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2024宁波创业创新风云榜颁奖活动举行,一批优秀企业受到表彰。
身处这片制造业的高地、企业发展的热土、人才创业创新的沃土,宁波企业家心潮澎湃,纷纷表示将在发展创新、推动行业进步等方面持续发力,在宁波安心创业创新,携手推动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榜的宁波企业都有哪些“小目标”?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记者 金鹭 沈莉 俞家嘉 王嘉彬
伏尔肯:
助力大国重器
“上天入海”
“此次,伏尔肯能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再次入选创业创新风云榜,我觉得非常开心。因为成为单项冠军企业的要求,是要达到行业细分领域的全国第一、全球前三,门槛很高,特别不容易。”宁波伏尔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邬国平说。
20多年来,邬国平带领企业深耕特种陶瓷及机械密封领域,不断突破国外技术垄断,用一次又一次的创新,成功助力一个个大国重器“上天入海”。伏尔肯从科研型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又“晋级”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邬国平深信,是科研、经营、销售、生产各类人才的汇聚,增强了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一路披荆斩棘的引擎。伏尔肯先后建立了国家级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引育了一批技术骨干,创新团队源源不断地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近年来,伏尔肯生产的高性能陶瓷密封环产品成功应用到大型雷达系统中,助力“嫦娥五号”探月工程、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升空、神舟系列载人飞船返航等任务。自主研发的3D打印大尺寸轻量化碳化硅反射镜产品,也成功应用在试验十七号卫星上……
“我们将在增材制造这块领域持续突破,并与院士进行常态化合作,共同培育博士、博士后等高端人才,突破更多颠覆性技术,将更多产品用到国家重大项目上。”邬国平说。
双鹿电池:
练就
“独门绝技”
“宁波,是一个非常适合制造业企业成长的地方。作为全球第三、亚洲第一大碱性电池供应商,双鹿电池历经七十载风雨,一直在创新求变。”双鹿电池常务副总经理朱祥奎说。
从整个中国碱性电池行业来看,自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市场已日趋成熟,随之而来的是同质化问题。如何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朱祥奎说,最关键的是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一方面是设备研发,研发的设备要完美契合电池生产工艺需求。早在2005年,由公司自主研发的‘LR6数码王电池和生产线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就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朱祥奎说,经过一代代双鹿人的努力,如今,一座“5G全连接智能工厂”应运而生,并建设了5G+AI质检、5G+能耗管理、5G+设备监控、5G+AR远程协作四大应用场景,成功入选国家级5G工厂试点示范。
“另一方面是产品创新。当前,碱性电池的新型应用场景层出不穷,我们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竞争优势。”朱祥奎介绍,企业已陆续推出了“智能锁专用电池”“燃气表专用电池”“医疗器械专用电池”等一系列专业领域电池产品。
“未来,中国碱性电池行业发展一定是产业化、集约化的。我们将乘着宁波制造业‘百冠之城’的东风,进一步发力新质生产力,助力宁波智能制造再升级。”朱祥奎信心满满地说。
海天集团:
打造
“蓝金领工厂”
“目前,我们的海外生产基地建设正有条不紊推进中。位于墨西哥的全新工厂去年已投入使用,位于印度、塞尔维亚、日本的全新制造基地也在加紧建设中。”海天集团常务副总裁张斌说。
新形势下,作为注塑机行业的领导者,海天集团将如何走出创新、高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走出去”,扩大海外市场是海天集团的关键一步。
海天集团目前已在6个国家设立了海外区域管理中心,并在海外设有5个制造中心,几乎可以辐射所有核心市场,实现本地化交付。“公司将不断提升海外业务占比,目标是实现海外份额和国内份额五五分成。”张斌说。
企业长期建立的市场优势,与其源源不断的研发投入密不可分。张斌介绍,今年海天集团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与高校和研究院深度合作,共同完成技术创新。
特别是在数控机床业务上,海天集团致力于开发新能源汽车专用的加工设备,以逐步替代依赖国外进口的设备,让工业母机走出国门。“我们的产品在性能上已经可以与国外同类产品媲美,同时在性价比上优势明显。”张斌说。
今年海天集团还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我们的‘蓝金领工厂’,旨在打通职业教育与就业的‘最后一公里’。”张斌介绍,目前计划在塞尔维亚和越南建立实训工厂。
申洲国际:
绝不放过
一丝机会
“企业家的信心比黄金还重要!今天的颁奖活动,增强了广大企业家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信心与底气。”在接受采访时,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建荣妙语连珠,“论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打造。
近年来,申洲国际深深扎根宁波,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在提高国内基地竞争力的同时,聚焦“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像藤蔓一样,将触手延伸至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海外市场。
正如马建荣所说:“宁波的民企,在开拓市场时,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地区的,就如同‘绞毛巾’,要努力将每一滴水都绞出来。”
作为一家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申洲国际在拥抱创新的过程中,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力?
“纺织服装行业这两年比较困难,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要坚持创新。”马建荣介绍,申洲围绕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如多明治面料的改良,不断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积极与各大高校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在马建荣看来,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今年7月1日起,申洲将给员工涨薪10%-15%,让每位员工切实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
两间文化:
讲好
创业创新故事
“入选宁波市大学生创业新秀,非常荣幸。”两间(宁波)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韩正树说。
韩正树的工作室在象山县新桥镇庙前杨村。工作室由村里闲置的房屋改造而成。
2019年,韩正树大学毕业,回到家乡象山成立工作室,带领团队围绕空间活化及地域再生设计,积极探讨空间改造、更新及再利用等议题。
“项目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菜市场、水厂、民宿、社区……这几年,两间文化一直在探索和实践。
今年1月,韩正树在原工作室附近新租了三栋闲置的房子,计划于今年6月进行集中改造。用韩正树的话来说:“这意味着,我们将在这里完全扎根,实现从‘游击队’到‘深耕者’的蜕变。”
城市发展,人才为要。韩正树认为,大学生创业需要勇气,更需要远见和策略:“希望我们的经历能鼓舞更多大学生,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家乡,助力家乡发展。”
项目如何落地,是摆在韩正树和团队面前的首要难题。“我们希望能为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提供更多思路和可能,贡献有价值的案例和样板。”韩正树说,以设计为媒,让更多人看到象山,看到宁波。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企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