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科超:废物利用 撬动再生产业

人物名片:岑科超,“80后”青年企业家,现任慈溪市兴科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再生分会副会长,中国纺织行业标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再生涤纶》起草人(团体),曾获2020年慈溪市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先进青年等。

变废为宝的故事,要从12年前说起。2012年,我在德国当交流生,看见当地的超市都有自动瓶子回收机,只要将瓶子放进去机器就会自动甄别,然后吸收粉碎,最后还会根据重量“吐出”欧元。

正是那一年,我听到欧洲杯为了突出绿色环保的理念,大部分国家足球队的衣服是通过回收矿泉水瓶加工制成的,这让我第一次对资源再生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彼时,我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自己家族公司兴科化纤是不是也可以把废塑料做得更加环保和高档?

当时,兴科化纤在再生涤纶长丝行业里虽小有名气,但公司的所有管理层人员及我父亲这位董事长仍然非常反对我的想法,他们不理解,客户为什么要花更多钱去买再生产品。那段时间,虽然我的想法并不能马上实施,但我坚持学习再生高端市场的相关知识,结交行业内的前辈,为日后发展蓄力。

2018年,随着国内禁止“洋垃圾”进口的政策出台,国外掀起了一股再生产品的消费热潮,也是那一年,父亲把公司的管理权交到我的手中。作为环保先锋,我立即采购大量新设备,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下,我们的第一条高质量再生纤维生产线在一年后迅速投产。当时,每周有好几批境外客户来公司洽谈合作,公司的管理层也发现,原来“回料产品”可以卖得比新料产品贵,最高时竟是新料产品的3倍价格。

然而,机会中也蕴含了风险和挑战。受原材料及国际环境等影响,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公司在开拓差异化高端产品的同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随着设备的研发改进,我们的工艺生产流程不断优化,既降低了能耗,也使产品更具竞争优势。随着一期试验的成功,公司陆续开始二期和三期的投入,逐渐将高质量的产品从每天30吨增加到200吨,公司每年总产量也做到了13万吨,这意味着现在每天约有400吨塑料瓶子从全国各地来到我们公司,最终做成纱线,每年可减少40万吨的碳排放,为节能减排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作为青年企业家,我将充分发挥青年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优势,以创新驱动本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探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宁波青年企业家解法,为宁波“争一流、创样板、谱新篇”贡献青年力量。(徐丽敏 整理)

2024-05-04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50652.html 1 3 岑科超:废物利用 撬动再生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