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成良田
“第一次来宁波,确实很震撼。”昨天上午,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报告厅内,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孙世刚说。
发言前,孙世刚刚听完宁波材料所负责人对宁波材料所发展情况、未来规划的介绍——2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茅草地,而今,这里聚集了由6位院士、1000多位固定人员组成的创新队伍,建成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等40余个省部级以上平台……
“宁波材料所发展很快,在很多领域的布局对未来发展很重要。”孙世刚说。
亲眼见证这一历程,更是感慨良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原院长沈文庆回忆说,当时,中国科学院在整个浙江都没有办研究所,选来选去,最后选在了宁波,“现在看来,大大超过了当年的目标”。
话音刚落,一片掌声响起。
沈文庆是实验核物理学家,曾担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首席科学家。他表示,核能研究的一个难点其实是关键材料,“如果能在这一领域突破一样、两样、三样,那贡献非常大”。
接过话筒的是孙胜利院士,他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他说,多年前,一名同事调任宁波材料所,“没想到,他到宁波后,比在我们所更勇猛”。
一个“勇猛”,点燃了现场,话题也不断打开。
“宁波这个地方,人文历史底蕴深厚,还有很厉害的‘宁波帮’,他们发展好了,又反过来支持家乡。”一旁的沈文庆院士接过话,讲起他眼里的宁波。
“还有屠呦呦,也是宁波人。”有院士补充道。
……
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年度学习交流活动(华东)上的一幕,此次活动共有47位华东地区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可谓群英荟萃。
昨天上午开展的是国情调研活动。来到宁波材料所前,10多位院士刚看完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建设工地,随后还将到甬江实验室调研。
宁波材料所的发展只是一个缩影,让院士感慨的还有不少。
“以前,有包玉刚捐建宁波大学,现在新一代‘宁波帮’虞仁荣又捐建了东方理工,两人还是一个村的。”
在座谈会上,“一村捐两校”成为美谈。
不只是夸奖、点赞,还有建议、思考。
“我们在很多领域有布局,但那种原创的、完全自由的探索,能不能允许它存在?”南京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市科协副主席陈光院士的话引发思考。
“科技创新要实现台阶式的跃升,最关键的是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在这方面,科研机构可以多承担责任。”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迟力峰提出宝贵建议。
……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昨天上午的调研,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多。
“有问题导向,又有自由发挥土壤,相信宁波一定会越来越好。”这是院士专家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