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银凤
丝绸之路的文化遗迹,给当代画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以及多元的表现技法。
在宁波艺术家吴泽军的笔下,无论是古道明月、霜天牧歌,还是丝路行者;无论是神秘的飞天、甲骨文、唐宋佛造像,还是石鼓遗韵、莫高窟印象;无论是戈壁风光、大漠气象还是阳关故址、汉代长城图景,无不叙述着这条古老又绵长的人类互通共荣之路。
日前,“丝路语痕——吴泽军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出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这既是一次丝路艺术的呈现,也是一场丝路文明的对话。
矿彩入画
吴泽军是宁波市第三中学的一名美术教师。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画展,是宁波基础教育领域的又一次有益探索。“吴泽军老师心中的‘源头活水’,让师生之间的‘天光云影’成为可能。此次画展既代表我们学校美术老师的艺术水准,也给未来宁波高中美术特色学子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引。”画展开幕当天,宁波三中党委书记曹斌带领一批学子赶到现场,为吴泽军的画展“打call”。
展厅里,一组以天然矿物颜料创作完成的佛像绘画引起了业界的特别关注,很多人赞叹:“怎么会出现这种材质的画!颗粒性如此强,触摸如此有质感!”
《涅槃》佛像图展露了“秀骨清像”的魏晋风度;《慧光》佛像图尽显大唐气象、皇家风范;观《清韵》佛像图,淡静宁和的宋韵流风扑面而来……吴泽军把他精湛的技巧和岩彩特有的质地肌理发挥到了极致。
为什么会想到创作丝路主题的佛像系列?矿彩绘画的魅力又是从何而来?吴泽军讲述了他的创作心路历程。
1971年,吴泽军出生于湖南常德,从会拿笔纸,他就开始描描画画了,起先多是临摹,之后长年累月起早贪黑地画,甚至整宿整宿地画,画进了湖南师范大学——当时,湖南省有且仅有这么一所开设了美术系的本科院校。头两年,水墨、水粉、水彩什么都画,后两年,吴泽军选择了“中国画”这个分支。
大学毕业前夕,学校组织去龙门石窟、敦煌观光采风,他被那些飞天壁画和石雕艺术震撼了,觉得中国的传统绘画很有艺术想象力,后来就一直寻思着要临摹或者进行创作加工。
1995年大学毕业后,吴泽军被宁波市教育局人才引进到宁波三中担任美术教师。展览、学术会议跑得多了,见识也广了,艺术的内涵变得更加宽泛,表现形式也更为多样,矿彩入画就在那时候进入了他的生命。
吴泽军采用的矿物颜料是珐琅。珐琅,又称“佛郎”“法蓝”,国人多称景泰蓝,是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由天然矿物质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按照比例混合,然后分别加入各种金属氧化物,再经焙烧磨成粉末而成。
一直以来,珐琅多以涂料的身份用于工艺品上色,一个偶然的契机,吴泽军发现了珐琅的另一种妙用,颗粒状的结晶体用于绘画,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作品往往呈现粗犷、古朴的原始之美和凝重、沧桑的历史感。于是,他直接将这种矿物颜料运用到了画板上。
吴泽军说,在30年前,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亲赴敦煌、龙门石窟等艺术圣地考察,所以他立志要把石窟艺术“搬”上画板,矿彩很适合表达佛像艺术,他要去实现当年的愿望。
在宁波三中工作室的案台上,多的是剪刀、镊子、刮刀、吸管、矿石、金属丝等材料,媒介是并不常见的木板织物,从研磨色料、焊接胶贴,到丝线盘编、辅砂填料,靠的是吴泽军的一双“巧手”。一幅矿彩佛像图要半年左右才能完成,它既是一幅画,也是精雕细琢的工艺美术作品。
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吴泽军努力把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与矿物颜料的天然材质完美糅合,使作品呈现深邃、苍劲的意境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正如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后李朝霞对他的评价,“在吴泽军的绘画中,佛像浸染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内敛、含蓄之气韵,又显示出大气磅礴的安静、肃穆之华彩,柔情缱绻又雍容大象;其作品中的佛像造型大都洁净唯美、矫矫不群,展现了形神兼备、脱俗飘逸的形象。在对佛像的塑造中,他删略和过滤掉了许多情节、细节,强化了他所追求的精神本质要素。”
