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敬小学404班小记者 潘骏泽
去年夏天,妈妈在学校门口盘了个店面,开了一家专卖绵绵冰的作坊。这作坊虽小,却颇受喜欢绵绵冰的顾客青睐。
时光流转,天气渐凉,妈妈陷入了纠结:若继续卖绵绵冰,吃的人定会越来越少;可要是把店关了,等明年夏天再做绵绵冰,又觉得过于奢侈。思来想去,妈妈猛地一拍大腿:“有了!我们改行卖糖葫芦!”“什么?糖葫芦?”我、爸爸和弟弟都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就这样,妈妈踏上了制作糖葫芦的征程。她依照教程精心熬糖浆、挑选水果、串制成品,爸爸则在一旁打下手,我和弟弟负责“消灭”每天没卖完的糖葫芦。或许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妈妈的小作坊竟在“小红书”上摇身一变,成了网红店,糖葫芦每天都供不应求。
看着妈妈忙得头发辫子散开的模样,原先因吃尾货带来的快乐,渐渐在我心中消散。我开始心疼妈妈,她单单在熬糖浆时就被烫到好多次。我对妈妈说:“要不我也来帮忙制作吧!”妈妈看着我一脸虔诚的样子,点头同意了。
当天傍晚,我便撸起袖子,跟着妈妈学做糖葫芦。我先把水果洗干净,再放到筐里晾干。然后,再按种类用竹签将它们串起来。瞧,草莓要从草莓蒂的位置小心翼翼地串进去,山楂则要从山楂柄的位置串进去,而且都得从顶部串出来,这样串好的糖葫芦就像排列整齐的士兵,模样十分好看。
糖葫芦的品质,原料固然重要,但熬糖浆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妈妈点燃炉灶,放入白糖和热水,手把手教我搅拌。我全神贯注地不断搅拌着,直至所有白糖在铁锅里完全融化。我用筷子蘸一点,放入水中停留十秒,当感觉到变得脆了,就可以关火裹糖啦。
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制作的第一串糖葫芦闪亮登场。那是一串草莓糖葫芦,五个大小均匀的草莓如亲密无间的伙伴,整齐地排列在竹签上,晶莹剔透的糖浆如同给草莓穿上了一层美丽的糖衣,均匀地包裹在草莓表面。咬上一口,糖浆的甜蜜与草莓的酸甜完美融合,那滋味,仿佛是幸福在舌尖上跳舞,别提有多快乐了!
这次经历,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制作美食的乐趣,更让我明白了父母的辛苦,也懂得了只要用心付出,就能收获满满的幸福。
指导老师 童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