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莉萍
科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潜质,宁波各地中小学劲刮“科技风”:课堂教学融入科学实验,打造魔力课堂;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聘请“科学副校长”,让“科学大咖”从“纸上”走入学校;“软硬兼施”建设“创客空间”,构建大中小一体化培养体系……曾经“千篇一律”的科学教育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为校园注入创新活力。
现象
校园刮起强劲“科技风”
近日,宁波市四眼碶小学樱花校区的学生及家长一起上了一堂有趣的科学课。教科学的干老师讲解了宁波舟山港大型轮船的历史,激发大家对《船的研究》这一单元的学习兴趣。巨轮能承载万吨货物,一张普通A4纸折成的纸船,能承载多大的重量?孩子们怀着好奇心,一起来到户外进行“船王”争夺赛。“预备,开始!”小朋友和家长小心翼翼地往纸船里加硬币。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纸船,当最后一枚硬币加入后,纸船终于进水翻了……如今有不少学校的科学教学,像这样将小实验融入户外课堂,在别有趣味的实验探索中,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同时把追求科学、崇尚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
近来宁波各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锻炼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宁波市实验学校举行为期一周的“科创嘉年华”活动,根据学生年龄,分别从科技表演体验、智力创新竞技、编程建模比赛、科创作品展览等四方面设计活动环节,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该校党支部副书记乐静道出了举办科技活动的意义:“科创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激励优秀的尖子生,更是为了培养每个孩子的探索与创新的精神。”
举措
中小学配备“科学副校长”
宁波中小学还积极聘请“科学副校长”,向青少年撒播科学的种子,帮助学生拓展科学视野。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所长陈剑平出任宁波大学青藤书院科技校长(科学副校长)。“同学们可以叫我陈老师、陈爷爷,大家有什么创新想法,欢迎来和我聊一聊。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习科学家精神,做人做事做学问。”陈剑平院士亲切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和孩子们的距离。青藤书院的沈昊泽同学激动地说:“能面对面聆听大科学家的讲座,太幸运了!没想到科学家就在自己身边。”
海曙外国语学校也聘请“科学大咖”朱志伟为该校“科学副校长”。朱志伟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工程领域国际顶尖专家、宁波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他表示,将全力支持学校科学教育,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学生搭建科学学习的平台。
镇海区聘请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单位的29位科技工作者担任各中小学的“科学副校长”,在全市率先实现中小学“科学副校长”全区覆盖的目标。截至目前,海曙区已聘请优秀科研院所、科创企业的82位科技工作者担任“科学副校长”,也实现了中小学校“科学副校长”全覆盖。目前,由陈剑平、朱志伟等7名院士及1名“杰青”领衔,全市有200多位教授和500多位科技人员担任了中小学“科学副校长”。预计到2024年底,宁波将实现中小学“科学副校长”全覆盖。
意义
“加法题”点燃科学梦想
在“双减”背景下,宁波为科学教育做“加法”。今年2月,宁波入选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优秀案例”,且为全省唯一,这是对宁波科学教育的极大肯定。
宁波作为“院士之乡”,不但涌现了122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还走出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科学家资源得天独厚,“科学基因”非常强大。同时,宁波是制造业大市、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宁波花大力气培养“未来科学家”,意在赓续发扬科学家精神,并为宁波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储备人才。
发布“院士之乡”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办法、举办“院士开讲啦”讲座、成立“未来科学家培养共同体”联盟……作为全国基础教育“优等生”,宁波教育部门动作连连,为宁波科学教育保驾护航。同时,宁波将发挥“院士之乡”特色资源的优势,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打造一批科学教育示范区、示范学校、科创中心及精品课程。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2024年基础教育论坛在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着力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构建贯通联动育人新模式”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如何推动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的探究实践性学习在中小学课堂落地生根?如何答好科学教育的“加法题”?社会各方都在积极探索。
春风吹过,草木萌新。希望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呵护下,科学的种子在宁波学子的心田中悄悄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