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敬小学201班小记者 张嘉栩
那天入夜,我怀着无比兴奋又期待的心情,和其他奉化小记者走进了博物馆。在这里,我们认真学习了相关的科技知识,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与机器人一起炒菜的环节。
炒菜前,我们先听机器人的“介绍”:炒青菜的关键是火候与时间。同时大屏幕上显示,青菜含水量92%,最佳翻炒温度是180℃。我心里嘀咕,为什么不大火翻炒?在家常看到奶奶炒菜时用大火甚至会喷火出来。机器人像是会读心术一样,继续说道:“如果温度过高,超过200℃,维生素C会流失37%。”哦,原来如此!
轮到我们动手了。我们把大蒜粒放入锅中,再倒入油,然后把青菜倒入热锅,油星噼啪溅起,吓了我一跳,幸亏机器人帮我,它迅速自动翻转油锅,“自顾自”炒了起来。
最精彩的是调味环节。我和队友迫不及待地把装有盐的小瓶全部“喂”给青菜,又争先恐后地品尝,“咦,好咸啊!”我和队友不约而同发出感叹。机器人又像能听懂人语,它在屏幕上打出精确的调味量——2克盐,翻炒次数28下。屏幕上的数字与文字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炒青菜里藏着这么多知识。
之后我们又感受了扫地机器人的精密与智能,又尝试了帐篷带来的别样体验……
第二天晨光爬上博物馆的玻璃门墙时,我们举着结营证书和签满机器人编号的采访本合影。这次夜探让我明白:最好的学习,永远藏在知识的实践与互动中。
指导老师 袁明珠