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宁波如何写好大学之“大”

记者 黄 合

在宁波,有多少人自豪于基础教育的“长板”,可能就有多少人对高等教育的“短板”耿耿于怀。

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中,我们总能听到,“高等教育”和“人才”“就业”“创新”“科技”等关键词一起出现,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领导干部口中撬动宁波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

就在5月10日,市委召开高等教育强市建设暨全市高校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聚焦的主题就是一个——宁波,如何解好高等教育这道“题”?

“在过去十多年里,第一次看到市委专门召开这样的大会,第一次看到高等教育被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在不少台下从业者的脸上,我们既看到了欣慰,也读出了期待。

立足服务“国之大者”

大学之“大”,首先是站位、眼界和格局。

对于宁波这样的经济大市来说,要做的从来不仅仅是和“过去的自己”比。

过去四十余载,宁波高等教育从小到大,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与城市发展携手共进,留下了可圈可点的闪光足迹。

但不得不承认,和宁波亮眼的经济报表一对比,和同为计划单列市的兄弟城市一对比,高等教育就是影响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突出短板”。

特别是面对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四链深度融合、服务社会民生的诉求,正在爬坡过坎的宁波,对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

作为宁波这样经济体量的城市,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学源源不断提供滋养?作为撬动创新联合体的关键一环,高校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对于宁波的新老市民来说,他们又希望在“家门口”有怎样的大学?

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登高望远、放眼未来,需要站在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场景中认真思考,放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大背景中谋划推进。

此刻的宁波,需要锚定更高标准、更高目标,立足服务“国之大者”、赋能城市发展,走出一条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契合高校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

比如,宁波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要成为有力支撑宁波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双引擎”,成为一提起宁波就能想到的城市“金名片”;宁波诺丁汉大学要锚定国际化特色高校目标,打造中外合作办学、学术交流的典范和窗口;宁波工程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宁波财经学院等要锚定一流应用型高校目标,在优势领域重点建强1~2个学科专业群,成为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单项冠军型”高校;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要锚定一流职业本科大学目标,奋力打造中国职业教育的标志性品牌……

精准定位、明确方向,方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学科优势与产业融合

大学之“大”,要体现在“硬核实力”,比如大师、名师,比如学科、平台,比如“国字头”的创新成果……不过,对于高等教育起步并不早的宁波来说,这些“硬核实力”无一不是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那么,有没有在短时间里成功“超车”的案例?

在媒体的报道中,曾被视为“高教洼地”的广东被多次提及。

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通过引进国内外名校资源、探索创办新型高校等方式,广东已拥有8所“双一流”高校,而建校10年就跻身“双一流”序列的南方科技大学,代表着当地高等教育的崛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需要学习借鉴,抢抓一切有利的“时与势”,下定决心、专注赛道、精准发力,看准了就抓紧干。

相对传统大学而言,新型研究型大学之“新”,体现在学科发展、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资源筹措等方面,强调学科交叉与融合,更加注重研究型人才培养,更容易在短时间迎头赶上。

就像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以“小而精、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为定位,仅用一年时间就签约了包括10名院士在内的70余名教研序列教授——这样的速度,放在传统大学简直难以想象。

在之前的采访中,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曾表示,该校几乎一切从零出发,唯一不是零基础的,就是宁波的产业支撑,“因此学校会先从有基础的学科做起”。

同样,放眼其他高校,宁波制造业门类齐备的“家底”和旺盛的产业发展需求,同样是高等教育“小步快跑”“快步跟上”的底气和潜力所在。

“宁波版”的创新联合体,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导向,通过完善“企业出题、政府立题、联合破题”科研攻关机制,支持高校围绕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宁波企业“卡脖子”问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孵化。

目前,宁波正在谋划将学科优势与宁波产业发展需求相融合,实施高校学科专业“161”工程,即建设10个登峰学科、60个优势特色学科、100个一流专业,进而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贡献更多源头活水。

大投入大改革

大学之“大”,还需要大投入、大改革。

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应该是很多人想到的关键词。

早在2022年,市委、市政府就出台支持宁波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意见,提出各区(县、市)要每年投入一定的合作经费,5年共计5.75亿元,共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等创新载体——在关键时刻,给予宁波大学强有力的支撑。

这一次,我市即将出台《关于加快普通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加强经费投入,健全高等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稳步提升高校生均经费标准,加大高校项目经费支持力度。

当然,对于高校来说,除了“真金白银”,体制机制的“放权松绑”也十分关键。

要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赋予领军人才在团队建设中更大的人才使用管理自主权、技术路线决定权,让他们真正放开手脚干事业,激活人才创新创业“一池春水”,形成人才与高校、与城市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根据计划,宁波要建立市委教育工委牵头,教育、科技、人才主管部门参加的定期会商机制,协调推进高等教育发展重要事项。支持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管理、学术体系、人事管理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赋予高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释放高校的活力与生产力。

就在今年的宁波人才日上,我市首批产业教授和科技副总获聘——企业技术人才可被高校聘为产业教授,高校教师可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直接推动企业和高校的人才双向流动全面加速。

接下来,依托高校重点学科专业、现代产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等重点项目,我市将支持高校实行学校、产业双导师制,每年聘请100名产业教授,打造一支技艺精、懂教学的高素质产业教授队伍。

突出问题导向、紧盯短板弱项,破解瓶颈制约、堵点难点,才能更好发挥高校作为人才“引育用留”主平台、主渠道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人才,夯实发展之基,把握制胜之道。

高教兴则城市兴,高教强则城市强。

此刻,我们合力提笔写下一撇一捺,期待来年以“大学之大”滋养城市、支撑发展,成就一段双向奔赴的新传奇!

2024-05-13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52418.html 1 3 今天,宁波如何写好大学之“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