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超峥
城市秩序是城市文明的基石,是城市高效运转的“操作系统”,也是城市形象的有力佐证。井然有序的城市环境,既依靠科学严谨的顶层设计,也离不开以人为本的精细治理。
道路是城市的脉络,其秩序直接影响城市的运转效率。交管部门依托数据驱动的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有效减少了拥堵与事故的发生。奉化交管大队溪口中队指导员吴志强有着多年的事故处理经验,在日常工作中,他善于用事故分析作为研判支持,明确工作重点,有的放矢。每年水蜜桃季,农用三轮车相关的交通事故在溪口镇时有发生。经过事故分析,吴志强发现,蜜桃季的农用三轮车事故多发于凌晨时段,而驾驶员多为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识薄弱。为此,他组织中队交警在蜜桃季来临前主动入村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并向农用三轮车车主分发反光条,有效降低了事故风险。
交通秩序既要依靠严格的执法,也需依托柔性服务提升治理效能。每年,溪口中队都会面向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群体,开展常态化、浸润式宣传教育,稳步提升市民出行素养。同时,依托科学手段动态排查路面隐患,为市民出行筑牢安全屏障。“道路交通文明的提升非一日之功,我们会以实际行动,镌刻属于新时代基层交警的文明印迹。”吴志强说道。
城市烟火气关系广大民生,更考验着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岳林街道辖区内厂区密集,今年初,因长汀东路周边工人夜间就餐需求旺盛,流动摊贩聚集对市容秩序造成了一定影响。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区综合行政执法队岳林中队中队长张雷“化堵为疏”,及时约谈商贩代表广泛听取意见,协调开辟长汀东路附近的一处公共停车场作为临时疏导点,并引入第三方负责日常保洁。每月联合消防、应急管理、派出所、市场监管等多家单位开展联合执法,在有效维护城市烟火气的同时,全力守护城市“颜值”。
这一成功经验随后在力邦广场临时疏导点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升级,约80家摊贩在此规范经营,形成良性业态互补,有效激活了城市夜经济。而工作人员贴心的服务和柔性的执法,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随着区中医医院迁往新址,金海路的车流明显增加,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面对频发的违章停车现象,张雷带队开展前期调研论证,充分挖掘沿路停车资源……今年,金海路新增机动车车位60个,非机动车停车点70余个。
“城市秩序治理,关键要把握刚与柔的平衡,只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温暖务实的服务态度,才能为奉化城市文明建设注入坚实力量。”张雷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