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颖 梅子满
“陈院士,来我家坐坐,镇上变化很大,新一年的笋干也好吃了。”
听到村民徐老伯的呼喊,即将迈入会场的陈剑平院士停下了脚步。
“老徐,笋干先不吃了,过几天,我专程来看望你们!”
短暂的对话,发生在4月27日,东吴镇太白湖广场。当天上午,第二届“大学小镇”东吴对话会如期而至,东吴乡贤、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中国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陈剑平教授来此赴约。
一年前,由陈剑平院士领衔、宁波大学与东吴镇通过党建联建模式探索的“大学小镇”乡村振兴模式正式对外发布;一年后,“大学小镇”模式进入复制推广阶段。
同样的地点,太白山下、草绿春新;不同的时间,大学教授与小镇村民的情谊,由“大学小镇”而起、因乡村振兴而浓。
“我就是想为农民做点事。”对话会上,陈剑平院士缓缓道出自己的“微心愿”。
短短三年,从提出到发布再到推广,这份“微心愿”已然通过“大学小镇”模式被点亮。
率先亮起微光的东吴镇,正以“大道之行”之姿,邀请宁波乡村乃至全国乡村,探究“大学小镇”乡村振兴模式复制推广的更多可能性。
A
“大学小镇”何以“有”?
【心愿独白】
“高校师生和农民打交道,把学问和办法用在解决基层发展的真问题上;农民通过实践提高自我参与度,在家门口挣到钱奔向共富。”
自称“农民出身”的陈剑平院士,于2017年主动辞去行政职务,全职进入宁波大学从事植物病毒学研究,以及乡村振兴的研究与实践。后来,陈剑平院士请缨担任鄞州区东吴镇南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把该村作为自己开展乡村振兴的实践地。“把自己‘逼’到基层、扎根一线,这样才能摸到实情、听到真话,真正把潜心研究的理论付诸实践。”
身处大学,又常年奔走于乡村,陈剑平院士认为:有些地方推动乡村振兴的心情迫切,但受眼界局限,存在盲目跟风、路径依赖,劲不知往哪儿使、路不知往哪儿走;大学里的专业设置与实际需求需要进一步结合,部分教师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结合需要平台,对国情乡情农情了解需要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需要提高。因此,“大学”与“小镇”的对接显得尤为重要。
小镇虽“小”,但乡村振兴事“大”。陈剑平院士带领团队研究乡村振兴理论并付诸实施,尝试把乡村自然禀赋的“老天爷经济”和文化积淀的“老祖宗经济”磨砺成当地的“老百姓经济”。
2021年4月,陈剑平院士正式提出“大学小镇”乡村振兴模式的思路框架。
2022年6月,宁波大学党委和东吴镇党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展“大学小镇”党建联建。
从当“村官”,有想法,再到落地,陈剑平院士一直没有停止思考与探索。
从一个村的实践升级为一个镇的探索,从一个院士入村扩大到300多名师生进驻,“大学小镇”的模样越来越清晰。
其间,通过校地之间“全域党建联建”,宁波大学所有二级学院全面对接东吴镇的13个村(社)。
宁波大学中国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院通过将“大学小镇”模式纳入东吴镇整体发展规划和布局,全面对接东吴镇“七创争先”各领域的发展需求,结合宁大理、工、文、商、法、体、旅、艺、音等学科性学院的综合优势,系统谋划霓裳风物汉服体验馆、“山·外”书店、画龙村美丽乡村、“城镇大脑”等一大批乡村振兴项目落地。
2022年9月,“大学小镇”模式入选教育部第五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要紧密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融合—发展—共享’为理念,注重院士专家领衔,充分发挥宁波大学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文化优势。民生、研究和教学不再是‘空中楼阁’,以东吴镇为样本,形成可看、可学、可复制的城乡接合部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推动小镇产业、生活、生态及服务系统等多方面的重塑。”
接连两届对话,陈剑平院士都在重申这样一段话,强调在“大学小镇”模式下,大学推动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基本考虑。
而今年的对话主题“大道之行,东吴出发”,印证着“大学小镇”模式在东吴镇的落地生根、破土发芽。
B
“大学小镇”何以“能”?
