消息的、摇着蒲扇纳凉的……热闹非凡。

紧邻码头的道头口,还成了各类鱼货的集散地,尤其是风暴来临前,渔船靠港避风,穿山道头更是人货混杂,整条街巷人声鼎沸。渔民急于出货,而经销商忙于压价还价,交易市场充斥着浓重的鱼腥味,就像一幅人间烟火图。直至20世纪初,鱼货仍是穿山码头最重要的货种,购销两旺。收购的鱼种包括大小黄鱼、带鱼、鳓鱼、海蜇、鳗鱼、梭子蟹、青占鱼、马鲛鱼等,渔船主要来自舟山的定海、岱山,和俗称下山的桃花、虾峙、六横、蚂蚁等地。而本地出产的一些农产品,如粮棉、茶叶、萝卜干、金柑、竹笋、杨梅等,亦通过穿山港外销。

沿海的穿山,还诞生了一种名叫造趺的民间艺术。

造趺,又名“肩背戏”,亦称“造型”与“造脸”,俗称“马嘟嘟”。造趺的“造”,即造型、造脸(画脸谱)之意,“趺”即盘腿端坐的意思。少男、少女站在青壮年男子的肩上,边舞边唱、念、做、打,常见于庙会及重大节庆活动。站立在肩上的叫“天盘”,下面行走的叫“地盘”。早年村中壮年男子多做脚夫谋生,脚夫身强力壮脚力又好,适合做造趺的“地盘”。因此,可以说是“脚夫会”催生了造趺民间艺术。

据村里造趺第五代传人周德兴老人回忆,穿山造趺始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当时,穿山村有人去宁波城里逛庙会,看到肩背表演的艺术形式,后借鉴改造移入穿山村。当时,穿山村附近的芦江庙会规模宏大,往往隔年举行一次,时间通常是农历二月初一至初五。穿山村村民就带着造趺、高跷等民间艺术参加。

初次参加庙会的造趺,当时由少年扮童男童女或八仙骑在成年人的肩上,但不表演,百姓俗称“马嘟嘟”。到了清光绪年间,造趺发展为成人双肩立童,少年扮“活观音”及《借东风》等剧目中的人物,没有唱和舞蹈,只是从原来骑在成人肩上发展成站立在成人肩上。1912年后,又发展成独特的民间歌舞形式——“天盘”扮演戏中人物,边唱边舞;“地盘”也能配合动作。

“天盘”有了唱、念、做、打的表演,对“地盘”的要求随之提高。如“天盘”表演追打,“地盘”须紧迈圆步;“天盘”做亮相动作,“地盘”须停顿立正;“天盘”演唱时,“地盘”须踏步、跺脚或转身加以配合等。

人们看造趺,一是看巡游,即看人物造型;二是看表演,先是演员全体出场,继之绕八字、走圆场,然后逐对表演。穿山村造趺的传统剧目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雌雄金钱豹格斗》《春草戏贪官》《岳云与金国公主交战》《薛丁山三请樊梨花》等。

造趺,现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重大节庆时,常常被邀参加表演。

2024-05-14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52554.html 1 3 犄角连三县 鱼盐冠七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