一幅《涅槃》佛像图,取材于北魏时期的一尊石雕佛像,他创作时虚化了一些细节,然后在佛像右边加入了红色的“火焰”,头上则加了灰色的天空,寓意浴火重生,超拔出尘。
事实上,吴泽军的丝路绘画个展,已经不是第一次引起轰动了。
吴泽军告诉笔者,2014年在宁波美术馆举办的“梦回敦煌”矿彩作品个人展,反响很好,他的新型绘画风格及技法也引起了日本同行的兴趣与关注。
两年后,“丝路之旅”吴泽军矿彩作品日本巡展分别在日本东京和长崎展出,展览地点是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和长崎美术馆。吴泽军带去近100件矿彩作品,为日本观众奉献了一场展现丝绸之路灿烂文化的艺术盛宴。展览不仅受到日本艺术界及观众的欢迎,也得到了日本社会各界名流的支持与关注。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村山富市分别为他的画展题写名称。
西行漫记
湘江楚水赋予吴泽军含蓄低调的性格,他是胸藏锦绣、腹隐珠玑的那一类人,言语不多,痴心绘画逾三十载,游走于传统与当代、观念与构成、有相与无相之间。
在宁波三中执教近三十年,吴泽军在象牙塔的一隅天地里,一边创作,一边教书育人,日子过得宁静而淡泊,自然有更沉淀的心境去创作。
尽管浸润江南多年,但“乡关何处”在他看来都不是问题,“就艺术而言,西部戈壁、敦煌阳关早已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原乡。”
“此次展览的名称为‘丝路语痕’。‘语’是艺术家的艺术话语,也是他体验文化、体会文明的言语记录;‘痕’则代表着画家行走千里丝路的足下留痕,同时,也是他感怀历史、感怀艺术的思想痕迹。‘语痕’,是一位痴迷于艺术、醉心于绘画艺术家的心路历程。”敦煌学院博士生导师、创院院长田卫戈这样概括吴泽军的艺术人生。
中国当代艺术是受外来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艺术形式,在其自我更新的过程中,必须经历自身的文化沉淀与创造性转换,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不少中国艺术家西去寻根。吴泽军也承接了这样一个传统,把“文化寻根”作为艺术创新的动力。
行者无疆。“丝路语痕——吴泽军作品展”上的约50幅丝绸之路题材作品,都是吴泽军造访之后创作完成的,“近20年来,我曾多次前往中国西部探寻,足迹几乎遍布西部重要的文化遗迹,
如西安碑林、大足石刻、龙门石窟、汉长城、玉门关遗址、敦煌莫高窟等。我的作品灵感大都来自这些历史遗痕。”
吴泽军将西安碑林视为“中国最大的石质图书馆和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他一次次走近它,感受碑石、文字、书法的高古气息,如何用绘画的语言来表现其蕴含的中华文明和思想文化,是他一直在尝试的创作活动。
后来,他以“碑刻”为母题延展出“甲骨回响”“石鼓遗韵”“文脉风华”等系列综合材料绘画,用大漆调砂砾制作出风化的质感,用漆灰层层打磨,用刻刀重现文字符号,呈现的作品画面黝黑,砂砾斑驳,肌理粗糙,在一片被风化的痕迹中,仿佛诉说着历史,赓续着文脉。
吴泽军也特别钟情石刻、敦煌壁画,敦煌莫高窟带给他无尽的美与震撼力。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是连接东西方的交通枢纽,莫高窟见证了最初的东西文化融合。吴泽军如饥似渴地在现场临摹、写生,从中寻找传统与当代艺术的价值连接,之后进行再创作,以丰厚的历史感悟,瑰丽的艺术想象,跨时空的浪漫手法,“思接千载而视通万里”,这一时期他创作的作品,本质上已是写意精神对写实的超越了。
他还从大足石刻、龙门石窟、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等石窟艺术中吸取力量,深入西北戈壁以及阳关、玉门关、汉长城等遗址遗迹,探寻丝路文明的根脉,像雕刻时光一般打磨出的作品,肌理所呈现的沧桑美感具有当代特质,同时又切入历史文脉的追问。
“诸如此类的种种探索,揭示出一个中国艺术家的民族情感与人文情愫。这为他的当代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民族文化基础。以一种守先待后的姿态,不断地踏上了艰难的跋涉之路。”在“丝路语痕——吴泽军作品展”主题研讨会上,展览的学术主持、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杨卫感慨道。