【心愿独白】
“看着很难,其实不难。有中共东吴镇党委和镇政府的支持,以及宁波大学的支持,更有百姓的接纳和参与。这是一场相互赋能的双向奔赴,且有了成果。”
“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协同,是推动‘大学小镇’模式落地生根的关键。”东吴镇党委书记庄琪在台上道破合作“秘诀”——小镇积极搭建促进各方沟通与合作的平台,大学不断注入智力资源、科研成果和人才团队。
这种融合不仅带来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也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村道上,走来了一个个高校“智囊团”;村居民房,在日出日落间“涂抹”上改造的色彩;小镇卫生院,挂上了“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东吴院区”的牌子,并有了儿科门诊;乡村小学,成立了宁大东吴教育研究院,助力东吴发展基础教育;天童老街,复兴了;小白西瓜,“王者归来”;特色农产品品牌“东乡十八街”,正在孵化打造……
“大学小镇”理念,在创新性的落地施行中,不断展现其内在的蓬勃生命力。
同步变化的,是村民口袋鼓了、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了。
“3月底才开的村咖,不到一个月营业额就达30万元,颠覆了我们对文旅经济发展的认知。”
三塘村党总支书记陈满标用两句话道出“大学小镇”模式下村庄的变化——
“以前土地是用来种植的,现在是用来观光的。人来了,村里消费经济就上来了。”
“陈院士拉我进了一个全国乡村振兴群,里面有200多位专家学者。突然感觉自己成了‘大学生’,天天都在‘补知识’。”
陈满标的话,简单朴实,却是他和村民的真实感受。
三塘村的实践,只是“大学小镇”模式下的一个缩影。
“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区域‘文化高地’,地方高校与地方文化发展同频共振,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力量,在发展乡村文化事业方面具有研究引领、教育培训、科技赋能等独特优势。”宁波大学中国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院院长刘艳,展示了“大学小镇”模式探索实践的几组数据——
校内参与学院15个、教师和研究人员近100人;校外特约研究员22位(乡长镇长、村支书)、顾问15位(两院院士);组织乡村调研13次,参加人员1200人次(本科生、研究生、教师);撰写调研报告近200万字。
……
“大学小镇”模式,让小镇产生变化的同时,也考验着一所大学的真实水平。
宁大师生的一次次调研,来自一个个乡村发展的鲜活课题。师生们在基层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了思考能力,以及认识和理解国家与基层社会的能力。
这也是陈剑平院士的期许:希望通过“大学小镇”,在乡村振兴中贡献高校师生的智慧,让师生受益、让相关学科受益、让学校受益。
双向赋能“铸就”的共建共治共享,“大学小镇”,不失为一条有实践依托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C
“大学小镇”何以“远”?
【心愿独白】
“经过这几年的实践以后,我真的是越来越有信心。‘大学小镇’这个模式的主题‘组合拳’,准备好了。”
乡村振兴,核心在人。
在第二届“大学小镇”东吴对话会上,宁波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挂牌。
“乡村振兴是产业、文化、生态等的全面振兴,在人才需求上呈现多元化。”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卞银江看来,人才培养供给侧需要精准对接乡村振兴需求侧。
宁波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挂牌,是为了推动“大学小镇”乡村振兴模式走深走远。
当天,鄞州区与宁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该区姜山、瞻岐、咸祥和塘溪等镇复制推广“大学小镇”模式。
为此,鄞州区成立了“大学小镇”专家服务平台,由市科协负责组建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助力该模式复制推广。
“这是一个‘跨学科、跨产业’的联合体,通过积极探索长效、稳定、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打通科技、人才、金融、产业等各类创新要素有序流动的通道。”市科协副主席施英说。
不止宁波,“大学小镇”模式已吸引苏冀粤甘琼等省的20多所高校前来学习考察;湖北发文支持该省五所高校学习借鉴“大学小镇”模式,探索其在中部地区的适配性。
“这个模式一举多得,多方受益,值得推广。”专程赶到东吴镇考察的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献龙院士表示,想让该模式走得更远,“照搬照抄”是不行的,而是要因地制宜找准切入点。
在他看来,“大学小镇”模式将大学的智力资源和科研成果引入乡村,与乡村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目标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该模式注重培养乡村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式,推动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
走深走实,更要走远!
“大学小镇”模式的复制推广,让陈剑平院士有了进一步的想法:这不单单是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或可成为高校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典型模式。
“全国的高校资源都可以调动起来,围绕一个村一个乡镇,因地制宜严格实施,乡村振兴的路岂不是越走越宽?”
第二次参加“大学小镇”东吴对话会,让他有了“产品打造”这一新的关注点。
“每个村的特色不同,要有个性化设计,找对一个卖点,进行资本化运作。”陈剑平院士直言,乡村振兴不能单纯依靠政府的资金投入,更要依靠社会资本来融合打造。市场认可了,乡村资源也就盘活了。
大道之行,东吴出发。
这不仅是宁波一地的乡村振兴路,更能从中洞见广袤大地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图景。
“我就是想为农民做点事”。
这幅图上,陈剑平院士留下了一个朴实的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