丝路新语
吴泽军多年的写生考察,始终不离丝绸之路的主线;他开阔的视野,更关注着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互鉴。在艺术实践和文化思考中,吴泽军在多材料、多画种上广泛涉猎,既是矿彩写实风格佛像艺术创作的能手,又是勇于告别已有成绩提出“综合材料绘画”主张并推出实验水墨丝路新风貌的一员干将。
“30多年的绘画生涯中,我的作品形式有过几次转变,这次呈现的综合材料系列作品,不是预先的设计,也不是刻意追求,是基于对材料的认识,在一个不断体验,不断延展的创作过程中,完成的艺术语言方式的转换。”吴泽军说。
在杨卫教授看来,校友吴泽军是一位对材料极其敏锐的艺术家,这源于其对现实生活的敏感,同时,也是基于他对当代艺术的价值认同。吴泽军没有从事装置、行为和影像等观念艺术的创作,但他作为一个敏锐的艺术家,受到了观念艺术的诸多影响。吴泽军的大学时期,正是当代艺术风起云涌之时,他走上艺术创作之路,一方面把材料拓展视为艺术创新的重要手段,不断加以推进和完善;另一方面关注文化的变迁与时代的命运,将材料拓展与现实、文化和时代主题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综合材料绘画语言脉络与探索轨迹。
著名美术批评家、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荣誉主席贾方舟认为,吴泽军的艺术创作特色鲜明,大戈壁大空间大格局下的沧桑感历史感很厚重。画面上被风蚀的残留的历史遗迹和斑驳肌理,让人印象深刻。“丝绸之路上有很多寺庙和石窟壁画,这是中国艺术史的重要方面。当代艺术如何吸收传统艺术?这方面吴泽军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他的这些作品,在向传统学习的同时体现了个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态度。”
综合材料绘画既传统又当代,它是与国际接轨、体现时代性的一个跨界画种,如何通过创新的形式,用当代的艺术语言去唤醒丝绸之路上的文物,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影响力?
了解中国画史的人都知道,山水画审美风格的显现,主要表现在皴法上,山水画家的笔墨技巧很大程度上是借助皴法来体现的。
“吴泽军很有悟性,他选择了矿粉、水墨、大漆这三种中国文化底蕴积淀深厚的媒材,作为主要原料来表达他的丝路畅想,同时,他还创造性地逐渐形成了适合表现风蚀质地肌理的‘砂砾皴’。”研讨会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表示,“宁波是综合材料绘画的重镇,最近我去看了几位宁波艺术家的作品展,从中越来越感受到综合材料的张力在当下具有重要的价值。”
所谓“砂砾皴”,是指用较厚的生宣,以砂砾为底,层层拓印模仿还原这种肌理质地形成的过程,在砂砾质地上反复皴擦,同时用大量的水墨或大漆、石粉等天然矿物颜料、自然材料以及金箔、银箔等材料丰富画面,再辅以传统山水技法,如此一来,能将大西北那种风蚀、砂砾混合的地貌特点完美地体现。
“丰富的笔墨语言在清新典雅的格调下生发出极富韵致的张力,呈现一派诗意和禅境;天然矿彩与水墨、大漆几种绘画语言描摹的丝绸之路文化,成就了一种新的民族绘画精神。”中国美院教授、中国美协综合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杨劲松表示,“吴泽军的此次作品展,是他多年来探索古代丝绸之路的思考与积累,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大时代发展共振的关系。”
杨卫认为,吴泽军通过材料的探索,在语言方式上的不断更新与递进,使得这些沉睡千年的文化遗存,从掩埋的历史尘埃中脱颖而出,呈现出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与时间轮廓。吴泽军用艺术的方式,挖掘了一段正在消失的历史,并为其注入了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力。更为重要的是,他把这条探索之路引向更为深邃的历史深处,为其铺垫了连贯古今、横跨东西的人文基础——
他以大开大合的手笔,概括了丝路交流的历史,又以古代壁画的传统,整合了中西古今的画法,有实有虚,有特写,有穿插,情随境生,光辉随光环扩展,诗意在流动中闪光。有大唐的灿烂,西域的绚丽,波斯的细密,写实的凝重,写意的酣畅。一幅幅宏伟壮阔的作品,是漫长年代的重叠,是东西跨度的浓缩,概括了中西交流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